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记录泗水变化,用真情编辑每一篇图文。欣赏家乡美景,了解家乡变化,您可关注泗水人。
朱庆涛,49岁,中学高级历史教师。1990年9月参加工作,28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勤学善教,热爱学生,勤于探索,勇于开拓,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师生好评。下面跟随泗水县新闻(http://www.jns-news.com/sishui/p/1.html)小编来看看这位老师的记录
尽心尽责育桃李,爱生乐教铸师魂。
朱庆涛老师个人简历
1985.09-----1988.07 在泗水一中学习
1988.07----1990.07 在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学习
1990.07---2002.07 在柘沟中学任教
2002.09----今 在泗水一中任教
现为泗水一中历史教师、备课组长、年级部副主任。
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朱庆涛老师看来,这是对师魂的最佳诠释。他热爱着这份给他心灵以宁静的职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人在追逐浮华和名利中迷失了自己,但是,教师这份职业让他拥有了一颗平常心,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优异的成绩是他最大的满足。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时有极,爱登其质。选择了这份职业,他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心尽责,爱生乐教,无私奉献。朱老师教学严谨,从严教育培养学生,而且严爱相济,这一点当过他学生的会有感触吧!
朱庆涛老师获奖情况
1992,1998泗水县教学能手
1995. 济宁市优秀教师
济宁市优质课、公开课
1999.济宁市历史骨干教师
济宁市优秀青少年工作者
济宁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济宁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泗水县师德标兵
泗水县优秀班主任
2014泗水县教学先进个人
2015济宁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泗水县教学先进个人、
泗水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8.泗水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难忘那一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人成才,是为师者最大的成就。
和学生在一起最幸福!
辛勤耕耘,桃李芬芳。
朱庆涛老师教育教学心得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尽心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对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差距,努力改进,力求更大的成绩。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参加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与远程研修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个别的差生,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在工作之余,本人还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谆谆善诱,耐心疏导,耐心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我非常喜欢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说的一段话: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现代教育提出教师是教学这个共同体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再不是以前的教师高高在上,而是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交流,要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之间的相互期待,期待事实上就意味着一种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期待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这一点我做过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学生交流一次。让学生给我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再把我对他们的要求和希望说一遍。这样很容易达成共识,使教与学不再走弯路。并且教与学很融洽很快乐。学生也会不自然的喜欢上英语课。有一项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也表明:很多学生喜欢某一科的直接原因就是喜欢教这个学科的老师。所以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师生关系,该如何定位?我们和学生的距离应保持多远才会发挥威力?我一直在寻找哪一个点?可是始终没有找到完美的答案。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我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我会一如既往的去探索,去努力,去思索。
朱庆涛,49岁,中学高级历史教师。1990年9月参加工作,28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工作第一线,并一直担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勤学善教,热爱学生,勤于探索,勇于开拓,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师生好评。下面跟随泗水县新闻(http://www.jns-news.com/sishui/p/1.html)小编来看看这位老师的记录
尽心尽责育桃李,爱生乐教铸师魂。
朱庆涛老师个人简历
1985.09-----1988.07 在泗水一中学习
1988.07----1990.07 在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历史教育专业学习
1990.07---2002.07 在柘沟中学任教
2002.09----今 在泗水一中任教
现为泗水一中历史教师、备课组长、年级部副主任。
教育家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朱庆涛老师看来,这是对师魂的最佳诠释。他热爱着这份给他心灵以宁静的职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人在追逐浮华和名利中迷失了自己,但是,教师这份职业让他拥有了一颗平常心,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和优异的成绩是他最大的满足。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时有极,爱登其质。选择了这份职业,他便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心尽责,爱生乐教,无私奉献。朱老师教学严谨,从严教育培养学生,而且严爱相济,这一点当过他学生的会有感触吧!
朱庆涛老师获奖情况
1992,1998泗水县教学能手
1995. 济宁市优秀教师
济宁市优质课、公开课
1999.济宁市历史骨干教师
济宁市优秀青少年工作者
济宁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济宁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泗水县师德标兵
泗水县优秀班主任
2014泗水县教学先进个人
2015济宁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泗水县教学先进个人、
泗水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018.泗水县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难忘那一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人成才,是为师者最大的成就。
和学生在一起最幸福!
辛勤耕耘,桃李芬芳。
朱庆涛老师教育教学心得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尽心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对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差距,努力改进,力求更大的成绩。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滋润学生心田,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积极参加业务学习,参加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与远程研修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对个别的差生,悉心辅导,经常面批作业,找出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漏。在课堂上,采用多提问,多检查,及时疏导,及时反馈的形式,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在工作之余,本人还努力钻研教材,分析每堂课成功在哪里,哪里存在不足,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做到谆谆善诱,耐心疏导,耐心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我非常喜欢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说的一段话: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现代教育提出教师是教学这个共同体中的首席,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再不是以前的教师高高在上,而是要能够轻松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交流,要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他们,在课堂上既是良好的引导者,又是一个热心的、耐心的听众,还应该是一个谈得来的朋友之间的相互期待,期待事实上就意味着一种信任,信任是人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对人格的肯定和评价。学生成绩的好坏有一部分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心。期待也是一种激励的方式,这种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积极而热烈的情绪,使他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攻克一切难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尊重、信任学生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这一点我做过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和学生交流一次。让学生给我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再把我对他们的要求和希望说一遍。这样很容易达成共识,使教与学不再走弯路。并且教与学很融洽很快乐。学生也会不自然的喜欢上英语课。有一项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也表明:很多学生喜欢某一科的直接原因就是喜欢教这个学科的老师。所以教师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我常常在想这样一个问题:今天的师生关系,该如何定位?我们和学生的距离应保持多远才会发挥威力?我一直在寻找哪一个点?可是始终没有找到完美的答案。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我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我会一如既往的去探索,去努力,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