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6、17世紀,殖民美洲帶來了歷史性的經濟助益(相對於歐洲當時的GDP,絕對是人類文明史上獨一無二的資本紅利注入),成爲西歐國家近代化的推力。英國得利於地理位置,收益特別大,對政治的衝擊也早於歐陸國家。然而這樣的經濟劇變引發的内戰,雖然和100多年後的法國大革命一樣,產生了將國王斬首的共和體制,一旦共和派首領Cromwell過世,王朝又得以延續。這只能算是運氣了:當時英國還沒有工業化,以農業為基礎的封建體系仍舊存在;法國的大革命發生的晚,社會結構已經有了基本性的變化,19世紀的人民不可能再接受完全的中世紀式君主復辟(拿破侖三世其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君主,而是一個投機政客,我以後再詳細解釋)。
這種極佳的運氣,居然一直延續了幾百年。早先因爲地理位置而率先商業化,政治上又平穩度過了共和革命這一關,使得英國在18世紀得以引領工業革命,並且因此而在19世紀成爲世界霸主。到了20世紀,霸主的位子被和平轉讓給自己的旁支:美國。我一直認爲中國歷史上,主要王朝只能持續200多年,並不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而是在統一和集權的官僚體系下,政治和社會結構自然僵化(亦即既得利益階級的興起和掌權)的必然結果。很不幸的,統一和集權的官僚體系是唯一能高效管理大國、創造現代盛世的先決條件,英美也不例外。英國的現代盛世有200多年歷史了,能夠慢慢衰落成爲中等國家已經算是很幸運的。美國的盛世只有100多年,其腐化的進程卻遠為嚴重;對於這一點,我在下一篇文章再仔細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