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刀藏锋谷吧 关注:11,527贴子:1,048,364

特意开个技术帖,贴吧大手们往这里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独立开个技术帖,请那些贴吧大手们也来质疑一下,别光自嗨了,来技术帖里给你们普及点科技知识,技术帖我利用碎片时间慢慢更新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9-12 08:53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09-12 08:54
    回复
      你咋占我楼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8-09-12 08:55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9-12 09:06
        回复
          貌似很厉害的样子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9-12 09:09
          回复
            @打扰一下Exm @暮鸟 @茵茵 @识趣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9-12 09:10
            回复
              先说几个项目的背景,这个项目是和核工业管道有关的项目,之前一直都被美国和巴西技术封锁,想不卖我们就联合断货或者抬高价格。项目中所涉及的材料有p91 p91 12cr1mov wb36,钛合金等材料,百度可以查到,但是那些尺寸都太小了,美国产的最大尺寸是6.5米的,国内这个项目最长13.5米,这是第一个技术点,我后面说详细的问题,第二个技术难点是材料的多态性,简单来说就是满足材料要同时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即满足焊接性能,又要满足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所以材料晶体组织需要严格的控制,第三是材料的均匀性,大家都知道一把钢到的一半硬度在HB63左右,但是刀背和刀刃的硬度还有所不同,而我说的这种材料要求硬度是58到65之间,测量方法是100毫米间隔横向打点和周向打点测量,要求差值不超过正负3,如果在一把刀上这个数据很好达到,但是在一个13米的材料上完成这个任务就太难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9-12 09:16
              回复


                IP属地:江苏14楼2018-09-12 09:28
                回复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9-12 09:30
                  回复
                    第二点来说8倍效能的问题,传统的工艺流程是浸泡法,按照传统工艺时间加上别的工序一天只能产10支左右,清华的一位老师很早之前提出过一个改进方法,是提拉法,就是让材料在不同介质里面转换提高效能,同时避免在浸泡法中出现的气膜问题但是这个方法需要投入人工成本,我也来介绍一下我的方法,我给它起名叫同腔混合介质喷淬法,这个方法特点是能快速对材料进行热能转换,通过材料的不停旋转,直接打破气膜,这样一支材料最短处理用时大概是20分钟左右,国内后期上过两个差不多的项目一个在盐山一个在青海,盐山因为在河北根据政策已经被要求搬迁了,青海项目投产之后一直受到产能问题的困扰,省领导还组织调研过,网上有新闻可查大概是2016年底的事情,我的项目是2008年上马2010年投产的,第一台原型机,二期改造项目是2015年到2017年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9-12 09:35
                    回复
                      你是不是还远赴海外去打入美帝内部来当007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9-12 09:39
                      回复
                        lz嘴里自己的08年:我的项目是2008年上马2010年投产的,第一台原型机,二期改造项目是2015年到2017年
                        群众眼里lz的08年:


                        IP属地:北京18楼2018-09-12 09:47
                        收起回复
                          下面来解释一下几个关键名称,第一同腔混合介质,虽然短短的几个字但是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折腾了大概一年的时间,因为我的原型机里面也是混合腔介质的说通俗一点就是液体和气体可以分别通过同一个喷嘴喷出也可以按照比例混合喷出,介质出速度和打击速度和颗粒均匀性有一定的要求,对喷射出去的形状也有严格的要求,原型机解决了喷射的形状和均匀性但是出现了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同腔出现了逆流现象,因为液体和气体给出的压力是不一样的,液体给出的压力是0.7到1.6Mpa而气体是0.2到0.8,液体管道和气体管道都有止回阀,止回阀的的开启有一个额定值,但是两种介质要求不一样,在同腔环境下,气体止回阀完全不能挡住液体的压力,为了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很多人,实验过很多种方法,在二期项目之前专门做了一台缩小版的实验机,做实验,这也是我为啥说我实验泡在水里的原因,先写这么多其他的我慢慢写,关于技术上的问题我有问必答!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8-09-12 09:51
                          回复


                            21楼2018-09-12 10:04
                            回复
                              对了还有一点忘了说了,为啥说最大,和最大的难度,美国的材料一般保持在6.5米是有一项技术没有突破,我在这里也吃过大亏,我来介绍一下,首先为啥是6.5米,因为材料是管材,如果小型管材内部是不需要处理的,但是大型材料内外性能指标要基本一样,所以内部处理是个大难题,美国人可能是觉得太长的材料内部处理不了,6.5米的内部可以悬停机械臂进去但是超过8米就承受不住了,原型机是采用滚动的方式从底部进入,但是温度太高在850度到920度的环境下滚动装置使用期太短就要维修或者更换,所以后来索性采用了最简单的摩擦滑动方式,有时候最简单的反而是最好用的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18-09-12 1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