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唱古文吧 关注:2贴子:10
  • 0回复贴,共1

熊猫唱古文|尊重孩子和溺爱孩子的界限在哪?值得每位爸妈深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位妈妈发朋友圈说:
“如今做妈妈太难了,我是尊重孩子,却被亲朋好友指责是溺爱。请哪位大神告诉我,什么样的爱是溺爱?”
其实,为人父母谁没有这样的困惑?
严厉了,怕孩子变得胆小怕事。
松懈了,又担心调皮得无法无天。
就这样陷入两难之境…
尊重孩子
有一位父亲讲起孩子的故事,说那时候在老家,儿子常常跟奶奶一起午睡。
有一天,他在房内看书,突然听到儿子在对面屋内大哭。进去后发现,原来是儿子在午睡时尿床了。大概所有的小孩都避不开这件丢人的事……
奶奶没有动手打他,但是给他换裤子的时候,他却吵着不穿那条绿色的裤子。
这时奶奶就火了,边骂边给他套了进去,又被他自己给踹了出来,踢到了地上。
这个父亲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其实是尿床了,本身就不好受,怕挨批评,想转移大人们的注意力,奶奶的斥责,让他的情绪失控了。
父亲去抱他的时候,他还很抗拒。
于是这位父亲跟他说“尿床了没关系,爸爸小时候也经常尿床,有一次还被你奶奶打了屁股呢,小孩子都是这样,等你长大就好了。”
儿子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点。
“来,告诉我,为什么不穿这条裤子?”
“痛,穿着不舒服”
这位父亲掀起他衣服看了一下,原来是裤头的松紧带太紧,勒出了印子。
看到做父亲的在柜子里找衣服,奶奶看不过去了,说:“就知道惯着他,我看你今后怎么管得了。”
这位父亲没有说话,他觉得,孩子这时候需要理解,需要安慰。
如果这也是溺爱,那就这样爱着他。
如果一定要给尊重和溺爱找一条界限的话。
我觉得几乎不可能,但我们还是可以去找参考点。
我觉得有两个参考点可以考虑:
看父母是不是尊重“孩子还是一个‘孩子’”。
另外看孩子发脾气或者需求时,是因为能力的限制还是故意地发小脾气。
这其实就是对父母的考验了。
尊重“孩子还是一个孩子”,不是说“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以后再说”的放任不管,而是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需求。
我们见过太多被溺爱毁掉的孩子,要么出于放任而没有规矩的爱。
要么是父母被孩子控制,失去了原则和方向。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提的小要求并不过分,那是他们内心的期盼。
家长3大典型溺爱孩子做法
以下3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仔细看看,并自我检讨下,有没有犯过以下的溺爱症?
Top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Top2: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Top3: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如何才能做到不娇惯不溺爱孩子?总结以下几点,希望孩子们都不会被娇惯着长大:
1、这句话,请不要说
“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
碰到长辈们说这句话的时候,真的是让人想解释的心情都没有!你当孩子都是傻子啊?孩子做错什么事您老人家说因为他不懂事可以原谅,我教孩子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您老人家又说孩子太小不要勉强他长大就知道了……
2、孩子要自立
日本的孩子从小家长就灌输“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所以日本孩子出外自己背包,再重也要自己背,如要别人来帮忙,那是别人看不起的。有的男孩从小就洗冷浴,一年四季洗冷水,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在教育观念上,日本也从小灌输孩子,自己国家资源稀薄,只有靠自己的力量去生活。
3、苦,就让孩子吃吧
孩子三岁,上街的时候就要让他帮你提东西。
孩子到了五六岁,就要让他扫地擦桌子,并告诉他如何节省用电,还可以教他们整理自己的房间。
假日里让孩子洗洗马桶,知道臭和脏是生活的一部分;让孩子干粗活和重活,知道父母需要他们照顾。
孩子上中学,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费,钱就这么多,超支了只能挨饿。鼓励孩子参加公益活动,让他们懂得奉献的快乐;培养孩子各种生活技能,让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
生活中,我们常以“脏”为由,去阻止孩子。
可是在这样做的同时,也让孩子失去了太多。
“脏”的地方,藏着孩子的探索欲
允许孩子“脏”,意味着,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不打断孩子的行为,是对孩子探索力的守护。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
一个在不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的很多心理需求与身体需求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而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孩子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发展。
对于孩子来说,被允许“脏”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
如果宝宝幼年时被过度保护,没有接触到自然环境里的寄生虫、细菌和病毒,那么长大后患免疫系统疾病的几率就会更高。
鼓励孩子自由地去探索,只有“脏”这一个缺点,但收获的却是孩子最宝贵的成长。


1楼2018-09-30 17: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