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洪烈喜欢包惜弱,就杀了她的丈夫将她抢来,真乃心狠手辣。但看他对待杨康的关爱,又不能说他是心狠手辣之人。杨康与完颜洪烈没有半点血缘关系,要说完颜洪烈爱杨康,只能是爱屋及乌。但当屋已经不在了还对乌呵护备至,及字就说不通了。看完颜洪烈对杨康的爱,绝非一般继父母对继子女所能做到的,可见完颜洪烈并非天生心狠手辣。他对包惜弱爱得神魂颠倒,对杨铁心痛下杀手,恐怕后来也做过不少噩梦。但不管他多爱包惜弱也不管他有没有做过噩梦,他杀了无辜的杨铁心,连累了郭啸天和李萍,就不能不受报应。因此他实在也是个必死的悲剧人物。在他死前,妻子离他而去,儿子先他而去,他所带给别人的苦痛又完完整整地报应在他自己身上。
金庸从不明写完颜洪烈与杨康的父子情,却处处都在实写他们父子的相亲相爱。杨康在已有九成相信杨铁心是生父的情况下在心里还把完颜洪烈当父亲;见他有难,不由自主地上去救他。而完颜洪烈马上就能察觉到杨康心情不好,握住他的手——这是一个安慰的动作。完颜洪烈贵为皇子,却要以“荣华富贵”来讨好杨康。他不是诱惑杨康,而是因为荣华富贵是他仅有的,他想把最好的给儿子,却除了荣华富贵没有别的。完颜洪烈怕不怕杨康离开他?怕,不然他不会急急地许下李渊和李世民。杨康怨不怨完颜洪烈?怨,不然他不会指着他骂。完颜洪烈为了救杨康不惜下跪,杨康中毒了终于又喊着“爹爹”和他抱在一起,可见即使有怨有怕,他们在心里也认可对方为父子。至于最后完颜洪烈推开杨康,借倪匡的话,即使被抱住的是杨铁心,也不会不推开的。若是杨铁心,他“深明大义”,也许早就亲手把儿子送上黄泉了。
杨康的父亲是完颜洪烈,杨康要杀他时不忍下手;郭靖的“父亲”是成吉思汗,郭靖要杀他时毫不犹豫。要说两人天性高下,恐不尽然。成吉思汗能杀义兄义父,要杀义子更不是难事;受这样的“父亲”熏陶,郭靖要杀他杀拖雷当然也下得去手。郭靖一生没有完整的父爱,杨康有完整的父爱却因这父爱而死,孰为不幸,一言难尽。
杨铁心同样是悲剧人物。义兄因他而死,他舍命救义嫂却救人不成捡回一命,这时他就是必死的了。李萍因此守寡一生,而他还得与包惜弱重逢,当他再和包惜弱相认,就更是非死不可了。当他与包惜弱相认,他、包惜弱、杨康、完颜洪烈都无路可走,这时他更加非死不可了。他比义兄多活了十八年,得以将穆念慈养大,又能与发妻重逢,幸运已极。
杨康有没有受到杨铁心影响?很难说。杨康长相俊美,明显更像包惜弱;杨铁心义薄云天,对亲儿子都肯下手,看来杨康的性格也更像包惜弱。但杨康又确实会使几手不完全的杨家枪。杨铁心给他的影响也正像这杨家枪法,既不正统,又不完全,却不可抹灭。岂有非杨门而使杨家枪者?岂有杨门而不忠宋仕宋者?杨铁心对杨康最大的影响,就是他当年没有保护好怀孕的妻子,致使他母子流离,杨康生身之父是杨铁心,心里的父亲却是赵王,杨铁心的出现,昭示着杨康正式开始走上末路。
穆念慈同样是悲剧人物。她姓“穆”,但实在没有姓穆的依据。杨铁心拆杨为穆易,所以才有了她的穆姓,其实穆既不是她生父的姓氏也不是她养父的姓氏,只不过是那个杨门女将穆桂英的姓氏罢了。穆念慈和杨康实际上是一样的:一样被养父养大,一样和养父感情密切、父慈子孝,一样不知道自己应该在哪一方。穆念慈可以很容易做出选择,比如即使她选择亲生父母,改回原来姓氏,还是一个忠宋爱国的好少女,继续选择义父就更不用说了,她的养父和生父间没有生死矛盾。杨康却不一样。穆念慈是懂杨康的。穆念慈一直要求杨康报杀父之仇,却不像丘处机一样简单指责杨康认贼作父,究其原因,杨康对完颜洪烈的感情和她对杨铁心的感情是一样的,她要杨康摒弃的正是她自己视若珍宝的。区别在于穆念慈的生身父母并非被杨铁心害死,而完颜洪烈却是造成杨康父亲缺失的凶手。但仍然是同样的感情:一个陌生人填补了血亲的位置、交换了血亲的爱。穆念慈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她从来不就这点和杨康多说,只是指责;杨康同样深知这点,因此他从来不就这点反驳,只是生气。杨康和穆念慈都坚持自己的良心:杨康的良心,是他不明白就不去做,他爱父亲就不去杀;穆念慈的良心,可以简单理解为宋朝所有爱国志士大同小异的良心。穆念慈的养父和生父没有国仇家恨,所以她不必像杨康那样需要想明白那么多。两人的想法其实是很相似的,只是一个站在这面,另一个只能站在那一面。
穆念慈和杨康悲剧的根源在于她和杨康太相爱。穆念慈因为机缘巧合而爱杨康,杨康因为穆念慈爱他而爱穆念慈,这样的爱情看似毫无根基,其实十分牢固。因为太相爱,所以杨康可以不顾性命,毫不犹豫一枪杀了欧阳克;因为太相爱,所以穆念慈可以一句不感谢他,直接继续指责他认贼作父。因为太相爱,所以穆念慈可以既剪发断情,又对他牵肠挂肚。旁观者黄蓉其时还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当然不懂这么复杂的事。他们的悲剧,不是彼此不懂,而是倔强地不肯,这不肯又恰恰是因为他们懂。穆念慈临终吩咐杨过不能报仇,何其辛酸!杨过只能不报仇,何其辛酸!
杨康和郭靖虽然是结义兄弟,但彼此既不是对方身边的人也不是对方心里所亲近的人。郭靖身世与杨康类似,一个是金国的小王爷,一个是蒙古大汗的金刀驸马。郭靖朴实执着,他在心里确实把杨康当做了义弟,黄蓉可从来没有把他当过小叔。之所以杨康不亲近郭靖,一部分和黄药师不喜郭靖的原因类似:郭靖呆傻。智慧人对什么都能看透,但聪明人常常受不了蠢人,黄蓉受得了郭靖是因为郭靖在她需要有人全心全意对她好的时候全心全意对她好。更主要的是,杨康在突经家庭剧变后,恐怕没力气再弄什么亲情了。
说李萍是悲剧人物,是因为她和包惜弱是对应的,就像杨铁心和郭啸天对应一样。郭杨两家,对照而不对应的只有郭靖和杨康。包惜弱流落金朝,金与宋为敌,包惜弱固然了无活理,李萍流落蒙古,元人的残暴不知几倍于金人,李萍同样了无活理。彼时女真人汉化程度已经很高,所以美丽、柔弱的包惜弱流落金朝;蒙古依旧尚武落后,只是军事强大起来,所以朴实坚韧的李萍流落蒙古。完颜洪烈不会杀包惜弱,但成吉思汗杀李萍绝不会手软。但李萍是不会等着成吉思汗来杀的,就像包惜弱不会等着完颜洪烈发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