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吧 关注:62,637贴子:159,210
  • 1回复贴,共1

作为一个吃货,你一定要知道折耳根的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说起折耳根,估计没有哪一个四川人不知道,甚至在整个西南地区,也是十分熟悉的一种菜。
为啥子四川人对折耳根如此痴迷?你要是去问他们,可能会得到五花八门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折耳根的气味。逐野君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四川人,自然对折耳根那种独特的香气无法抗拒,欲罢不能。
“神马?你居然说那是香气??” 外地人尤其是祖国东部人民立即表示了强烈地抗议!嗯,逐野君发现,这是一个容易引起战争的物种。
说了半天,折耳根有如此魔力,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
中国植物志上给出了这样的描述:

原来它的正式中文名称叫做蕺(jí)菜,属于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折耳根只能算作俗名,其他的俗名还有鱼腥草等等。
另外,大家发现没有,植物志开篇介绍就来了四个字“腥臭草本”,由此可知,编写这段话的植物学家一定不是来自四川或西南地区的。。。
从折耳根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吃货们通常喜欢吃它白白长长的根。

关于吃法,可以烫火锅,可以炖汤,但最为常见的是切成段,用红油辣椒凉拌。哎呀,写到这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不瞒您说,逐野君可以空口吃上一盘!实际上,不管是烫还是炖,折耳根都会迅速变酸,失去了原有的风味,这也许是凉拌最为流行的原因吧。
不过呢,在咱们大四川,吃货们似乎更喜欢它的嫩茎叶。每到阳春三月,四川这边山上的积雪消融后不久,折耳根的嫩芽刚从地下窜出个脑袋,被采野菜的人们挖走,然后带回家洗干净凉拌着吃,那种浓郁的香气令人难忘。如今在菜市场也能买到嫩茎叶,但几乎都是人工种植的,吃起来味道差了许多。
菜场卖的折耳根嫩茎叶

另外,在四川一些山区,特别是盆地西部一带,如果你跟人家说折耳根,估计很多人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其实,在这里是另外一种十分有趣的叫法:“猪屁股”。逐野君小时候就是这么叫滴,说来还是长大了到了成都才知道成都人叫折耳根。
如果各位吃货们能够克制住自己的馋虫,让其活得久一点,那就有机会欣赏到折耳根的花啦。与折耳根的“重口味”气质相比,它的花还蛮清新可爱呢。注意哦,那四片白色的可不是花瓣哦,而是花序的苞片,上面一串细碎的才是它的花。

既然吃货们都不放过折耳根,祖国的中医岂能无视之?刚才说过,它也叫鱼腥草,对,在作为一种中药的时候,它就叫鱼腥草。如果是作为药吃下去,那跟吃鲜植物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无非就是能清清热啊解解毒啊神马的。现代医学证明鱼腥草确实有一定的抗菌消炎、抗病毒的作用。但是,如果鱼腥草以另外的方式被人摄入体内,那就有事了,而且是大事!
比如,就在十多年前,曾经有一种中药注射液,叫做鱼腥草注射液,因其不良反应频发,甚至有致死案例,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叫停!实际上,所谓鱼腥草注射液,就是其乙醇提取制剂,成分可谓相当复杂,在不知道确切成分和组成的前提下,就被注射进入血液,想想都觉得背皮发麻。。。

而且,就算只是吃下去,其实也并不是万无一事。有相关研究表明,折耳根含有一种叫做马兜铃内酰胺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导致不可逆的肾损伤,并且还有累积效应,换句话说,你吃的折耳根越多,对你的肾脏损害就越大。
马兜铃内酰胺结构式

也许会有人不服了,祖先们吃了几千年都没事,这会儿你跳出来说有事,你啥居心啊。
当然对于厌恶折耳根气味的人来说,看吧看吧,叫你吃,这下傻了吧。
其实,吃与不吃这个问题,还是要综合性地来看待。之前没吃过打算吃的人,可以因此而不去吃它。普通的吃货知道这样的消息,可以选择不再去吃。狂热的折耳根爱好者,可能觉得这个结果难以接受,但一定要知道吃它的风险,并做出决定是否继续吃。
嗯,你们一定要问逐野君是继续吃还是放弃对不对?
我还是会选择继续吃,但是不会大量的去吃,偶尔馋虫发作,小吃一点解解馋。
折耳根——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种植物啊!


1楼2018-09-19 10:25回复
    。。。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9-23 1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