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吧 关注:11,430贴子:190,428

回复:金庸小说狭隘的精英主义思想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二武兄弟作为郭靖黄蓉夫妇的所谓弟子,为何如此废柴?就是作者也好,读者也罢,都根本不可能希望他们这种无人权的配角,学全了九阴真经降龙掌、打狗棒法弹指神通这样的主角绝技。
堂堂郭大侠和黄帮主的弟子,甚至可怜到连区区玉箫剑法,十几年来都只见黄蓉舞过一次的地步,而平素只配用越女剑法当做主要输出武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8-08-23 18:48
回复(8)
    另一个配角耶律齐,以他之前跟周伯通玩耍一个月,就能20多岁练到全真七子级别的过人资质,之后跟了郭靖黄蓉十几年,居然混到连霍都都打不过,而霍都在两代主角郭靖杨过面前,只不过一合之敌;这还不算,在通行版《倚天》还要特意注明:耶律齐连降龙十八掌都学不全。
    所以除了郭靖黄蓉作为跨越两本书的主角,大部分金庸主角根本就不会去收徒弟,或者仅仅收教几手功夫的挂名徒弟,而从来没有将生平绝技倾囊相授的衣钵传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8-08-23 18:49
    回复
      金庸主角们对神功秘籍的独占欲,已经强烈到了什么地步呢?除了黄蓉这个剧情结构上是“性别为女的另一主角”,可以和主角郭靖分享九阴真经外(还要特意让她练了十几年九阴,内力不如武三通这种龙套,比不上郭靖的零头);
      即使是和他们一生一双人的那些女主角们,即使她们武功不佳、屡遇险境,成为主角一方的明显软肋,可我们的男主角们,就是不愿将自己的神功绝学,分享给他们口口声声要如何爱恋至深、要如何同生共死的恋人们,甚至根本完全就没有这种意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18-08-23 18:49
      回复
        唯一想过要学男主角绝学武功的周芷若,很可惜从作者到广大读者,都是将此作为她“有野心”“不可爱”的罪证的。当然,也断然不能让她如愿。
        哪怕因为剧情发展需要,让周芷若偷学了九阴真经做了后期boss;还要特意加上各种旁白说明,又是说她练的只是投机取巧的“速成功法”,又是说她“真实武功不过尔尔”,还不如已经被她击败的武当诸侠;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8-08-23 18:50
        回复
          连女主角尚且都如此,更不说主角的父亲、岳父、师父这些npc了。他们的存在意义,是且仅仅是给主角送武功送妹子的。如果居然想反过来从主角这得到好处,那真是想也别想。这样才最大程度满足了广大读者的代入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8-08-23 18:50
          回复
            金庸小说物化女性,实质为男主角的附属物,和玄幻小说一般无二。
            仍以周芷若为例,为什么她一直被许多金庸读者认为不可爱、不讨喜?当真是因为她人品不佳,作恶多端么?错了,同样在《倚天》这本书中,张无忌的母亲殷素素、另一个女主角赵敏,论她们生平行恶,杀人如草,比周芷若只多不少。
            比如龙门镖局几十口性命,殷素素随手就抹去了;赵敏指挥杀了少林空性和尚等多人,截去六大派多名高手手指,把殷梨亭四肢打断,还差点害死张三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8-08-23 18:51
            回复
              周芷若被诟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她居然没有全身心地将男主角张无忌放在第一位,而是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追求,居然还妄想学男主角的神功(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居然得到了倚天剑屠龙刀的秘密后,将神功秘籍私藏而不是上交给男主角,种种桩桩,都被认为是她野心勃勃的罪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8-08-23 18:52
              回复
                而对比其情敌赵敏,不但为男主角弃国背父,舍弃郡主尊荣,甚至搜得《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这等绝学后,却看都不看,就塞到男主角怀里。
                如赵敏这样的女性,才是金庸小说最常见、也最得读者欢心的女主角模板,无论小说里她们何等姹紫嫣红各具神韵,又有多少可贵的优点和品格,但一旦在读者代入的男主角面前,便迷失自我唯其是从了。
                因此很多女权主义者讨厌金庸作品,对其评价甚至低于女角色动辄脱衣的古龙作品,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8-08-23 18:52
                回复
                  当然,后期的周芷若,确实有很多滥杀无辜路人的恶行,但正如同样行恶甚多的赵敏、任盈盈、殷素素等人却能得到这部分读者的喜爱一样,她被认为不可爱不讨喜的根本缘由,还是基于对男主角的态度。
                  另一方面,周芷若和赵敏虽然为恶甚多、却在书中根本没得到实质性惩罚的缘由,同样是她们和男主角的亲密关系所决定的。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8-08-23 18:53
                  回复
                    另一方面,周芷若和赵敏虽然为恶甚多、却在书中根本没得到实质性惩罚的缘由,同样是她们和男主角的亲密关系所决定的。
                    对男主角而言,绝世武功也好,女主角也好,师父也好,其他世外高人也好,本质上都是奇遇和福缘,既然是主角的奇遇和福缘,也就是代入了主角的读者的奇遇和福缘,又怎么能给其他人分享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8-08-23 18:53
                    回复
                      但金庸小说设置这些“虐主情节”本身,其实就是为了让读者更加对男女主角的命运牵肠挂肚,吊读者胃口的。另一位武侠宗匠梁羽生先生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批评过,既然《神雕侠侣》后续剧情中,小龙女并没有产下私生子、杨过对此事也毫无任何纠结和情绪波动,那这段令所有人不快的剧情,又有什么必要一定要存在?
                      像杨过三枚金针襄阳贺寿、张无忌光明顶退六大派、令狐冲出梅庄后神剑扬威、萧峰辽国平乱金戈荡寇这些段落为什么深入人心?就是因为小说在前期疯狂虐主,“先抑后扬”的手法玩到了极致,巧妙地调动了读者情绪,让读者遂觉此前压抑之情但觉一扫而空,大舒心胸块垒,自然交口称赞不绝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8-08-23 18:55
                      收起回复
                        最典型一书如《神雕侠侣》,其实就故事脉络和情节设定而言,改名为《神雕大侠杨过传奇》这样俗之又俗的名字,也同样贴合;对其余人物如对二武兄弟、耶律齐等人的潦草处理和漫不经心,几乎到了违反小说逻辑的程度。因此不少金庸论者都深深地不以为然,但喜欢《神雕》和主角杨过之读者观众的绝对人数,却足以将这种不以为然撕成粉碎。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8-08-23 18:56
                        回复
                          在众多文艺批评家眼中,《神雕侠侣》文学价值不如后来的《飞狐》《倚天》,更难比《笑傲》《天龙》《鹿鼎》等集大成作品,又不像《射雕》这样,是对金庸意义巨大的一举成名之作;
                          可是在香港历年的统计结果,《神雕侠侣》都是读者投票最受欢迎的一部金庸小说,包括金庸的好友古龙、倪匡等通俗小说大师,也无不将之列为自己最喜欢的金庸小说。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8-08-23 18:56
                          收起回复
                            1961年《白马啸西风》或者可以算一部,短篇、女主角、武功完全写实化、最后悲剧收场,反响是什么?一部分文艺批评家和文艺青年读者倒是很喜欢。
                            可惜这部本是金庸专为电影改编而创作的小说,却至今五十多年,都从没有被任何编导搬上电影大银幕。而即使是电视剧改编,也仅仅有79年香港亚视版和82年台湾华视版,这两个存在感甚低,鲜有人知,约近于无的改版。
                            以金庸作品在影视剧的金字招牌,《白马啸西风》的遭遇何其尴尬,市场选择又是何其冷酷:
                            除此之外广受欢迎的金庸作品正是如此,其实都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读者心理妥协的结果;并非金庸没有尝试过文学层次上的追求,但他的广大读者根本就不买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8-08-23 18:57
                            回复
                              20世纪的读者就这么选择了金庸、古龙,21世纪的读者选择了玄幻小说,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8-08-23 1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