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起,因受国家三年经济困难的影响,广州自来水笔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短缺,一度无塑料供应,靠废旧影片胶卷代替塑料生产笔杆。这期间,生产向普通铱金笔方面发展,设计和投产了71、313、314、315、316、317等型号的普通铱金笔,1961年产量降至329.60万支,1962年再降至166万支,1963年回升为186万支。1962年华南金笔厂改名为华南圆珠笔厂,转产圆珠笔;1964年南方金笔厂改名为广州金笔厂,继续生产自来水笔。此时原材料供应开始逐步改善,企业加强了工艺技术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广州生产的普通金笔、高档金笔、高级铱金笔、普通铱金笔有38个花色品种,当年产量为228.88万支,其中303型青年牌高级铱金笔的出口量逐年增长,1966年广州金笔厂革新四道联磨自动机,保证了笔尖铱粒大小一致,产量提高4倍;能自己批量生产笔舌,不再依赖上海供应。当年,303型青年牌高级铱金笔出口量达到120万支,51型青年牌钢笔、208型钢笔在广州自来水笔业的出口产品中很受欢迎。1968年底,广州圆珠笔厂并入广州金笔厂。这期间该厂技师周绍基先后研制成功把自来水笔和圆珠笔合在一起的336型和337型两用笔,国内厂家争相仿效,当时两用笔占据了国内自来水笔市场的1/3份额。
进入70年代,广州自来水笔生产向全能化、自动化迈进。1972年广州金笔厂自制了208型钢笔笔舌磨园舌面自动机、全自动储水器开槽机,采取液压换向阀机械手对注塑机进行技术改造,用天平式自动定量加料器代替手工加料,提高了生产效率。1974年该厂开始研究采用电子计算机操作注塑机,实施群控自动化。经过5年努力,在广州轻工业局技术部门和中山大学几位教授的支持和协助下取得成功,只要一台电子计算机就能控制60多台注塑机的自动化生产。广州金笔厂成为全国制笔行业中较早使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的厂家。到1978年,广州自来水笔年产量达773.59万支。
改革开放政策给广州自来水笔带来了新的活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全国同行业的竞争,广州金笔厂大力发展中高档产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创制新品种,青年717型与208型钢笔出口多国。1979年起,该厂先后引进了德国英格勒GM50—6/12自动多功能笔杆(套)刻花机、英国贝托公司BK—50塑料三色拉管机、香港移印机等具有20世纪80年代世界制笔先进水平的设备,陆续试制成功361型高级对笔,408型镀金、镀银高档笔,363型粉末静电喷涂高级铱金笔,381型高级冰花笔,382型蛇皮笔,518型高级景泰蓝笔等高档系列产品。自1983年下半年起,产品销售改为企业自销。该厂在粤、桂、琼、湘、鄂、滇、黔、闽、沪、京等省市建立起150多个销售网点。外销产品则由广州轻工进出口公司等部门经销。广州的自来水笔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有声誉,每年创汇高达100万美元,在全国同行业中居第2位。
1990年广州金笔厂已发展成为华南地区的自来水笔生产骨干企业,有职工114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5人,厂区面积6.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设备1096台(套),固定资产1324万元,年产自来水笔能力为1000万支,当年实际产量达854.49万支,产品发展到103个品种,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