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了第二年,仍处于探索期的《柯南》剧场版出现了不少调整。
如果说第一部《柯南》实际上只能算是TV加长版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则更为靠近剧场版的要求,对戏剧冲突的安排更为密集化,信息量输出也较第一部明显增多。第一部剧场版在结构安排上出现的最大失误,就是那足足占到影片四分之一长度的背景介绍,这次剧场版的背景介绍仍然过长,但导演在情节安排上明显下了功夫——一开头就抛出了小兰那个似真似假的梦,梦里面妃律师的年轻,以及醒过来以后妃英理躲躲闪闪的态度,里面就给影片埋下了一个很大的悬念。大概在18分钟左右,目暮的遇袭开启了案件的序幕,值得一提的是,比起M1,这部剧场版开始着手在案件中插入戏剧冲突、以营造小高潮,例如阿笠博士遇袭后柯南追犯人、辻弘树在飞机上被太阳光刺眼后柯南对飞机进行紧急迫降的小片段,
都已经体现出制作组密集的营造小高潮的想法。


但是,也许是出于撑场面的需要,这部剧场版用扑克牌作为杀人暗号,一下子设计了13个目标,如果说前面目暮警官、妃英理、阿笠博士和辻弘树遇袭都还是逻辑清晰,柯南都还能在其中理清楚逻辑关系,途中还能插入回忆情节推进发展的话,那后面的几次杀人(尤其是众多目标到大餐厅集聚的后半部分)的展开则明显赘余,犯人一次解决5人,听起来**哄哄但实际上更多是编剧已经穷尽技巧渲染而只能无力地为这个收不回的局作结的证明,在终盘高潮插入的推理也使得因为爆炸和逃生而终于紧张起来的节奏一下子缓和。实际上,这也说明了
推理在《柯南》剧场版中的尴尬地位,此后,《柯南》的剧场版少有挑战过以具体物品为象征的大型连续杀人案,事实上此后所有类似的挑战也都很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