四、韩魏发难
韩国方面只好暂时放弃武遂,但是他们仍然在等待机会,重新夺取武遂。
由于武遂旁边的“2轵关陉”,关系到魏国河东郡与中原的交通,魏国人也非常关注武遂的得失。
魏国的河东郡,在太行山以西,与魏国大梁地区的联系,所依仗的几条道路,全部都要经过韩国。在这些道路当中,南部的这条“2轵关陉”,是路途最短,最坦荡的一条路,其他道路无不要翻越太行山。
如果武遂不在韩国手上,从魏国的河东郡通往魏国本土,就只能翻越太行山,河东郡有什么重大军情,魏国根本无法实施援救。
韩国人则意识到,武遂若不夺回来,整个黄河以北都将敞开在秦国的锋芒中
魏国人更意识到,如果不帮助韩国兄弟收复武遂,魏国河东也将成为秦国的口中肉。
武遂之于韩魏,就像人的咽喉一样重要。就在秦军拿下武遂不久,韩国魏国各发兵十五万,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之巨,在韩国的伊阙集结,准备与秦军大战一场,重夺武遂。
对秦国来说,要想守住武遂,恶战难免,问题在于派谁出战?
简单的看,向寿或许是个最佳人选,本身韩国区域的防务,都是由他来负责的。
但是此番韩魏联军多达三十万,强弓劲弩外加武卒材士,向寿能否与之匹敌,秦国朝堂上下心中没底。
秦人犹豫不决,不止因为韩魏联军人数众多,更要命的是他们的统帅,是名将公孙喜和暴鸢。
魏国大将公孙喜、韩国大将暴鸢,这两人可不是无名之辈,他们当时的战绩和名声,除了齐国的匡章,再无人可极。
七年前,齐、魏、韩三国联军进逼楚国,当时魏国和韩国的领兵将军就是,公孙喜和暴鸢。那一战,联军攻入楚国方城,大破楚军于垂沙,并杀楚将唐昧。
公孙喜和暴鸢因此名声大噪,成为魏国和韩国首屈一指的大将军。
五年前,齐、魏、韩三国联军陈兵秦国函谷关外,其中魏国和韩国领兵大将又是公孙喜和暴鸢这对搭档。
联军整整封锁秦国近三年之久,最后还攻破了函谷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