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张岱这样说,布特心中暗暗庆幸:“还好,没穿帮,差点忘了‘亿’这个单位在古代是指十万。”
于是布特继续说道:“可惜在澳洲的数十万大宋百姓只在身体患病之时‘圣贤’了一把,当‘伟人’要他们自己治心中的病魔、移风易俗之际,很多人没能继续配合‘伟人’的倡导,或者根本没听懂‘伟人’的倡导,甚至阳奉阴违。是以于学士刚才说,外界风起云涌、时移世易之时,圣贤高人什么也是扛不住时代的。这个道理不止适用于瘟疫,也适用于‘先进生产力’,不知张先生可记得当初参观能源机械史馆之时盛首长所提及的黄婆婆?”
张岱:“当然记得,布首长的意思,是想说黄婆婆可称为‘圣贤’?”
布特:“非也,黄婆婆的技艺,也是数百年前习自琼州府。张先生可知当年为何黄婆婆,或者教授黄婆婆织布之人,未能使琼州府成就‘衣被天下’美名,并使琼州府称为天下财赋种地?因为在松江府有千千万万的织工将黄婆婆的技艺发扬广发,又有千千万万的棉农为之种棉。而琼州府这边的不管是织工还是棉农,数量都不及松江府的一成。成就松江府的,不是一个黄婆婆,而是松江府千千万万像黄婆婆那样织工与棉农!”
张岱一时听楞了,好半天,才轻声说道:“熟为‘圣人’,布首长的看法还真是别具一格啊!”
布特:“非也,此种说法,古已有之。《周礼注疏·考工记》有云,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
却听张岱说道:“《周礼注疏·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百工传承圣人技艺,却还是需圣人开创技艺,不知大宋南渡澳洲之时,开创‘先进生产力’的‘圣贤’有哪些?”
布特不说话了,他突然发现自己刚才用错了古语,把话说砸了。原来“百工之事,皆圣人作也”的意思不是说“百工”是“圣人”,而是说各种各样的工匠们从事的事业,,都是由第一流伟大人物开创的。这句话其实还是偏向“英雄史观”,而非“群众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