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顾梅林吧 关注:90贴子:1,741
  • 48回复贴,共1

( 存 戏 )。——和鹤尔苏青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8-09-08 16:50回复
    ( 冬尽,春光乍好,去裘衣,着轻衫,人亦清减,步履也轻。光四合,透棂直入,遍地金辉。殿上一时垂青,却无下文,不急不恼,枉良宵匆匆过,安平即可。浑噩一月,躲懒不出,非长久之策。事人整衣衫,梳发髻,缀零星,取挚爱紫毫一柄,附松烟墨,往礼苑去。 )
    贵人宋氏前来问安。
    ( 阖首恪礼,静待。 )


    2楼2018-09-08 17:14
    收起回复
      2025-05-16 18:59:33
      广告
      -
      ( 自打主苑端妃一去,延禧这处地界更似是隐匿于众人眸中。直至又一朝除夕过,酣春之际,才又渐热闹起来。起身将慎礼的窗推开个缝, 垂首立于案前,凝神临摹新得的小篆拓本,连小丫头打帘入内之声,都差些略过。直至身旁幼白唤,这才搁笔回首。)何事?
      ( 待她道明原委,翠尖稍一蹙,这才想起前些日子,似是有新人入宫来,可也未曾多留意,舒眉温声。)去请吧。


      3楼2018-09-08 17:39
      收起回复
        (清风拂雾霭,环佩做玎珰,似滴水空谷,声空明。时尚早,恐扰礼苑清静,偏靥视之,有通传者,绕清风去,并步向内。见礼苑主人,颔首式微,折腰而下,坠珠曳颤,启言。 )
        臣妾慎安阁贵人宋氏给谦贵妃娘娘请安。
        (母上常言,晏隅少不更事,不全于礼数,诚如此时。入宫后除却定省,一味懒怠,亦未向阖宫高位问安,怕生嫌隙,平白得罪人。示旁处拓写,心下稍安,着人递上礼物,展颜。 )
        日前臣妾身子不爽,故而与娘娘请安时宜,拖沓至今,为表歉意,特备薄礼,还望娘娘不弃。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09-08 18:10
        收起回复
          -
          ( 正将案上笔于水洗中涮净,还未来得及搁置于笔架,便见栀子领一小主入内。偏臻去瞧,眉眼噙着温润。原先鲜少同汉人女子打交道,更鲜有低位新人来慎礼拜访,算起来,她应是头一个的。)
          起来吧。本宫非延禧主位,贵人自然不用向我请安。
          ( 远山舒,示意幼白接过她呈上的薄礼,而见其中一支紫毫颇为入眼,着以松烟墨,更是妙哉。抬了抬眉,未曾想她竟能投其所好,紫毫适方正径直的字,松烟也常用来描山水,习书法。柔荑取过那支紫毫,望了眼还未曾收的半张小篆,温声启檀口。)
          下人大都不讲究,恐研坏了墨。贵人可愿搭把手?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09-08 21:58
          收起回复
            ( 延禧中,主位空悬,最胜券者,非此位莫属。我入宫闱,无显赫家世,无钱财打点,人微言轻,当诸事谨慎,周全自身。笔入洗盅,墨散,终化污浊,不染自身。 )
            该是来的,臣妾与娘娘同住一宫,福气所至。臣妾初入宫阙,不更事事,还望娘娘日后提点照拂。
            ( 侧首,视案上,一幅未完之字。笔锋俊秀,如此便寻了同道之人。她的音,落入耳里,了却心事一桩,眉眼绽,笑意入眸,绕众人去,近她身侧,折袖,一道研磨一道言。 )
            娘娘这幅颜筋柳骨,字字娟秀,实属佳品。不瞒娘娘臣妾素来也好字画,试了千百毛豪、墨汁,适才寻了这笔与墨,虽非尚佳,不论书画,却也算趁手。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9-08 22:48
            收起回复
              6
              -
              本宫有何提点照拂的。( 唇角一丝苦笑,自打端妃去了,宫中无数人都于暗处伺机,盯着延禧主位,似是忽然间杂草丛生之地变成了风水宝地,敛眸摇了摇头,将来之景,还不知会如何模样,只能且走且看了。)
              不过,贵人若是以后无事,倒可多来慎礼走动一二。( 她自立于案旁替我研墨,素手执紫毫渍满墨汁,后于纸上继续刚才未完的篆字。提笔又一打量手中笔尖,颔首道。)着实用着顺手,贵人有心了。


              8楼2018-09-11 08:36
              收起回复
                ( 冷风寒冽,肆意无忌,诚如此时的延禧宫,虽谦贵妃位分最高,但宫里多得是位高权重的贵主儿,得了皇上的欢心便可随时入住正殿,日后光景,谁能知晓,她此言亦可闻出几分苦楚,便转头话他。 )
                臣妾家境微寒,不抵宫里的各位贵主儿,承蒙娘娘不弃瞧得上臣妾的薄礼。
                ( 研墨中,偶顾其书写,果真出身名门,字迹娟秀。待其书毕,适才启言。 )
                娘娘这字儿,娟秀工整,瞧远了像柳体,瞧近了似颜体。臣妾愚钝竟分辨不出,还请娘娘不吝赐教。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09-11 13:45
                回复
                  2025-05-16 18:53:33
                  广告
                  -
                  这个啊,是碣石颂。
                  ( 玉指一指刚写好的字,思及儿时自己执拗同阿玛及家中夫子说要习篆体一事,便觉有趣的紧。当时不过觉得这字有象形之妙,仔细瞧了,还有些像连环画。大抵是稚子之言,从不讲究美观大气,若如今再选,或许一手娟秀小楷更为妙极。将紫毫搁置于一旁笔架上,远山舒,好奇问道。)
                  贵人平日里常习什么字?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09-11 22:07
                  收起回复
                    ( 闻其言,仔细瞧之,恍惚忆起此笔法,不置何时在秦书里瞧见过,虽形象好看,是也难书,遂抛诸脑后去了。 )
                    倒是臣妾孤陋,知其谓秦篆,却不可分辨,也不知有一个如此雅致的名儿。
                    ( 谈笑间见其停笔置下,手上的活计也随之停下,又取出字帖,指尖划了几页,特向她送去,弯了眉眼。 )
                    臣妾不抵您情志,修得秦代竭石颂之妙,常日里修身养性。我左不过同父亲杂学了些,素日不过写写女儿家的簪花小楷,上不得台面。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09-12 02:05
                    回复
                      -
                      非也,本宫原先最羡慕的,便是那习得一手小楷之人。原先也常听旁人说,小楷最是有闺秀之风,贵人莫要妄自菲薄。
                      ( 闻言秀眉稍一挑,从一旁取来云纹丝帕,垂首仔细擦拭柔荑沾上的些许墨渍,抬首又打量面前人,若我如今是四九之中权宠之人,大抵一定会扶她一把,而如今,延禧被推上众矢之的,我自是自顾不暇,更无法搀扶旁人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09-13 08:29
                      收起回复
                        ( 她所言,或许如斯。京地许些闺秀少女,皆习此书,精于此,字字娟秀,似娇花初开,隐于绿木,又芳菲千里。 )
                        万家少女皆爱小楷,我也不过随波逐流罢了。我倒想同娘娘您,弃万家去,独做孤寡,当不泯然于众,生之不同。
                        ( 我停下言语,视她神色,心下忐忑,却必得再说。谦贵妃与我,虽是几句来去,我却与她相交肺腑,我言于此,以字喻人,示以同心,唯愿她可护我安稳。 )
                        不知贵妃娘娘可愿授我碣石颂?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8-09-13 13:14
                        收起回复
                          -
                          ( 叩案玉手稍一顿,未曾想今日竟有人愿同我一般学那晦涩秦篆,虽于我而言,那拓本上的字皆胜过了珠翠钗环,可旁人并不觉,甚至原先还曾因自己痴迷拓本,被人陷害算计,累至腹中未出生的皇嗣…… 如今能再提笔,重新翻出昔日珍藏,已然是不易。稍一扬眉,她以薄礼相赠,我自是不愿拂她意,若又志趣相投,愿亲厚待之。)
                          那自然是好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8-09-14 22:30
                          收起回复
                            ( 我曾有一愿,青山绿水,信马而行,而今看来,此愿已然不复,唯弃之而顾当下。水眸弯弯,一并收下其神色,笃定她定会许我,取一方丝帕净手,悠然行去案前,提壶添茶。 )
                            那臣妾便谢过贵妃娘娘了。
                            ( 躬身一委,笑意昂然,呷一口茶在口,骤然间,唇齿留香,再而奉上。 )
                            臣妾这里没有什么好的招待,这茶是我素日欢喜的,不知娘娘是否用的贯。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09-15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