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撷取“三阮”话“忠义”
——“三阮”,《水浒传》中底层民众忠义观的代表者与实践者
●许安民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忠义思想是全书的主线和灵魂。梁山好汉中,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他们出身不同,文化素养不同,性格经历不同,但都从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方式聚义梁山,“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在“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同心协力,把梁山搞得风生水起,以致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受招安后,又高举“顺天”“护国”两面红旗,英勇奋战,不怕牺牲,马不停蹄地征辽国、征田虎、征王庆、打方腊,为大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忠为君王恨贼臣,义连兄弟且藏身。不因忠义心如一,安得团圆八百人。”维系着这些好汉们的精神纽带,正是《水浒传》中“全忠全义”的楷模、梁山泊主宋江身体力行且时时灌输的忠义思想。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斗争中,三阮——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兄弟三人,就是底层民众忠义观的代表者与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