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开学了,楼主赋闲ing,心血来潮想写个攻略帖给各位学弟学妹一些参考。O校由于较新而且规模也较小,网上找不到太多的公开资料。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考虑到一部分同学有转校的想法,因此在第一年的压力也挺大,对自己的GPA期望较高,但是可能苦于信息不充足有些心虚。楼主自己是工程转到SCI了,所以两边的课都上过,然而都没上全,所以就只谈上过的了。
---------------------------------------------------------
目录
1. 大一部分ENG/SCI课程经验
2. 转校情报不完全汇总
---------------------------------------------------------
1. 大一部分ENG/SCI课程经验
APSC180
这门课算是工程大一负担挺重的一门课,只能说是好好上课好好做题,把教材上的题尽量都做完,考试一般来说会有不少相似的题型。
APSC181
万恶的180的后续。
APSC182
水课,非常水,简直是浪费钱,这门课个人认为应该抱着藐视的心态去上。这门课主要的负担在lab上,考试都是一些很简单的计算题,把所有内容过一遍,做做题就很稳了,基本上就是一些国内高中或者加拿大高中化学的知识。这门课是工程为数不多的好考高分的课,认认真真地学,平时分保证基本不扣,final很简单,是可以95+的,可以拉高不少GPA,而工程其他课上90都有一定挑战。
APSC183
同上
APSC171
这门课教的工程图学,负担还是挺重的,个人这门课算是学得很一般。这门课期末的两个team project如果想做好需要不少努力。solidworks建议在开学不久就自己自学一下,上课的时候听教授当场操作很容易跟丢,而且英文界面估计理解起来也比本地生费劲很多。它是这门课的两个project的基础,不学好的话你就只能抱大腿了~~~
APSC179
这门课可能由于属于工程的缘故,所以不太重视证明,主要在于计算,挺简单的,只要够熟练算得够快,考试都能得高分。final时如果有时间可以网上找一些MATH221的试卷来做。
APSC176
令人头疼的英语课,几乎是肯定要拖GPA后腿的。这门课其实对于非母语者也来说也只能勤能补拙了,只能根据教授上课讲的内容去多改改assignments,多多少少还是能提点分的。
MATH101
这门课挺简单的,个人由于已经有了MATH100就没上。可以找找温哥华校区的MATH101试卷来做,这边的考试明显比那边简单很多,所以如果练练那边的题的话,最后的考试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
COSC111
这门课算是第一门编程课的性质,if什么的,如果之前学过一些编程基础的话会轻松不少。这门课的话本地生感觉异常地水,基本上都没有碰过编程,说好的发达国家,说好的素质教育呢!!!如果分很高会觉得自己比平均分高出了几个标准差~~
COSC121
这门课老外的水平就提升上来了,可能因为COSC111劝退了不少人。而且这门课内容的广度深度也明显高出COSC111不少。LAB需要注意一下,这门课的LAB有一些computer architecture的味道,所以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在都会提供很多lab instructions,因此只要多问问TA,一般不会做不出。
---------------------------------------------------------
2. 转校情报不完全汇总
转校是个技术活,而且ENG和SCI这两个系应该也是竞争挺激烈的,大一这一年基本上身边有想法的同学都是跑了几次学校的academic advising,在网上找信息。不过也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只是心安一点,成绩是硬指标。
2.1 工程
工程2017入学这一届当时是winter1开学不久后就有一个转校的info session,然后有那边的工作人员过来,说是工程今年是15个转校名额,然后往年大概工程一般是60个人左右申请,可想而知工程转校竞争应该是比较激烈的。此外,对于不同专业也是有要求的,像CE的话应该收人都在85+了,不过如果成绩都能够进15人大名单的话,专业的分数要求应该都够了。
对了,这里特地谈一下EAP。EAP的同学第一个学期课很少,再加上转校损耗,很有可能凑不齐27个学分进大二,因此转校有一定风险。身边有一位同学是这样的,目前还不清楚能不能进,有机会更新一下。
2.2 SCI
sci应该好转很多,课的avg一般都挺高的,两边校区课号基本一样,高分也很好拿。而且应该也没什么人数限制,只要过线就行(不过就是不确定这个线每年是不是根据正态分布划的。也就是说,哪怕平均分80分,都只有百分之多少多少的人能转?其实也是水涨船高?如果是这样就很酸爽了~~~)
2.3 2017届转校成绩要求统计(可信度存疑)
贴吧里之前我看了有不少转校的经验帖,主流观点是arts很水,六七十分都能转,然而至少今年算是分数水涨船高了。据一个消息比较灵通的同学说,今年的cut off line大概是:工程86,SCI84,ARTS80。当然这个情报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搞到的,仅供参考。
2.4 COSC111, COSC121
这两门课根据science网站上的转校介绍是过去能转成CPSC110和几个1st year unassigned CPSC credit,还是有点小亏的,如果过去学CS还得上CPSC121。并且这两门课必须要都上才行,如果只上了COSC111估计是转不到任何分的。
---------------------------------------------------------
(最后插入一个个人的小心思,个人建议其他系的学长学姐们也可以写写攻略以饷后人,久而久之其实贴吧之类的社区就可以成为一个文献库,当然了还有CSSA的小伙伴们也是很给力的,他们也会写很多攻略。其实对于任何存在选拔机制的地方,一届一届的学长学姐就像流水的兵,多多少少会产出一些心得体会。而UBC的考试嘛,就像一个铁打的营盘,它的进化速度远低于我们的应试能力进化。如此一来,后来者的备考水平自然就可以越来越高。长期来看,毫无疑问中国留学生的转校成功率乃至本科学术表现都是可以在众人的集智之下显著提高的。)
文章写得很粗糙,本来动笔之前有很多想法的是写着写着又感觉没什么能说的。。。
如有不妥或疏漏敬请指出,谢谢!
---------------------------------------------------------
目录
1. 大一部分ENG/SCI课程经验
2. 转校情报不完全汇总
---------------------------------------------------------
1. 大一部分ENG/SCI课程经验
APSC180
这门课算是工程大一负担挺重的一门课,只能说是好好上课好好做题,把教材上的题尽量都做完,考试一般来说会有不少相似的题型。
APSC181
万恶的180的后续。
APSC182
水课,非常水,简直是浪费钱,这门课个人认为应该抱着藐视的心态去上。这门课主要的负担在lab上,考试都是一些很简单的计算题,把所有内容过一遍,做做题就很稳了,基本上就是一些国内高中或者加拿大高中化学的知识。这门课是工程为数不多的好考高分的课,认认真真地学,平时分保证基本不扣,final很简单,是可以95+的,可以拉高不少GPA,而工程其他课上90都有一定挑战。
APSC183
同上
APSC171
这门课教的工程图学,负担还是挺重的,个人这门课算是学得很一般。这门课期末的两个team project如果想做好需要不少努力。solidworks建议在开学不久就自己自学一下,上课的时候听教授当场操作很容易跟丢,而且英文界面估计理解起来也比本地生费劲很多。它是这门课的两个project的基础,不学好的话你就只能抱大腿了~~~
APSC179
这门课可能由于属于工程的缘故,所以不太重视证明,主要在于计算,挺简单的,只要够熟练算得够快,考试都能得高分。final时如果有时间可以网上找一些MATH221的试卷来做。
APSC176
令人头疼的英语课,几乎是肯定要拖GPA后腿的。这门课其实对于非母语者也来说也只能勤能补拙了,只能根据教授上课讲的内容去多改改assignments,多多少少还是能提点分的。
MATH101
这门课挺简单的,个人由于已经有了MATH100就没上。可以找找温哥华校区的MATH101试卷来做,这边的考试明显比那边简单很多,所以如果练练那边的题的话,最后的考试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啊!!!
COSC111
这门课算是第一门编程课的性质,if什么的,如果之前学过一些编程基础的话会轻松不少。这门课的话本地生感觉异常地水,基本上都没有碰过编程,说好的发达国家,说好的素质教育呢!!!如果分很高会觉得自己比平均分高出了几个标准差~~
COSC121
这门课老外的水平就提升上来了,可能因为COSC111劝退了不少人。而且这门课内容的广度深度也明显高出COSC111不少。LAB需要注意一下,这门课的LAB有一些computer architecture的味道,所以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在都会提供很多lab instructions,因此只要多问问TA,一般不会做不出。
---------------------------------------------------------
2. 转校情报不完全汇总
转校是个技术活,而且ENG和SCI这两个系应该也是竞争挺激烈的,大一这一年基本上身边有想法的同学都是跑了几次学校的academic advising,在网上找信息。不过也没有什么太大用处,只是心安一点,成绩是硬指标。
2.1 工程
工程2017入学这一届当时是winter1开学不久后就有一个转校的info session,然后有那边的工作人员过来,说是工程今年是15个转校名额,然后往年大概工程一般是60个人左右申请,可想而知工程转校竞争应该是比较激烈的。此外,对于不同专业也是有要求的,像CE的话应该收人都在85+了,不过如果成绩都能够进15人大名单的话,专业的分数要求应该都够了。
对了,这里特地谈一下EAP。EAP的同学第一个学期课很少,再加上转校损耗,很有可能凑不齐27个学分进大二,因此转校有一定风险。身边有一位同学是这样的,目前还不清楚能不能进,有机会更新一下。
2.2 SCI
sci应该好转很多,课的avg一般都挺高的,两边校区课号基本一样,高分也很好拿。而且应该也没什么人数限制,只要过线就行(不过就是不确定这个线每年是不是根据正态分布划的。也就是说,哪怕平均分80分,都只有百分之多少多少的人能转?其实也是水涨船高?如果是这样就很酸爽了~~~)
2.3 2017届转校成绩要求统计(可信度存疑)
贴吧里之前我看了有不少转校的经验帖,主流观点是arts很水,六七十分都能转,然而至少今年算是分数水涨船高了。据一个消息比较灵通的同学说,今年的cut off line大概是:工程86,SCI84,ARTS80。当然这个情报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搞到的,仅供参考。
2.4 COSC111, COSC121
这两门课根据science网站上的转校介绍是过去能转成CPSC110和几个1st year unassigned CPSC credit,还是有点小亏的,如果过去学CS还得上CPSC121。并且这两门课必须要都上才行,如果只上了COSC111估计是转不到任何分的。
---------------------------------------------------------
(最后插入一个个人的小心思,个人建议其他系的学长学姐们也可以写写攻略以饷后人,久而久之其实贴吧之类的社区就可以成为一个文献库,当然了还有CSSA的小伙伴们也是很给力的,他们也会写很多攻略。其实对于任何存在选拔机制的地方,一届一届的学长学姐就像流水的兵,多多少少会产出一些心得体会。而UBC的考试嘛,就像一个铁打的营盘,它的进化速度远低于我们的应试能力进化。如此一来,后来者的备考水平自然就可以越来越高。长期来看,毫无疑问中国留学生的转校成功率乃至本科学术表现都是可以在众人的集智之下显著提高的。)
文章写得很粗糙,本来动笔之前有很多想法的是写着写着又感觉没什么能说的。。。
如有不妥或疏漏敬请指出,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