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吧 关注:830,635贴子:2,195,912
  • 0回复贴,共1

翡翠误区:种老是形成时间长,种嫩是形成时间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翠的朋友们听说过老坑种翡翠,都说它种质细腻,水头好,那么到底什么是老坑种翡翠?有几个认识误区朋友注意到了吗?
什么是老坑种翡翠?
老坑种翡翠,翡翠界俗称“老坑玻璃种”,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以纤维交织的变晶结构为主,硬主晶粒很细,因此,凭肉眼极难见到“翠性”;老坑种翡翠在光照射下呈半透明或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

老坑翡翠和新坑翡翠无论是从生长年代还是内部结构都是有差异的,从翡翠的内部结构来说,老坑翡翠内部结构致密,组成的矿物晶体颗粒之间结合得十分紧密,而新坑种翡翠的内部结构相对来说就没老坑翡翠那般结构致密,内部晶体颗粒之间结合也没那么紧密。
认识误区
觉得老坑种和新坑种指的是翡翠的年代新老。
翡翠有原生矿和次生矿的区别,原生矿的形成是由于山区地质的压力运动,原生矿出产的原生矿山料翡翠大部分的质地都是不好的,水分也不好。
其实从质地学的观点来看,不管是新坑种翡翠还是老坑种翡翠,它们的形成时代都是一样的,只是开采的先后顺序不太相同罢了。由此得出商家的那种说法自然是错误的,不能简单的认为老坑种翡翠就是形成时间早的,实际来说,有的新坑种翡翠比老坑种翡翠的种还要好。
翡翠有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的形成是由于山区地质的地质运动,出产于原生矿的山料翡翠大多质地不细腻,摸上去较干,水头不足。原生矿床有一些质量不等的矿石,经过水流的搬运,一些质量差的,不纯的翡翠就会得到自然的分选,淘汰,最后保留于河床中的翡翠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刷、浸泡,呈现出的矿物质颜色均匀,水头足,质地、结构紧密。

实际上,按照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仅是开采翡翠的先后年份不同。“不能根据‘新坑种’、‘老坑种’这些字眼简单地判断年代,有些新坑种形成的年代比老坑种还要早。
老坑种都是玻璃种、冰种
经常听到老坑玻璃种翡翠和老坑冰种翡翠,这样的翡翠价值可是很高的,一般人是见不到的,大多都是在收藏家的手中或者在大型的拍卖会上才可以见到。老坑玻璃种翡翠和冰种翡翠在市场中的认知度都是很高的,是翡翠市场上的上品或极品,    老坑种翡翠也不全是玻璃种翡翠和冰种翡翠。    老坑和新坑以及老坑种和新坑种是不同的,老坑和新坑是地理以及地矿分布状态的概念,新坑种和老坑种是翡翠品质的概念。

玻璃种、冰种属于典型的老坑种,这是由它的形成条件决定的,经过了流水的冲刷、浸泡才能留下如此细腻的精品,但是老坑种并不一定都能达到玻璃种、冰种的水准,还是会有很多品质差的‘漏网之鱼’存在。
老坑、新坑和老坑种、新坑种:
实际上这两组是不同的概念,很容易混淆。翡翠的原生矿称之为新坑,经过河水等自然力搬运形成的次生矿,通常称之为老坑。翡翠的次生矿(老坑)常有优质翡翠出产,这些优质翡翠有外皮,质地细腻,结晶颗粒小,水头足(透明度好),比重较沉,因此被称为老坑种。相对而言,原生矿(新坑)质地一般的居多,质地较为粗糙,水头差,比重也略轻,因此称之为新坑种。

老坑翡翠和新坑翡翠的区别:
1、老坑翡翠和新坑翡翠的区别主要是和翡翠内部的结构有关,除此之外和翡翠的水、硬度、密度和韧性等都有些微的差距。
2、老坑翡翠一般都是在河床沉积砂矿中开采出来的,新坑翡翠是在原生矿床中开采出来的,
3、本身的特性也不太相同,老坑翡翠内部的晶体颗粒之间结合的很好,内部结构是致密的;新坑翡翠内部的结构就没那么好了。
4、老坑的表面光泽度比新坑的光泽要强。
实际上,据了解,原生矿(新坑),也会有优质翡翠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也可称之为老坑种。由于老坑目前几乎没有产出,所以市场上新出现的老坑种很多都来自新坑。老坑与新坑是地理以及地矿分布状态的概念,而新坑种与老坑种是翡翠品质的概念。只要是优质的、透明度高、结晶细腻的翡翠,就是老坑种翡翠。老坑种翡翠也是最值得收藏者关注的。


1楼2018-10-03 14: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