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D加工
1:平面铣(planar mill)
用于粗加工零件平面和侧壁。
2:手工面铣削(FACE_MILLING_MANUAL)
用于精加工零件平面,在该模式中,需要对零件中的多个加工区域分别指定切削模式。
3:面铣削区域(FACE_MILLING_AREA)
也用于精加工零件平面。
4:平面轮廓铣削(PLANAR_PROFILE)
用于精加工侧壁(轮廓加工)。
检查边界:干涉边界。 修剪边界:不加工边界。部件边界:加工边界。
3D加工
1:型腔铣用于粗刀路(CAVITY_MILL)
型腔铣刀路多数用于开粗,主要作用是去除模具上的大部分余量,所以只要刀具能到达的区域,都会产生刀路轨迹。
2:型腔铣用于二次开粗刀路(CAVITY_MILL)
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模具开粗加工时都使用直径较大的刀具,所以当模具型腔的结构较复杂时,则开粗完成后还留有大量的余量,此时就需要较小的刀具进行二次开粗,去除狭窄处的余量。
3:深度加工轮廓(等高轮廓加工)(ZLEVEL_PROFILE)
深度加工轮廓加工主要用于模具中陡峭区域的半精加工或精加工,其刀路贴着陡峭区域的外表面,每层刀路的高度是相等的。
4:平面加工刀路 (FACE_MILL)
平面加工刀路主要用于模具中平面的加工,刀路形状简单而且效率高。
5:固定轮廓刀路(FIXED_CONTOUR)
区域轮廓刀路主要用于模具中平缓曲面的半精加工或精加工,其刀路的形状沿着曲面的形状走,且刀路在曲面上的空间距离保持相等。
6;清根驱动(FIXED_CONTOUR)
清根驱动主要用于清除工件中凹圆角上的余量,清角时多使用小球刀而不用牛鼻刀或平底刀,因为很难获得理想的刀具路径。
可变轴曲面轮廓铣:在可变轴曲面轮廓铣中,使用最多的驱动方法是曲面和流线两种。曲面用于选择加工的曲面,而流线用于要改变刀轨路径的场合,但流线必须是U和V型,就是网格曲线。而在刀轴方法选择中,垂直于部件(几何体)和侧刃驱动体用的比较多,侧刃驱动体常用于精加工有拔模角度的外形轮廓或壁。
红色线:是刀路轨迹在不同的切削区域之间的移刀线,一般都是在安全高度下。
黄色线:是刀路轨迹在接近材料处准备开始切削加工的进刀线,有直线,圆弧,螺旋等几种进刀线。
蓝色线:是刀路轨迹切削或切削后,将进行下一步运作提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