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阁检地是1800余万石,但是太阁检地有不够准确的情况,随后的庆长乡帐已经是2200余万石,1600年左右的情况应该以2200万石为准。
往前推算至16世纪中期,大约减去10%,这是日本战史的思路。这一点跟楼上的判断是一致的。
然后,朝鲜在1471年有个海东诸国纪,基本正好是应仁之乱的时期,其中记载了一些水田的面积(准不准确那就不一定了),我粗略按照太阁检地最高石盛的算法,估计水田大约有1300万石,然后根据江户时代正保乡帐水田/旱田的比例,把得数×1.4,可以推算出这一时期应该有1800万石。不过用的是比较高标准的算法,年份就放开一点,算1500年左右的好了。
这样的话,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1600年:2200万石。
1550年:2000万石。
1500年:1800万石。
应仁之乱:1700万石。
往前推算至16世纪中期,大约减去10%,这是日本战史的思路。这一点跟楼上的判断是一致的。
然后,朝鲜在1471年有个海东诸国纪,基本正好是应仁之乱的时期,其中记载了一些水田的面积(准不准确那就不一定了),我粗略按照太阁检地最高石盛的算法,估计水田大约有1300万石,然后根据江户时代正保乡帐水田/旱田的比例,把得数×1.4,可以推算出这一时期应该有1800万石。不过用的是比较高标准的算法,年份就放开一点,算1500年左右的好了。
这样的话,可以做出如下判断:
1600年:2200万石。
1550年:2000万石。
1500年:1800万石。
应仁之乱:1700万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