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时候郭大侠不好猜测,但黄帮主应该是已经有了团结中原武林有机力量对抗蒙古的意识(毕竟靖蓉出山时,大胜关英雄大会是黄帮主而不是郭大侠广发英雄贴)。作为旗帜的一代五绝,东和北到此时几乎可以被靖蓉完全代表,西算是非我族类并且新仇旧恨无法化解,中需要两人分开讲,郭靖和马丘王三子渊源颇深,老顽童是个吉祥物,郭靖与全真互有善意;全真七子早年仇视东邪又在靖蓉间有意无意地搅和。。。十几年后在大胜关黄蓉和郝大通开启“商业互吹”模式,这才算关系正式缓和(窃以为送杨过去全真学艺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释放善意,然而。。。),所以后面秉承同一原则收编了耶律齐。南系从二武年龄推测是华山二轮后放弟子娶妻生子十几年间从未召回故而由着武三通疯了这些年。后文出现过朱子柳的侄儿和泗水渔隐的徒弟,然而三代先天条件最好又最出挑的人物怕也只有二武了,所以把他们教导成人又祝其成家立业,确实是交好南帝一脉的有效方式。
当然,这样的心思只是“术”而并非“道”,他们的主业是抗元,无论同道前仆后继还是仅孤身一人都不改初衷,这是他们和左冷禅岳不群的区别。可能聪明人都喜欢随手埋个线头,有需要时才能事半功倍,就像最后的倚天屠龙计划,远到波斯明教总部,久到百年之后竟如臂使指,未尝不是因为前期在看不见的地方所作的准备。至于二人最终殉城,那也只能无奈于时代的局限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