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吧 关注:20,856贴子:65,219
  • 9回复贴,共1

练字系统的讲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可以看一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8-26 18:37回复
    最近很多朋友在吧里问怎么练字,今天系统的来讲解一下。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可以提出来多多提建议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8-26 18:39
    回复
      一直被删,是什么情况?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8-26 18:41
      回复
        点开图片,查看原图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8-26 18:4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8-28 20:45
          收起回复
            以后我常会用这种图片的形式于大家分享,因为我这边用的手机,还需要兼顾公众号,所以用图片分享比较方便。(好吧我就是懒得排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8-28 20:51
            收起回复
              d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3-29 22:22
              回复
                看到慢慢的还有人在回复相关的消息。我把之前写过的资料全部整理发上来。


                IP属地:广东33楼2020-05-09 19:25
                回复
                  一、培养观察的主动、持久性。
                  同学在临习过程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临写前不读帖,临写时边看边临,有的看一笔写一笔,写得生硬做作,有的甚至纯粹抄字。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什么字,至于笔画、结构如何,他都视而不见——这便是缺乏观察的主动性所造成的。这种练字方法是事倍功半的——做无用功!
                  临帖有效方法:
                  一看,二写,三比较……四改写
                  即在动笔临写之前,一定要先对所临的字进行详细地观察、记忆后再写,写后不是马上再写第二遍,而是应将自己所写的字与字帖中的范字,再一次进行细致的比较,找出不足之处后,再临第二遍改正。如果自己脑中没有范字的形象,宁肯不动笔临写,要逐渐养成先读贴再临摹的好习惯,这便是主动持久的观察。
                  法帖犹如老师,沈尹默先生说“字外无法,法在字中”。但这个老师是不会开口的,方法全在其中,要你自己主动去请教,这就是“读帖”。读懂一点,做一点。不断地懂,不断地做。这样顺序渐进,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抄写式地临帖,是很难入门的。
                  如果方法对头,才能达到读帖的要求。
                  那么怎样读帖呢?大家知道,前人留下来的手迹,如今虽然是静静的躺在纸面上,但当时却都是由动的过程形成的。既然如此,读帖就必须对每一点,每一画,每一行以至通篇认真细致地读,对其中任何细微的动作,都不轻易地放过,怎样藏锋下笔,怎样换锋行笔,怎样回锋收笔,怎样翻转,怎样顺势连接,何处应提,何处应按,何处行笔快,何处慢,何处中锋,何处侧锋,联系手腕应如何地动作,把静的字迹逐渐演绎起来,象放电影一样,使他在你的脑际,眼前动起来。也就是说把前人由动而静的痕迹,再在正确的想象中回复到动。只有逐渐正确理解这些痕迹,是由何种动作形成的,再重复这种动作来临写,才有可能与字帖逐渐合拍。
                  二、培养观察的广度。
                  由于个性及认识水平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往往偏于某一方面的观察。如有的学生对字的结构安排观察敏锐;有的对每一笔画的形状观察细致;有的则对整篇的安排感知迅速。这些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写字的侧重面并产生一些利弊。因此,要全面领会字帖的精髓,学写一手好字,必须注意提高学生观察的广度。
                  读帖时,按顺序解决以下问题:
                  1、找出帖中字最主要的共同特点;
                  2、观察并说出字形特点、结构的主要规律;
                  3、对帖中字的不同横画(或其他笔画)找出不同写法;
                  4、对每一笔的起笔、转折、收笔处细加观察;
                  5、对某一笔的行笔轻重、快慢等进行分析概括。
                  以上是有广度的观察,多次巩固,有利于自己养成由整体到部分、由轮廓到细节、由现象到本质的全面有序观察习惯。


                  IP属地:广东34楼2020-05-09 19:29
                  收起回复
                      笔杆斜斜虎口靠,拇指后缩食指伸。
                    指尖笔尖隔一寸,笔下指头排三根。
                    姿势是指在写字时头、身、腰、臂笔的正确摆放位置。写字时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样不仅在练习书法过程中能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也有益于书写者的身心健康和视力。
                    (一)坐姿
                    硬笔书法的正确姿势可以概括为: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头正 要求头勿左右倾斜,下颔微收,舌尖微抵上腭(有助于凝神静虑、集中思想)目光注视笔尖,眼睛距纸1尺左右。有的人写字时,头歪向一边或将一只手托着头,不仅很难将字写端正,而且容易损伤视力。
                    2、身直 要求上身端正,略向前倾,胸部离桌一拳左右,双肩平齐,腰部收紧,心平气和,神情安详。切不可趴在桌上。有些人喜欢把纸放歪,然后身子也歪向一边,这样书写肯定是写不好字的。
                    3、 臂开 两臂自然张开,平稳对称对于桌面,左手按纸,右手书写,相互配合,手随心意。
                    4、足安 要求两脚自然平稳地放于地面,与肩同宽,使腿与臀部共同支持着上身的平衡。两腿切不可义叉重叠或一屈一伸,更不能不断抖动。
                    (二) 执笔方法
                    硬笔的执笔方法是采用“三指虎口执笔法”,即是先用大拇指、食指的指尖和中指的第一关节内侧开成合力将笔杆牢牢地捏住(距笔尖一寸左右);然后让笔杆上端自然斜倚于“虎口”上,笔尖与纸面的夹角450;最后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依次叠垫在中指下边,以增强力度和稳定性。切忌小指、无名指向外翘起。
                    除了正确的执笔方外,还要注意松紧自然、高低适中。过紧、太低容易使手指僵硬,运笔不灵活,写出来的字字形呆板,缺乏灵气;太松、过高又不能很好地控制、操纵笔杆,造成书写乏力,所以握笔应松紧有度,高低适宜,以自然、舒服为佳。同时握笔的松紧和高低应随书体的同而有所调整。当书写篆书、隶书和楷书时,执笔偏紧、稍低;而当书写行书和草书时,则执笔偏松、稍高。
                    硬笔书法运笔操
                    第1节:手指运动---感受笔在手中灵活运用,体现笔杆伸缩、手指提按、用力轻重、线条粗细、色彩浓淡等变化。四个小节。
                    第2节:手腕运动---强化手指对笔杆的控制能力,运动手腕,从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方向划圈。四个小节。
                    第3节:手肘运动---强调左臂收缩,左臂舒展,避免学生趴在桌上或身体向左侧倾斜,保证胸口离桌边一个拳头,结合手腕运动,肘部逆时针和顺时针两个方向划圈。四个小节。
                    第4节:手臂运动---提醒笔杆斜靠虎口,拇指指肚朝下,左手提示笔杆指向右肩方向,作左前、右后伸缩。四个小节。


                    IP属地:广东35楼2020-05-09 19: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