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一,将你母亲的唐筝和故事,带到紫禁城去。”
(徐徐展开手中捏着的金箔桧扇,上面绘有青绿的松树、璀璨的云霞和碧蓝的水纹。母亲说,这把扇上画的是她家乡的风貌。她不仅会弹奏唐筝、三味线和琵琶,还拥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庆子。父亲下衙后无事,爱与子女们讲述昔年游历朝鲜和东瀛的旧事,其中最爱说的还是与母亲的相遇。那时母亲刚从京都归来,是藩主的五女、萨摩的公主,而父亲则是一个自遥远清国而来的外邦人。)
“那父亲是如何结识母亲的呢?”
“因为月光。”
(思绪百转间,马车陡停,终于到了紫禁城。由玉崧搀扶下车,遥遥往前一展眼,便可看见数十辆软轿竖列排开,规规矩矩停在宫门外。玉崧抱着琵琶与唐筝,行动颇见吃力,候门的小太监瞧见了,便赶来接过这两个笨重的器乐。遵照父亲进宫前的嘱咐,颇为晓事地递了两个五两银的荷包。如此,才顺当随教导姑姑进入宫内。)
(原以为自己是早到的一个,未成想,夷光却早就候在金銮朝凤的偏殿内。只见她在偏殿内坐立不安,一会儿颓然翻着手中的七寸小册子,一会儿抬头四处张望。刻意放轻了脚步,绕到她座位后)夷光?
(这一唤果然让她又惊又喜。小一阵寒暄后,便转头吩咐玉崧将随身的行头和器乐搬出,又让先前那一位小太监帮忙将帷布和场景备好。一阵指点完后,才落坐于夷光侧,轻轻将手覆在她的手背上)
现下我们尚排在好几位格格的后头,不急。平日里也排演过好多遍了,大约也不会出甚么乱子。再说你的三味线,我不是教过好多遍了?
(话语间一顿,便将手从她手背上悠悠然抬起,自袖中轻轻牵出一张三寸长的毛边纸片,只见纸片上密密麻麻画着的乐音符点——原是三味线的乐谱小抄。冲她挤了挤眼,假意将这纸片往衣襟边一伸)
待你换上青蓝竹的和服,只消将这纸片藏在衣襟里,不记得谱子时,便掏出来瞧一瞧。(夷光摇头,说台子四围周遭都是宫里的主子娘娘,不论做什么小动作,都会遭人发现)那你可不可以藏在……扇子里?
(桧扇是熟宣纸做的扇面,未贴上金箔的地方透明如蝉翼。拔下头上小钗,将扇面的缝胶处轻轻錾开,恰好塞得进这张纸片。将扇子举起,对准头顶宫灯投下的光,交叠之下,纸片上的内容若隐若现。)
你瞧瞧,这样好不好?
(此刻,二人皆称满意。于是候在偏殿内,静待传唤。)

(徐徐展开手中捏着的金箔桧扇,上面绘有青绿的松树、璀璨的云霞和碧蓝的水纹。母亲说,这把扇上画的是她家乡的风貌。她不仅会弹奏唐筝、三味线和琵琶,还拥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庆子。父亲下衙后无事,爱与子女们讲述昔年游历朝鲜和东瀛的旧事,其中最爱说的还是与母亲的相遇。那时母亲刚从京都归来,是藩主的五女、萨摩的公主,而父亲则是一个自遥远清国而来的外邦人。)
“那父亲是如何结识母亲的呢?”
“因为月光。”
(思绪百转间,马车陡停,终于到了紫禁城。由玉崧搀扶下车,遥遥往前一展眼,便可看见数十辆软轿竖列排开,规规矩矩停在宫门外。玉崧抱着琵琶与唐筝,行动颇见吃力,候门的小太监瞧见了,便赶来接过这两个笨重的器乐。遵照父亲进宫前的嘱咐,颇为晓事地递了两个五两银的荷包。如此,才顺当随教导姑姑进入宫内。)
(原以为自己是早到的一个,未成想,夷光却早就候在金銮朝凤的偏殿内。只见她在偏殿内坐立不安,一会儿颓然翻着手中的七寸小册子,一会儿抬头四处张望。刻意放轻了脚步,绕到她座位后)夷光?
(这一唤果然让她又惊又喜。小一阵寒暄后,便转头吩咐玉崧将随身的行头和器乐搬出,又让先前那一位小太监帮忙将帷布和场景备好。一阵指点完后,才落坐于夷光侧,轻轻将手覆在她的手背上)
现下我们尚排在好几位格格的后头,不急。平日里也排演过好多遍了,大约也不会出甚么乱子。再说你的三味线,我不是教过好多遍了?
(话语间一顿,便将手从她手背上悠悠然抬起,自袖中轻轻牵出一张三寸长的毛边纸片,只见纸片上密密麻麻画着的乐音符点——原是三味线的乐谱小抄。冲她挤了挤眼,假意将这纸片往衣襟边一伸)
待你换上青蓝竹的和服,只消将这纸片藏在衣襟里,不记得谱子时,便掏出来瞧一瞧。(夷光摇头,说台子四围周遭都是宫里的主子娘娘,不论做什么小动作,都会遭人发现)那你可不可以藏在……扇子里?
(桧扇是熟宣纸做的扇面,未贴上金箔的地方透明如蝉翼。拔下头上小钗,将扇面的缝胶处轻轻錾开,恰好塞得进这张纸片。将扇子举起,对准头顶宫灯投下的光,交叠之下,纸片上的内容若隐若现。)
你瞧瞧,这样好不好?
(此刻,二人皆称满意。于是候在偏殿内,静待传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