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213贴子:1,259,686

回复:有人说项羽是被人在东城5个人斩杀的?还有史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发出来还不让全都看,收在宫中,一直到班固修汉书才重见天日


IP属地:山东来自手机贴吧29楼2021-02-06 10:06
回复
    於是羽遂引东,欲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羽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亡以渡”羽笑曰“乃天亡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而西,今亡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哉。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也,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千里,吾不忍杀,以赐公”乃令骑皆去马,步持短兵接战。羽独所杀汉军数百人。羽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羽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公得”乃自刭。王翳取其头,乱相輮蹈争羽相杀者数十人。最后杨喜、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故分其地以封五人,皆为列侯。
    ——《汉书·陈胜项籍传》
    史记中的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在汉书中都是有的,身死东城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也出现了。退一万步讲,太史公记错了,同时记载了两种说法,可班固怎么又犯了这个错误呢?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这两种死法其实是相同的,只不过是不同的说法


    IP属地:山东30楼2021-02-08 13:05
    收起回复
      真是可笑至极,汉代皇帝都承认的乌江自刎,现在的邦粉居然想否认


      IP属地:山东31楼2021-02-08 13:08
      收起回复
        转 :
        乌江亭是东城县下属行政单位
        汉承秦制,楚汉相争时,历阳与东城是两个不同的县,都属九江郡。《汉书 地理志》:“九江郡,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县十五:寿春邑、浚遒、成德、柘皋、阴陵、历阳、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陆。”[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6月第1版第1569页]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游徼。……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华书局版卷十九上743页)。平均每一县约19个亭,大县多一点,小县少一点。
        由此知道,所谓乌江亭,是当时县下属一个行政单位。
        当时乌江亭属于东城县,不属于历阳县。
        唐朝宰相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图志》明确记载了这段历史:“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如果乌江不是东城的亭地,也就不可能有“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的记载了。《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结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介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悉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由此可见,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应是可信的材料。
        其他志书也都有明确记载。
        宋代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载:“乌江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舟待羽处也。晋太康六年(公元二七六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再有北宋欧阳忞著的《奥地广记附札记》也载:“乌江本素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作了详细说明:“乌江本乌江亭,汉东城县,梁置江都郡,北齐改为密江郡,陈临江郡,后周乌江郡,隋改为县。有项亭。”又《续通典》载: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於东城界置乌江县。”可见乌江与东城本来相属,乌江县由东城地域析出。《江浦县志》载:“晋太康六年,于县境西南置乌江县,治乌江镇,隶扬州淮南郡,领今县城以西地区。”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和州志补沿革》卷末中对此作了如下解说:“和(州)处江北,而实介于淮海之间。故扬州域内也。春秋战国皆属楚地。秦为九江郡之历阳及东城县之乌江亭地,历阳为都尉所治,汉高帝更九江郡为淮南国,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如故。”
        上述材料可见,秦汉时期,乌江属东城县,为东城县濒江首亭。


        IP属地:江苏32楼2021-02-09 19:07
        收起回复
          11月16日,由我院联合中国史记研究会、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和县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室等团体共同主办的“项羽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县隆重召开。这是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大会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教育部高校古委会主任、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安平秋等全国40多位楚汉文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省内外20余家主流新闻媒体,出席了会议。胡传志院长参加了大会开幕式。我院知名《史记》研究专家、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袁传璋教授以及张柏青、叶文举、李建栋等先生提交了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论文。
          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两千多年来本是一个不争的历史史实,但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冯其庸教授在《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上发表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认为“项羽是身死定远东城而不是死于和县乌江”,项羽身死何地遂成为热烈争论的话题。
          缘此,本次会议围绕项羽自刎地考证,兼及垓下之战与项羽败退路线研究、乌江与东城关系研究、四隤山、九头山地理位置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探讨。我院袁传璋教授所撰《“项羽不死于乌江说”平议》、《〈项羽不死于乌江考〉研究方法平议》等论文,洋洋洒洒,十余万言,从项羽乌江自刎是太史公的实录“欲渡”与拒渡统一而不矛盾、东城快战发生在东城县域的四隤山、秦代的乌江亭地属东城而与历阳无涉、项羽乌江自刎说并非始自元人杂剧等方面,对冯其庸先生的立论进行了翔实而又严谨的辩驳,同时对冯氏其文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质疑。袁传璋教授的考论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相关专家称袁氏鸿文足可以破“项羽不死于乌江说”,项羽自刎乌江应为定论。
          研讨会上还首次公布了8月期间由中国史记研究会相关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项羽最后兵败之路实地考察后,采用卫星遥感技术所拍摄成的项羽败逃路线图,以现代高科技的方式向世人更加真实而直观地解读了这一段历史。当然,尽管与会学者在项羽“自刎乌江”上取得了一致的认识,但在项羽垓下之围后的溃败路线与路线上有关的地名及其地理位置等问题上意见尚有分歧,诸如阴陵大泽的方位、九头山的有无问题,也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会议期间,大会还组织相关专家对项羽垓下溃围南驰乌江经行路线和县段以及和县名胜进行了参观、考察。
          本次学术研讨会于11月18日圆满闭幕,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1篇,会后将被命名为《乌江呼啸》,并以《史记论丛》第五辑的方式结集出版。为一个历史名人的“死地”之争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这在国内尚不多见,此举必将在学界产生广泛的影响。


          IP属地:广东34楼2021-06-27 14:42
          回复
            mmp一帮nt瞎解读害专家特意跑一段安徽研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1-06-27 14:44
            收起回复
              0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出席研讨会嘉宾有: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教授张大可,浦口区委副书记任家龙,和县县委宣传部长刘金星,浦口区委宣传部部长郑晓明,史记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大教授赵生群,副会长、教授张新科,副会长、浙江师大教授俞章华,副会长、商务印书馆编审丁波,江苏省项羽文化研究会会长、南京师大教授张进等。东道主作欢迎词,专家演讲致辞。
              下午大会作主题发言。金绪道、薛从军两位先生在大会作主题发言。金绪道先生考证了阴陵山、四溃山、乌江。他认为阴陵山为霸王迷道处,四溃山为东城快战战场,乌江是项羽自刎地。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是历史的实录,是信史。薛从军先生作乌江及乌江文化考释专题发言,认为乌江即长江其中的一段、一个部分,而不是长江的支流;乌江又是长江北岸的重要渡口,即乌江浦;乌江亭是当时县下的行政单位,属东城县管辖;乌江又曾经是县、郡的名称及县郡的治所。乌江文化主题内容就是项羽文化,历代传颂不衰。
              这是2018年的项羽研讨会,你这就是伽椰子的怨气也该散了吧


              IP属地:广东36楼2021-06-27 14:48
              收起回复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孙子吴起列传
                “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魏世家
                “大司马咎、长史欣皆自刭汜水上”高祖本纪
                “击籍,斩曹咎”高祖功臣表
                “废丘降,章邯自杀”高祖本纪
                “以骑队率先降翟王,虏章邯”高祖本纪
                “周文自刭,军遂不战”陈涉世家
                “击破周章军而走,遂杀章曹阳”秦始皇本纪
                “毅自北门单 骑而走,去江陵二十里而缢”晋书五十五
                “镇恶克江陵,毅及党与皆伏诛”刘裕传


                IP属地:广东37楼2021-06-27 15:44
                回复
                  结局并不是这样,而是项羽自杀了以后。才被人分尸来的 一开始 其他人为了抢他的尸体互相争斗而死去 最终获得的只有包括杨喜在内的五个人。这五个人都被刘邦封王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1-08-06 18:19
                  回复
                    《汉书》:汉将灌婴攻东城,城破,羽为婴所杀。


                    来自手机贴吧40楼2021-08-12 15:01
                    回复
                      项羽本纪自刎,灌婴传逃到东城,城破被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1-08-12 21:32
                      回复
                        回复 #(reply,tb.1.c1a38c4c.v3Z5jMHqbyE0sShkcg8VyA,贴吧用户_0EN4ZJV) :“从古至今地理志均记载乌江属东城”-----古是哪个古?如果不是秦汉的古就不是直接证据。“四馈山”---怎么了?请把话说全。


                        IP属地:北京43楼2022-05-21 23:09
                        收起回复
                          但凡看过项羽本纪就不会发出这种没智商的帖子。。有人说?谁说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2-05-23 13:18
                          收起回复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
                            《史记·蒙恬列传》: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
                            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司马贞《索隐》云:“不同者,盖燕也王翦所围逼而自杀,故不同耳。”
                            《隋书·杨玄感传》:玄感一日三败,独与十余骑窜林木间,至葭芦戍,玄感窘迫,独与弟积善步行。自知不免,谓积善曰:“事败矣。我不能受人戮辱,汝可杀我。”积善抽刀斫杀之。
                            隋书《斛斯万善传》:河南斛斯万善,骁勇果毅,与辩齐名。大业中,从卫玄讨杨玄感,频战有功。及玄感败走,万善与数骑追及之,玄感窘迫自杀。
                            隋书帝纪·卷四:八月壬寅,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等破杨玄感于阌乡,斩之,余党悉平。
                            杨玄感本传说得最详细,让弟弟杀了自己。斛斯万善传说自杀也没错阿,因为是杨玄感自己想死的,而帝纪就更简单了,直接说结果,破了他军队并且斩杀了杨玄感
                            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乃骂信曰: “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史记·淮阴侯列传】
                            齐王韩信徙楚王。九月, 王得故项羽将钟离昧,斩之以闻。—【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吴太伯世家: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
                            伍子胥列传:越王勾践遂灭吴,弑王夫差。
                            殷本纪: 周武王於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大白旗。杀妲己。
                            齐太公世家:武王于是遂行。十一年正月甲子,誓于牧野,伐商纣。纣师败绩。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
                            鲁周公世家: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弑纣。
                            周本纪: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
                            妲己在周本纪是自杀,殷本纪是杀了她。
                            纣王也是这样。 斩了他,杀了他,斩了他的头。
                            秦始皇本纪: 二世乃斋於望夷宫,欲祠泾,沈四白马。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高惧,乃阴与其婿咸阳令阎乐、其弟赵成谋曰:“上不听谏,今事急,欲归祸於吾宗。吾欲易置上,更立公子婴。子婴仁俭,百姓皆载其言。”使郎中令为内应,诈为有大贼,令乐召吏发卒,追劫乐母置高舍。遣乐将吏卒千馀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曰:“贼入此,何不止?”卫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乐遂斩卫令,直将吏入'行射,郎宦者大惊,或走或格,格者辄死,死者数十人。郎中令与乐俱入,射上幄坐帏。二世怒,召左右,左右皆惶扰不斗。旁有宦者一人,侍不敢去。二世入内,谓曰:“公何不蚤告我?乃至於此!”宦者曰:“臣不敢言,故得全。使臣蚤言,皆已诛,安得至今?”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二世曰:“丞相可得见否?”乐曰:“不可。”二世曰:“吾原得一郡为王。”弗许。又曰:“原为万户侯。”弗许。曰:“原与妻子为黔首,比诸公子。”阎乐曰:“臣受命於丞相,为天下诛足下,足下虽多言,臣不敢报。”麾其兵进。二世自杀。
                              阎乐归报赵高,赵高乃悉召诸大臣公子,告以诛二世之状。
                            高祖本纪: 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
                            高祖本纪:汉王之败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败后乃独得孝惠,六月,立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为卫。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史记年表·秦楚之际月表·六月王入关,立太子,复如荥阳。汉杀邯废丘。
                            按照好多人质疑项羽死因的逻辑,难道司马迁给纣王、钟离昧、项燕、章邯、夫差、秦二世各个都编了一套自杀死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5-01-06 14: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