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白点病
白点病发展到严重阶段,锦鲤会全身布满白色的黏液层,最后密布白点而死亡,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小瓜虫是病原虫,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5、6月份为高发季节。水温在14-25度的时候,小瓜虫最适合繁殖。
症状
当锦鲤感染白点病初期,胸鳍、背鳍、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散布,此时病鱼虽仍照常觅食,但常聚集在池壁一角互相挤擦或身体磨擦硬物。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症状开始明显,鱼体感觉不适,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且常呈呆滞状浮在水面。病程一般5—10天,如果不及时治疗,白点病将迅速传播开来,使鱼群集体患病。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治疗方法
1、根据小瓜虫不耐高温的特点,提高水温至28度予以防治。数天后小瓜虫胞囊就会逐渐破裂脱落,这时更换新水,保持水温恒定,病鱼基本功就会痊愈。如再辅以药物治疗,治愈率可大大提高。
2、在溶水量50千克的水族箱中放入黄豆粒大小的呋喃西林粉,稀释后泼洒于水中,药浴病鱼。
3、用0.05%—0.07%浓度的红汞溶液,放入10千克水中,浸洗病鱼15-30分钟,连续用药2—3次。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不要加多,水色微红即可,宁少勿多。浸泡5—10分钟,每天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