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吧 关注:27,784贴子:975,494

盘点凤歌山海经系列中格调最高的十句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送给伏太因


IP属地:内蒙古1楼2018-09-04 19:31回复
    十,灵道人的“手中之道”和“口中之道”
    “口中之道,吞山河,吐星斗,呼吸六合,笑纳百川,以沧海为佳酿,借天地为酒杯,食龙肝,饮凤髓,服不死之药,与日月同辉。手中之道,持神剑,分九州,动摇五岳,超越七海,以昆仑为砥柱,振电光为缰绳,缚春秋,挽日月,系过隙之驹,如北斗之恒。”
    其实说实话,这句话格调虽然高,但是缺乏前后的铺垫,就如同一个人上来就说教一样,放在全文里是没有什么魅力的,之所以把它排进去,只是因为不想让《灵飞经》被剃光头而已……


    IP属地:内蒙古2楼2018-09-04 19:32
    回复
      八,"这茫茫大海,不就是天公的坐骑么,世间凡马,若论驯服,谁能及它,若论狂暴,谁能及它,若论奔腾万里,谁又能及它?所谓舟船,不过是这匹神马的鞍鞯罢了.若骑凡马,何足道哉,热血汉子,若要骑马,就当骑这天公之马!"——谷缜
      这句话其实原本说出来,B格并不是很高,但是说这句话的时候,全书已将近末端,在看过了一百万字的篇幅,见识了平定倭寇、东岛西城、纵横七海等大冒险之后,再看到这句话,简直热血如沸。这句话是对“冒险精神”的一个总结,而冒险精神正是沧海两大思想内核之一。
      现在放上原文前后:
      当下谷缜掉船顺江而下,出了吴淞口,转舵向北,众人日日喝酒闲聊,其乐无穷.
      是日,经过山东文登营时,陆渐,谷缜谈到环游世界的光景,多说异国风物,戚继光听到精彩处,击节叹息,又听说西国水师强盛,火炮犀利,不由得心生几分愁意,起声来到船头.眺望海边城楼残垣,远近炊烟,听着军营中笳声跌宕,不由得诗心陡发.朗吟道:"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谷缜一旁听到,点头道:"忘战这必危,倭寇虽平,北方鞑靼尚且强盛,西方诸国亦有中兴之势,为将者,国家之爪牙,不可懈怠啊."
      戚继光微微一笑,说道:"我此去京师,或许要去边关防鞑靼,日日骑马,日子一久,或许会想到这乘船厮杀,平靖四海的日子."谷缜笑道:"其实依我来看,这大海也是一匹好马."
      戚继光拍手道:"此论甚怪,戚某愿闻其详."谷缜笑笑,指着大海,朝声道:"这茫茫大海,不就是天公的坐骑么,世间凡马,若论驯服,谁能及它,若论狂暴,谁能及它,若论奔腾万里,谁又能及它?所谓舟船,不过是这匹神马的鞍鞯罢了.若骑凡马,何足道哉,热血汉子,若要骑马,就当骑这天公之马!"


      IP属地:内蒙古4楼2018-09-04 19:33
      回复
        七,“茫茫红尘,几多愚昧之人。”——万归藏
        作为沧海武功和智谋都处在顶尖的人,万归藏是最有资格说这个话的。在他眼里,士农工商、王宫贵胄、乃至一国之君,无一不是愚昧之人,而在他的心里,愚昧之人,就不配“苟活”,就应该采取淘汰的方式,促进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果说相似度的话,万归藏更像复仇者联盟中的灭霸。
        不过这世界上不仅仅是有进取、征服这些事物,至少在凤歌的世界中,这些都属于“不谐”。万归藏无法同世界、同其他人和平相处,导致他的戾气,给了他境界中一个致命的缺陷,这也是他不能胜过海之道和谐之道的缘故。


        IP属地:内蒙古5楼2018-09-04 19:33
        回复
          五,“所谓半生坎坷,不过是天地运行之一瞬,你自以为苍天弄人,也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梁萧悟道时的自言自语。
          山海经三道——天之道、海之道、谐之道。而谐之道为最高境界。梁萧原本以为世上无自己办不到之事,后来发现,和天地相比,他还真是太过渺小。与其非要追求“胜天半子”,不如去融入天地之间的至道——和谐。
          原文如下:
            如此这般,梁萧不分昼夜,沉浸于算题之中,不让心灵有丝毫空隙,思索世事。他在四周密密麻麻写满算式,写了又抹,抹了再写,饿了,便抓身边的苔藓菌类充饥,渴了,便舔一舔枯叶上的露水。不知不觉间,他将心中对天公的怨怒付诸笔端,列出一道又一道的奇算怪题:或是搅乱历法,让【日月逆行、星宿错位;或是乱设水利,令江河倒流、移山填海;甚至于浑天之内将直者变弧,圆者变直,恣意曲折,不循常规。】自古以来,世人深以为然的天地至理尽在他笔下歪曲分裂,混沌一团。原本,他身为当世第一数家,也知纸上谈兵,于事无补,但此时满腔孤愤,无处宣泄,【偏要逆天行事,穷思极虑,挑战苍天。】
            枝桠间影移光转,微暗还明,不知不觉变幻了三次。梁萧这时算完一题,心头微动,回头观看前算,忽地目瞪口呆。原来,他发觉不论题目如何颠倒错乱,但要得出结果,所用算法都须简捷优美,仿佛行云流水一般和谐自然;不论他怎样抗拒天地,算到最后,算法总不免归于和谐。征忡良久,一个念头从他心头闪过,令他甚是惊惧:算学取法于天地,也归于天地;算学之和谐,就是天地之和谐;【天地法则虽能一变再变,但其中的和谐却是恒久不移的。 】
            想到这里,梁萧只觉浑身虚软、搁下手中枯枝,几乎失去了一切斗志,昏昏默默间,脑中似有一个声音轰然震响:“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之行无知无觉,溶溶泄泄,和谐自然,何论什么善恶?你【梁萧不过一介微残之躯,立身于天地之间,与微尘无异,所谓半生坎坷,不过是天地运行之一瞬,你自以为苍天弄人,也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 】


          IP属地:内蒙古7楼2018-09-04 19:34
          回复
            四,“横尽虚空,天象地理无一可恃而可恃者唯我。竖尽来劫,河图洛书无一可据而可据者皆空。”——天机宫崖壁石刻。
            天象地理是何物?夜观天象,卜卦算命;河图洛书是何物?神秘图案,后世追寻。然而在八百圣贤像之前,似乎在对它们说着一句话:“这些,都敌不过人类的智慧、勇气和信念。”
            天之道、海之道、谐之道,其实都离不开“我”之道。
            虽然人没有天高、也没有海的深广,也只能与天地之间和谐相处。甚至人是脆弱的,天地一眨眼睛可能就会有一批人类死去。但人类有情感、可以思想,如果没有人类,天地不过是毫无意识的死物而已,宇宙也不过是漆黑一团。因此,人和天地相比虽然脆弱,却比天地更伟大。
            这也是这句话排在天、海、谐三道之前的原因,至于有没有道理那就见仁见智了。不过只要写作的是人类,阅读的也是人类,那么在文学作品中,人类的地位将永远如此。


            IP属地:内蒙古8楼2018-09-04 19:35
            回复
              接下来就是前三了,如果说四五六七的排名是单纯看境界的话,那么前三的排名就要看这句话在文中的地位,以及说这句话时在全文中有多少铺垫。总之,是看这句话在文中能让读者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IP属地:内蒙古9楼2018-09-04 19:35
              回复
                二,“去!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笑!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九如
                这句话,如果说本身的魅力是一百;那么结合前面的一段故事,魅力就会变成一千;再结合全书的一百余万字,这句话的魅力便会成为一万。因为,这句话实际就是对整部昆仑的总结和对于故事内核的映衬。
                而如果你还在本书之外有一些对人生的强烈感悟的话,那这句话对你的魅力,可能是无尽的。
                这句话究竟有什么魅力?“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不错,是首好诗,然而这还不是这句话的精髓,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去”和“笑”这两个字。
                或许有人会疑惑,这两个字为什么是精髓?因为这两个字,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尤其是对待一个坎坷的人生、一个残酷的世界时的态度。
                凤歌在大学时期,曾经看过《红楼梦》十几遍。在《昆仑》中,有许多思想内核和《红楼梦》其实是相通的。比如对于美好的幻灭感,和对于不可挽回的消逝时的无力感。而在《昆仑》的结尾,这种幻灭感和无力感体现的尤其强烈。
                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那段文字:
                也不知过了多久,花生从地上抬起头来,江口的海船,早己不知去向。四面万籁俱寂,只有岸边的衰草丛里偶尔传来寒蛩鸣声。
                  九如喝了一口酒,叹道:“你清醒了么?”花生摇头道:“师父,俺也不知是清醒,还是糊涂,总之心里难受。”他默然半晌,道:“梁萧呢,他活着还是死了?”九如嘿然一笑:“和尚也不知道,他是活着,还是死了。死了万事俱休,活着呢,你难道还要跟着人家夫妻,过上一辈子?”
                  花生怔忡半晌,眼中又流下泪来,说道:“师父,俺心里好苦,为啥世上总有那么多辛苦?俺若不长大该多好,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白天吃肉喝酒,晚上睡觉。看不到流泪,看不到死人,什么都看不到。”
                  九如悲悯地看了他一眼,叹道:“你在红尘中厮混了十多个春秋,还不明白么?世事便是如此,你要看时,众生百态,光怪陆离,引人哭,引人笑,你不要看时,哪有什么芸芸众生,哪有什么大千世界,不过是荡荡虚空而已,或许,连虚空也没有的。”
                  花生惊然一惊,霎时间,十多年所见所闻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丝毫不爽。他怔忡半晌,忽地慢慢站起来,瞧着天上一轮满月,心中竟是前所未有的平静,便是千斤巨石,也激不起丝毫涟漪。
                  九如瞧他神色,站起身来,合十道:“善哉善哉!”花生一拂袖,也合十说道:“喜似悲来悲还喜,流着眼泪笑嘻嘻,菩提树下呆和尚,雨过山青搓老泥。”
                  九如叹道:“善哉善哉,你已入道,但还未及深,和尚赠你一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人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花生却理也不理,九如尚未说完,他已拂袖转身,大步西去,边走边自大笑,可笑声之中,却已听不出悲喜。九如不由赞道:“好和尚!恁地了得。”目送花生远去,蓦地转过身来,将葫芦中残酒一饮而尽,系在腰间,抬头瞧瞧天色,木杖在地上一顿,大笑道:“去!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笑!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说着步履潇洒,望东而去。其时间,头顶小月一盏,洗得江水流白,几羽晚鸦漫舞云中,不知飞向何方。
                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本就是改变不了的,比如消逝、比如幻灭、比如辛苦忙碌、比如孤独寂寞、伤心痛苦,这些是人世间永恒的悲痛。在那一刻,花生十多年所见所闻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而读者呢?《昆仑》的情节有没有在你们脑中一闪而过呢?有没有想起合州城下人喊马嘶,伤亡无数?有没有想起梁文靖死前怔怔地看着梁萧,流下眼泪?有没有想起钱塘江中裹挟着阿雪和梁萧的大潮?有没有想起大宋亡国时百姓的惨状?以及,说这句话之前天机宫的纷乱破灭,几百年心血在一把火之中化为灰烬,又随风而逝。这一切,都值得一场痛哭,一次哀歌。
                而正如梁萧悟道时所言,这些坎坷对于世间来说,是一大悲,但是对于天地运行,不过是一瞬罢了。这些是你们能看见的,你们看不见的,还不知有多少悲痛;这些是那段时间发生的,从古到今数千年,也不知道这种事情发生了多少回。
                当一个人看到一个具体的悲剧的时候,多半会痛哭一场,哀伤一场。可是面对这数千年来的大悲、整个世间的大悲、永恒不变的大悲时,你还哭的出来吗?
                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为了对抗这种永恒的大悲剧,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亡。却触怒了众神,让他永远做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而巨石在途中一定会滚落,以此来惩罚西西弗斯。但西西弗斯明知道自己永远摆脱不了这种痛苦,却仍然乐观地推着石头,并用这种行为去藐视着诸神。最终西西弗斯获得了属于他自己的胜利。
                而在《昆仑》这部作品中,对抗这种天地之间的大悲的方法,就是那两个字。
                “去!”面对这光怪陆离的世间,脱然迈出自己的一步,在地平线处留下自己即将消失的背影。或许天地很大,茫茫无际;自己的心灵很小,只有咫尺方圆。但那咫尺方圆,却是自己永恒的精神寄托。
                “笑!”面对这绵亘无涯的苦痛,仰天一笑,笑中含泪,笑的是自己,是他人,还是这世间诸多的可笑之事?人世难逢开口笑,让人面沉如水的理由太多了,但令人发笑的理由,可能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心中在那一刻并无挂碍,只有愉悦二字而已。随着那大战之后的一笑,似乎万古悲凉尽在此消融。
                九如祖师问花生:“你清醒了吗?”花生清醒了。你呢?


                IP属地:内蒙古11楼2018-09-04 19:36
                回复
                  一,
                  这句话,被一个高人用后半生践行过,从一个高人嘴里说出过,又被一个高人抹去过——但他抹去的只是字迹,而他自己反而死在了这句话的道理上。这句话是一个大势力的耻辱,又是另一个大势力的荣耀,在这句话说出百年之后,依旧能吓得人落荒而逃。这句话在《沧海》中出现过六次,在《灵飞经》中出现过两次。而竟然没有听原作者说过一次。这句话蕴含着山海经系列中的最高境界,而说出这句话的人,也是山海经系列中的第一人。或者说,这句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用一个人一生的威名熔铸出来的。
                  这句话就是——
                  “有不谐者吾击之!”
                  东岛当初极其强盛,张士诚、陈友谅均出自东岛,而且高手如云,傲视天下,可以说已经有一个国家的实力,类似于《倚天屠龙记》里的明教。结果梁思禽以一人之力,孤身赴约,横渡沧海,败尽东岛高手,鳌头矶之上裂石成纹,写下了这七个巨字。
                  一个由山海经中最厉害的人物、山海经中最高的境界和山海经中最惊人的传奇所融成的一句话,格调又怎么能不是第一?
                  排名结束,此次排名所涉及到的人物有:梁思禽、九如、梁萧、万归藏、陆渐、谷缜、灵道人。实际上这七个人也正是山海经系列的格调最高者和思想的主要构成者。此次排名中昆仑占其五且靠前,沧海占其四整体略靠后,灵飞经只居末尾。这个格局也侧面印证了《昆仑》、《沧海》、《灵飞经》这三部曲思想性的高下。


                  IP属地:内蒙古12楼2018-09-04 19:3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9-07 16:14
                    回复
                      写得好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9-07 16:14
                      回复
                        厉害,好久没见到如此精品了,顺便拍下吧主马屁,真勤快,这么快就加精了。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8-09-14 00:35
                        回复
                          昆仑思想要是真如你所说就好了,梁萧帮助精绝这段原本可以像郭靖一样在沉沦中大悟的,可惜梁萧是这么想滴梁萧望着欧龙子的背影怔忡良久,心生寒意:“我罪孽滔天,哪儿配代天行罚?刀剑造出,只为杀戮,欧前辈说我剑气浓烈,莫非是指我一身杀孽、两手血腥么?”一瞬间,他心中苦涩难言,对自身起了莫名厌恶,恨不能纵下山崖一了百了,可抬头一望,明月清圆,光华温柔亮白。他对那明月凝望片刻,忽地死念尽消,走下山去,将剑谷抛在身后,茫茫然向西方走去。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8-09-14 00:44
                          收起回复
                            善.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8-09-14 22: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