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让你顺利成为毕业生的“母校”,在毕业典礼上无不推崇着这样一种腔调:“同学们,你们现已顺利毕业,回首过去,你们应该要懂得感恩、感谢这所美丽的校园,是它给了你舞台,造就了你的现在。”然而事实是,在我们这个西部小城市,无数同学听信了这样的教诲,也被这番“感恩之情”所中伤。
先看看国外。英国剑桥郡是一座被大学覆盖的城市,整个剑桥郡就是一所大学。剑桥大学的31个学院星罗棋布,围绕着康河(River Cam)似串珠一般。这所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甚至没有一块牌匾写着“University of Cambridge”,每年接待游客达500多万。
作为夏校学生,我被安排住在圣体基督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可以在学习期间自由进出学院。但学院不对游客开放,游客仅能站在大门厅一块划定的区域,远观到雄伟的礼拜堂。但我发现,在那块写了“Closed to Visitors”(不对游客开放)的牌子下方标注着这样的话语:“Old members and Prospective Students always welcome.”(永远欢迎老成员与新学生。)他们永远欢迎老校友回来看看!
回到国内,再把目光转向“成就了我们,给予我们舞台”的母校省级示范高级中学——酒泉中学,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高中老同学告诉我,他前几日想去酒中看看,本怀着母校教给他的“感恩,怀念”之情,却吃了闭门羹。门卫带着极其戏谑的话语对他说道:“你来干嘛?不 准进去!你们毕业了的学生该干啥干啥去,没事干尽跑学校来弄啥,还打扰人家高三的学生呢!”弄得这位同学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实情况与他所接受的价值观(也是我们接受的)强烈冲突,就像一个人之前多么的正气浩然,而后完全变了嘴脸般,如此道貌岸然叫人一时间难以接受。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心都是肉长的,”又说“将心比心”。母校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学校、老师努力的结果;反过来,对于母校来说是“学生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校”,没有毕业学生的辉煌成绩,学校声誉从何而来呢?酒泉中学门卫将毕业生拒之门外,他们骨子里有种“害怕学生搞破坏”的思想。难道三年高中时光,学校剥削过我们、榨取过我们吗?学校让我们心生怨恨,使我们回来“报仇”吗?学校教育我们感恩母校,又何曾真正欢迎过毕业生,为老生怀念母校创造过便利条件?对于毕业生的那一份质朴情愫,母校应担当关怀者的责任,不是仅靠在校庆时刻邀请名校友来几场撼动人心的讲座,让他们收获掌声和鲜花;也不是在节假日让门卫阻挡普通毕业生进入校园,受到言语和戏谑。
酒中的门卫,高中时我曾愤怒称他们为“看门狗”;现在更称为“白眼狼”,因为,毕业生们成就了的母校并不欢迎他们回来。
先看看国外。英国剑桥郡是一座被大学覆盖的城市,整个剑桥郡就是一所大学。剑桥大学的31个学院星罗棋布,围绕着康河(River Cam)似串珠一般。这所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校门,甚至没有一块牌匾写着“University of Cambridge”,每年接待游客达500多万。
作为夏校学生,我被安排住在圣体基督学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可以在学习期间自由进出学院。但学院不对游客开放,游客仅能站在大门厅一块划定的区域,远观到雄伟的礼拜堂。但我发现,在那块写了“Closed to Visitors”(不对游客开放)的牌子下方标注着这样的话语:“Old members and Prospective Students always welcome.”(永远欢迎老成员与新学生。)他们永远欢迎老校友回来看看!

回到国内,再把目光转向“成就了我们,给予我们舞台”的母校省级示范高级中学——酒泉中学,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高中老同学告诉我,他前几日想去酒中看看,本怀着母校教给他的“感恩,怀念”之情,却吃了闭门羹。门卫带着极其戏谑的话语对他说道:“你来干嘛?不 准进去!你们毕业了的学生该干啥干啥去,没事干尽跑学校来弄啥,还打扰人家高三的学生呢!”弄得这位同学心里很不是滋味,现实情况与他所接受的价值观(也是我们接受的)强烈冲突,就像一个人之前多么的正气浩然,而后完全变了嘴脸般,如此道貌岸然叫人一时间难以接受。

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心都是肉长的,”又说“将心比心”。母校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要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学校、老师努力的结果;反过来,对于母校来说是“学生成就了老师,成就了学校”,没有毕业学生的辉煌成绩,学校声誉从何而来呢?酒泉中学门卫将毕业生拒之门外,他们骨子里有种“害怕学生搞破坏”的思想。难道三年高中时光,学校剥削过我们、榨取过我们吗?学校让我们心生怨恨,使我们回来“报仇”吗?学校教育我们感恩母校,又何曾真正欢迎过毕业生,为老生怀念母校创造过便利条件?对于毕业生的那一份质朴情愫,母校应担当关怀者的责任,不是仅靠在校庆时刻邀请名校友来几场撼动人心的讲座,让他们收获掌声和鲜花;也不是在节假日让门卫阻挡普通毕业生进入校园,受到言语和戏谑。
酒中的门卫,高中时我曾愤怒称他们为“看门狗”;现在更称为“白眼狼”,因为,毕业生们成就了的母校并不欢迎他们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