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饱了打嗝很平常,可对于西安市的王女士来说,打嗝简直成了她的噩梦。八年来,只要醒着就不停打嗝,辗转多家医院求医,直到近日才被查出是胸腺瘤作祟。
今年37岁的王女士身体向来不错,但打嗝却困扰了她8年之久。刚开始只是偶然打嗝,王女士以为是自己爱生闷气导致气不顺畅引起,后来频率越来越高,最后睡觉都没法好好睡。王女士做了胃肠道检查,并未查出问题。医生开了药,但治标不治本。
2月中旬,王女士咳嗽了四五天不见好,便到医院就诊,CT检查发现,王女士的“纵隔”里长了一个直径约8cm大的肿瘤。主治医生介绍,纵隔位于两肺之间。王女士的肿瘤长在“纵隔”里面,而且越长越大,长时间刺激和压迫膈神经,才引起她不由自主地打嗝。
上周,医院为王女士实施了纵隔肿瘤切除术。冰冻切片报告显示,王女士的肿瘤为胸腺瘤。术后,王女士的打嗝症状完全消失了。
据统计,去年以来,医院胸心外科为20多位纵隔肿瘤患者实施了手术,他们大多处于早期,肿块不大且无明显症状。但部分患者是出现严重的症状才来医院就诊,诊断时已是晚期。
医生提醒市民,胸部低剂量CT检查,是发现胸肺部肿瘤、纵隔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40岁以上、长期吸烟的、既往有慢性肺部病变的市民,最好每年进行一次检查。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中医肿瘤专家、主任医师、省级名中医、医学博士、王三虎教授:擅长肺癌、肺腺癌、气管肿瘤、鼻咽癌、喉癌、肝癌、胃癌、食道癌、肠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脑瘤、甲状腺癌、胸腹水等。王三虎教授10月7日在真爱广誉远国医馆坐诊,预约王三虎老师请拨打400-9660-567
王三虎教授医案——恶性胸腺瘤
张女士,50岁。2017年4月15日初诊,因晕厥发现恶性胸腺瘤两年,心包、胸腔、腹部积液,两次抽液,服十枣汤呕吐腹痛,拒绝手术。时值我在乌鲁木齐市中医院讲学,以气阴两虚,痰饮内停立论,用木防己汤、葶苈子大枣泻肺汤加味:
防己15g,桂枝12g,生晒参12g,石膏30g,黄芪40g,党参15g,白术12g,太子参12g,葶苈子30g,大枣50g,杜仲15g,独活15g,海浮石30g,瓜蒌30g,天花粉18g,大黄6g,陈皮10g,浙贝母15g,瓦楞子30g猫爪草15g茯苓12g,炙甘草12g。水煎服,每日一剂。
2018年3月28日真爱广誉远国医馆复诊,自述坚持服药一年,不变方则气力增,稍有变化则不适。刻诊胸闷气短,口干,大便干,左下颌硬块如鸽卵,近日咯血三次,其中有块状物吐出,最大如小拇指。经近日复查CT,心包胸腔腹部积液消失,右上纵膈不规则肿块75.6mm×52.8mm,累及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起始部。口腔溃疡易发,心悸,口干,呕血晨起甚。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分析证侯,宿疾虽已控制,痰饮消退不易,仍需固守阵地。然肝火犯肺之咳血为急,心胃之热当顾,痰毒成为主要矛盾,乃以木防己汤、黛蛤散、海白冬合汤加味:
防己15g,桂枝10g,生晒参片15g,生石膏80g,玄参30g,海浮石30g,白英30g,麦冬30g,百合30g,炒杏仁15g,海蛤粉30g,青黛6g,土贝母30g,山慈菇15g,煅瓦楞子30g,代赭石12g,瓜蒌30g,黄连10g,姜半夏30g,甘草10g。14剂。
2018年4月15日我恰巧又在乌鲁木齐市中医院讲学出诊,其子持舌头面部照片,谓咯血止,口干减,睡眠好,气力增,大便畅,小便利,唯午后脚肿,左胸痛。舌苔黄厚。上方加知母12g,天花粉30g,土茯苓30g,前胡15g。
按语:用药精炼是经方的特点之一。即使是张仲景本人,面对复杂病情时,也常常超过13味,如鳖甲煎丸、麻黄升麻汤,薯蓣丸等。这是从实际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态度。面对恶性肿瘤的复杂病机,我常常不得不合方,大方,尤其面对20味以上处方时,每每颇犯思量,竟不知何当去,何不当去。斯大林说过:“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但我还是希望处方小些,再小些。当然对于青年中医来说,还是从小作起,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做好班长排长,再向将军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