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游吧 关注:4,373贴子:750,018

回复:【正式帖】1853天国缭乱谭: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名号:富察·临淇
年龄:30
民族:满族
功名:武进士
官爵:六品前锋校
资产:6200两
简介:富察氏在道光年间依然算得上是富家大族,临淇的老爹虽然没能集成家业有个将军的称号,还是衣食无忧的成长起来。等到了临淇出生的时候家里的情况就不算太好了,父亲算不上是个败家子,但是家里面的收入确实不多。好在临淇本人还算努力,在家里面闻鸡起舞每天练武术读书,到的考进士的时候如愿上榜。可是考了武进士仍然不能家里的财政情况仍然没有什么好转,大哥只能出外经商挣点气。
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男人,给家里添负担不是个好主意。他第二天就带着自己的行李南下上海寻求机会。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美国商人史蒂芬·新,他在华销售军械和纺织品。在条约上美国人可以在华经商,但史蒂芬还是想找一个当地人来当自己的代理人。军械和纺织品的销路还不错,临淇将自己的工钱寄回了家,并写了一封信回家让家里不要担心。他在上海一待就是3年,在这三年中他认识了不少在中国经商的洋人,学会了英文、德文和俄文,并在当地的教会学堂学习了不少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
等到了太平军在那边起事的时候,临淇已经算得上是个学贯东西人才,对《海国图志》是倒背如流,还上过美国人的兵舰。兵部发来通知给六品职位,让临淇去南边抗击长毛。
【咸丰三年襄阳郭大安率众千余人在北乡起事,襄樊大震,被弹压后,其余部高二先、范二娃等仍在继续秘密活动。咸丰六年,安陆人白莲教首领朱中瑞率领徒众王喜、马光先秘密来到襄樊以传教为名从事反清活动,恰逢嘉庆年白莲教起事周甲六十年,郭大安余众的高二先等人遂推朱中瑞为王起事,白莲教徒众相率投奔。
是时襄樊大旱,贫民多乏粮食,被太平军击溃的许多川豫游勇也奔赴响应,旬日间众至六千人之多。当时鄂北清军兵力大多都被官文抽调至汉南增援胡林翼了,仅有少数团勇防守,樊城被乱党一举攻克,襄阳被围,情势紧张。又有随州赵邦壁起兵焚烧随州官署,官文、胡林翼闻讯惊惧,分别从前线抽调舒保、唐训方率马步2000名前往镇压。其时临淇正为舒保部下,以前锋校衔领八旗兵马队200人增援襄阳。
湖北清军主力正在武昌一带同发匪激烈竞逐,而发匪悍将李佑苍据守德安、黄再兴据守黄州,遮蔽汉阳,屡次击败领导鄂北清军的荆州将军都兴阿。湖广总督官文又一再将鄂北清军主力部队调往湖北南部增援胡林翼,因此临淇随舒保救援襄阳时,形势颇为不利。】


IP属地:四川258楼2018-09-20 16:50
回复
    姓名:爱新觉罗·奕讓
    字号:贤礼
    年龄:34
    民族:满
    功名:武举人
    官爵:黑龙江新满洲八旗四品协领80点
    资产:300两
    简介:奕讓作为嘉庆皇帝的孙辈,但是几代下来,虽然还能算宗室中的近支,但是因为两代都不是嫡子,也没能继承爵位。只能以无爵宗室身份参加旗人的考举。但是奕讓自幼好学,精通四书五经,以及满文文集,能文能武,又通过《海国图志》等读物,明白世界大势,因此为族中所厚。
    在成年后,逐步累迁升任八旗协领,率领黑龙江新满洲马队南下参加镇压天国的战事。
    【奕讓在满人中十分好学,中武举后即获升迁,往关外督率八旗马队参与剿匪,发匪渡黄时,奕讓率领黑龙江马队从僧王南下,在渑池渡大破长毛北伐军,升任协领。后僧王在京赋闲,奕讓则率领黑龙江马队先后在琦善、和春等人麾下作战,随着江北形势的惨淡,奕讓率军撤往皖北,参与了对庐州的两次大举围攻。
    咸丰六年,发匪贼巢内乱,奕讓从音德布在秦定三麾下作战,进陷庐州,亲督大队奋力兜剿,毙贼五、六百,穷追十余里,杀贼不可计数。
    其时皖省形势大为败坏,发匪深入皖北之安庆、六安、和州及舒桐巢等县,捻军又纵横于颍、寿、泗、滁等处,虽然有布政使袁甲三组织团练平靖地方,又有猛将郑魁士收复庐州,但随着发匪内乱的结束,皖北清军即将面临发匪的大规模反攻了。】


    IP属地:四川259楼2018-09-20 16:51
    回复
      “真是头疼。”作为马队头领临淇对救援一事还是很积极的,要按照步兵的行军速度至少需要5天时间才能抵达襄阳。这就让临淇很挠头,襄阳确实算得上是坚城,但是在围攻之下能防守几天确实难说。他是找到了带队舒保想提个建议,部队按照常规方式北上驰援襄阳,且不说时间花费的问题。就是按时跑到襄阳,士卒的经历体力都会问题,不如依靠汉水征募船只北上,这样一来可以保留体力,速度上也会快很多。
      清点下部队中马匹数量,平均一个骑兵有几匹马够用。平均数小于两批就要去哭穷,务必保证一人四马不然骑兵有个毛线机动性?之后在营里面转转看看部队装备火枪、火炮的比例,另外是要看看冷兵器肉搏部队的人员装备情况。对自己的马队是重点考察情况,马对的这两百人中真正会骑马的有几个,剩余的是不是就当个骑马步兵。跟后勤方面多讨一点大车,用大车来运输自己的后勤物资和非战斗人员,保证部队的机动性。


      IP属地:北京260楼2018-09-20 16:5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2楼2018-09-20 19:41
        回复
          陈忠济
          陈忠济深知黄维江、刘绍廷都是不足与谋之人,但他在东殿内资历浅薄,不能跟这些亲信老臣相比。不过既然他们怀念东殿昔日的繁华,想必也是恋栈天京中枢之人,陈忠济便顺水推舟,建议杨辅清向石达开推荐此二人留京佐军师理政。之前政事一直都是东殿的尚书、承宣们在管,石达开就任军师后无论是将权力中枢转移到翼殿,还是受迫于天王而不得不设置天国六部,都不可能完全抛开之前的东殿故吏,否则岂不是连政事的前因后果都搞不清楚了?顺势吸收这两个人参加接收管理小组应该不是难事。对于希望制衡翼王的天王来说,对此应该求之不得;对于杨辅清而言,今后在天京内也算多了两个眼线,不至于对中枢决策两眼一抹黑了。
          解决了这二人的问题,陈忠济便建议杨辅清:现在天国东面失去金坛、北面失去庐州、南面失去吉安、西面武昌告急,应该马上兑现之前《东王遗教》和《天纲十二条》上的承诺,向正军师、通军主将石达开建议任命次于他本人的五军主将,分别负责天京城附近(辅佐通军主将,分地包括皖南、江浦等地)、太湖流域、皖北、江西、湖北这五个方面的战事;而通军主将本人除了坐镇天京外,也应以手头的总预备队机动应援各战线。这五个主将的具体人选自然是石达开等人的事情,但是陈忠济建议杨辅清争取到负责太湖流域的那个主将位置,先不说苏杭的富庶,杨辅清接手东线也是最容易的,其他战线还未必指挥得动咧。
          有机会通过之前营救翼殿家眷的事情接触到翼王的话,就尝试向他进言,建议他将注意力放在江西方面,一定不可以让曾国藩的战略计划成功。至于其他方面,陈忠济认为只要各主将各自带兵返回分地,都可以自行解决目前面临的各种困难。
          此间或许会因为巨大的权力真空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人事斗争,不过那都是平在山勋旧之间的事。陈忠济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插手,所以最好还是不要发表意见。
          既然要接管东线,那么在东线奋战的北殿旧部就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像北逆一样想要靠杀人解决问题显然只会自取灭亡,这已经是很明显了。因此,陈忠济建议杨辅清一定要设法收取北殿旧部的人心。那么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收敛韦俊的遗骨来作秀了。陈忠济建议杨辅清可以仿效古代名臣刘仁赡、袁崇焕等人的故伎,收敛韦俊等除北逆以外其他北殿死者的遗骨,亲自举办一个宗教仪式来作秀,发表一些“之前杀你们是为国法,今天为你们举办宗教仪式、祈求上帝宽恕乃是兄弟之情”之类的讲话。然后,将这些人的遗骨送还丹阳等地他们的旧部、遗属手中,如此即可收北殿将士之人心,让他们感到国宗你真不愧是东王之弟、具有王者之风。
          考虑到杨辅清可能还要留在京师参加翼王召集的主将会议,陈忠济在上述宗教仪式之后便请求先行离开天京,跟着杨宜清等东殿国宗到前线为杨辅清打前站。
          首先,陈忠济到句容拜见周胜富丞相和侯裕田,向他们补充一些金银(从北王府抄的总有一些得归东殿)、精兵(东殿老兄弟)和军需物资,了解一下目前的战局特别是右十二军的情况。
          然后,陈忠济再去拜见吴安国兄长以及刘官方等人,将韦志俊等人的遗骸送还给丹阳的北殿旧部,并且同样向他们提供补给,特别是从东殿调拨一些土师给丹阳守军修筑防御工事,总之设法为杨辅清安抚住这一支人马。
          最后,在等待杨辅清率东殿主力前来东线的同时,陈忠济一面督促土师在茅山一线依托山地修筑要塞,一面继续派遣水师依托长荡湖、滆湖、太湖一带水网地区展开游击战,以此来应对张国梁、虎嵩林、虎坤元等人的进攻。


          IP属地:上海267楼2018-09-21 03:47
          回复
            张云毅
            庐州失陷,太平军在皖北失陷重要据点,现急需一场胜仗振奋皖北太平军士气。
            1、向天京请援,请曾立昌部支援安徽战场,收复庐州。
            2、我军与捻军多有联系往来,向捻军张乐行、龚得树部请支援,协助我军培训马队。
            3、收拢溃退的庐州精兵,在六安、舒城、巢县城外筑垒布防,防备清妖偷袭;
            4、军事密令


            268楼2018-09-21 11:53
            回复
              林星纶
              1继续为沪勇补充枪械和洋炮,并在战斗过程中熟练作战技巧,而且通过教官训练炮手的炮术
              2跟随着虎嵩林等人沿着长江发动进攻,依靠火轮和野战跑的火力,以及友军的配合拔除堡垒并发动进攻
              3利用从江南大营分润来的资金为沪勇添置从欧美购买来的手枪,增强他们的近身能力,以免他们遭遇刀牌手的袭击而无法救
              4等打到城池的时候将火炮集中起来进行炮击,洋人拿破仑曾经就依靠火炮的集群攻势打垮敌人,所以火炮的攻击是必不可少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9楼2018-09-21 13:40
              回复
                李佑苍:
                1、军事计划:
                (1)鄂西兄弟有白莲教信仰,又有大块地盘,他们是不大可能加入太平军的。因此,应该联合他们伏击清廷援军先锋,挫敌锐气。同时打出陈玉成旗帜(请武昌陈玉成配合造假),让清妖以为太平军要围魏救赵以湖北主力攻取襄阳。迫使敌人调动更多部队回襄阳。
                (2)取得大捷后,将缴获物资都给白莲教起义者,自己收编一些马队精锐骑兵,组成全骑兵部队杀回随州,联合赵连壁扫清随州附近清军营垒、夺取原围攻德安的清军全部辎重,巩固随州-大洪山一线,并与赵邦壁交好,与其长期合作。并一步一步争取他奉天国正朔,改编军队,当然并不需要其与我等一样信奉天父。
                (3)清妖产生误判就可能将围攻武昌的一部分兵力调动回襄阳荆州去,我军在收取赵连壁部之后即可留赵部为主的少数人防守随州、德安一带,主力以马队为先锋南下联合钟廷生部进援武昌,与陈玉成部以及在鄂东南黄州、兴国一带新建的水师一起击破胡林翼。
                (4)建议黄、古二将在黄州、兴国则地利打造、组建水师,并快请翼王在芜湖、安庆、九江一带分别筹建补充水营,与湘军对之,我军武汉之危局,乃长江水运皆在敌手,现在敌军水营分布于鄂省长江各线,正是集中水营各个击破的时机,只要我军粮秣入城,即是胜利。


                IP属地:上海270楼2018-09-21 16:12
                回复
                  过天星吴安国:
                  1. 吴安国前段时间踌躇徘徊,以致东线受挫,此管理之不当也。现如今天京局势大定,当奋余烈,分兵据守各处要要道,稳固东翼,方能再图进取。
                  2. 首先宣称昨夜天父托梦,说北王在天京所作所为并非出自本意,而是一时不察,被天父之敌撒旦附体做出来的事,北王一向仁厚宽和,胸怀大量,体恤下属,友爱兄弟,自江西事后宛然换了一人,这便是附体的具体表现,我等北殿诸将理应扶保少北王韦承业,安心听从天父天王的吩咐,整领兵马,平心守城,争取收复失地。
                  3. 把近年整饬的水军家底和不久前东殿诸将归京留下的水军事物全都掏出来,组织一支别动队,深入太湖流域一带骚扰,做出故技重施搅乱苏南的态势,转移清妖的注意力。
                  4. 找来早归的东殿将军,演出一出苦肉计,敕令打我一顿,又说我暗通北王,意图谋篡,要褫夺兵权,削去官位。再派人多次与张国梁讨价还价,商讨献城投降之事,一定要斤斤计较,尽可能的考虑畅想反正后的美好生活,多要官位,多置田产,如讨价不成去联络更高层位的清妖,做出真心投降的样子,约定暗号,不妨再清妖探子前多次演戏,其实磨刀霍霍,暗中埋伏反杀。
                  5. 清妖枪芒炮利,不易直接相抗衡,应到多修附属城寨,加厚城墙,多设散兵坑,袭扰其后勤,借由东线诸县城节节抗击,削弱清妖攻势。


                  IP属地:山东271楼2018-09-21 17:31
                  回复
                    太平天国丁巳七年(清咸丰七年丁巳,一八五七年)
                    1856年10月,英殖民主义者利用“亚罗号事件”制造战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争借口。“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船,曾为了走私方便在香港英国当局注册,但是已过期。10月8日,广东水师在“亚罗号”上逮捕几名海盗和有嫌疑的水手,按道理这纯系中国内政,与英国毫不相干。但是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在英国驻华公使、香港总督包令的指使下,致函清两广总督叶名琛,称“亚罗号”是英国船,捏造中国兵曾侮辱悬挂在船上的英国国旗,要求送还被捕者,赔礼道歉。叶名琛据理力争,态度强硬,而且不赔偿、不道歉,只答应放人。1856年10月23日,英军开始行动,三天之内,连占虎门口内各炮台。
                    27日,英舰炮轰广州城。29日,英军攻入城内,抢掠广州督署后退出。12月,洋行夷馆被毁,尽成灰烬。一艘自广州开往香港的英国邮船遭劫。1857年1月,英军焚烧洋行附近民宅数千家,后因兵力不足,为等待援军而退出珠江内河。
                    侵略军占领广州期间,当地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帝国主义斗争。广州附近义民在佛山镇成立团练局,集合数万人,御侮杀敌。香港、澳门等爱国志士也纷纷罢工,以示抗议。


                    IP属地:四川272楼2018-10-07 15:52
                    回复
                      姓名:陈济;字:浚开;绰号:铁枪济
                      年龄:29
                      民族:客家人
                      功名:武秀才
                      官爵:冬官副丞相
                      军队:忠悫都卫军殿右军(6000人,军械C,战力C)【五军主将会议后,为整顿部队,决定以通军主将翼王石达开部为忠贞朝卫军、中军主将赞天侯蒙得恩管辖天京驻军为忠敬陛卫军、前军主将杨辅清部为忠悫都卫军、后军主将曾立昌部为忠义宿卫军、左军主将罗大纲部为忠正京卫军、右军主将陈玉成部为忠勇羽林军,每军又分殿前军、殿后军、殿左军、殿右军和殿中军。】
                      部下:侯裕田
                      简介:陈济一族是移居广东高要的嘉应州客家,聚族而居数十年,发展到数百人。陈济作为族长曾积累一定的土地和财富,买下武秀才的功名,但因加入天地会而被土籍仇家告发,被迫率族人落草为寇。本欲就此开始反清,结果却跟着大哥们一起受抚,成了追讨太平军的先锋,沿途通过掳掠积攒数千两。现在提督向荣麾下为某营千总,以擅用一柄铁枪闻名,自比王彦章。
                      【天京事变终告结束,天国遭到了起事以来所未有的最为重大的损失,特别是东殿的力量在这番自相残杀之中,折损过半,东王以下属官、战将亡者不计其数。杨辅清虽然能够在陈忠济的说服下,与天王、翼王相忍为国,维系事变后天国内部极为脆弱的平衡,然而匡天侯黄维江和助天侯刘绍廷都以东殿的继承者自居,他们获悉杨辅清已升任主将,掌握方面军事以后,深恐国宗与其争夺东殿的政治遗产,便极力以惩治北殿余孽的借口,催促杨辅清前往东线锁拿深受韦昌辉、韦志俊影响的东线诸将,这样他们便可以利用东殿故吏的支持在天京兴风作浪,做起了以所谓军师府名义继续掌握过去东殿大权的美梦来了。
                      黄维江和刘绍廷的猖狂自负真使得陈忠济感到啼笑皆非,现在任谁都知道天京大权已为朝野上下所共瞩目的翼王掌握,这两个过去在东王羽翼庇护下才能够掌权的幸佞小人居然做起了同翼王争夺左辅正军师地位的幻梦来,真是可笑至极。陈忠济靠着此前同杨辅清一起转战嘉、湖的经历,在加上事变中积极的出谋划策,与国宗同历生死艰难巨关,自然已经成为了杨辅清身边极重要的一位谋主,实现了由清妖降将到天国干城的华丽转身,不过他深知自己在天朝资历甚浅,不足以参与天京政斗,而杨辅清虽然身份高贵,但他长期在外转战,于东殿故吏余部中影响力很低,同样不熟悉天京的政治环境,因此陈忠济便干脆建议杨辅清,利用此次二侯的排挤逼迫,出京督师东线,坐视二侯自取灭亡——何况天京事变以后大将具有自保之心,割据之势将成,掌握地方军事实权远比在天京争夺中枢要有价值的多,从这一点来看,翼王未接受杨辅清的建议亲自前往九江督师恢复江西,而是留在天京同二侯及杨辅清离开天京后不久天王新封的安、福二王争权,实为不智之举。
                      杨辅清带兵开抵句容后,并未如二侯要求的那样立即锁拿和惩治北殿余孽(此事之中还有天王的插手,在天京天王便借二侯之手大肆捕杀北殿余孽,使东殿余部与北殿余部呈不两立之势,兄弟阋墙,不胜悲哉),而是首先收敛了韦志俊遗骨,并将其送还丹阳,举行大典安葬祭拜,并派与北殿素有故交的陈忠济出面,安抚罗苾芬、吴安国、刘官芳等人,并在罗吴等北殿余众支持下迅速接管了东线部队,此中虽然还是发生了一些因东王被杀、北王被诛导致的降叛之事,造成不少圣兵奔逃投降清妖,但终于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大患。但不久由于陈忠济查获了北殿丞相罗苾芬同清妖两江总督怡良来往的书信,因此杨辅清迅速布置了鸿门宴将罗苾芬为首的一般北殿故吏秘密诱捕起来锁拿回京,此事虽为秘密安排,但依旧在东线诸部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清军趁机大举进攻溧水,在小茅山营盘处得到北殿余孽的内应响应,趁夜烧毁木墙、群呼而入,次第夺获太平军营垒二十三座,又乘胜而进,在汤村遭到太平军先头部队堵截,太平军苦战战败,退往博望,清军一路追击,沿途太平军放弃了10余座营垒,最后撤出博望,迓天侯陈仕章被俘牺牲,溧水守军陷于孤立,形势愈加险恶。
                      杨辅清正同诸将在丹阳、句容督师布置防线,不意溧水告急,东线呈动摇之势,杨辅清遂以周胜富守句容,以在丁角镇野战打败清军的吴安国加为殿右三十四检点率军解溧水之围,以其心腹陈忠济加为冬官副丞相率侯裕田等东线绝大部分水军冒险出击敌后,深入宜兴、溧阳抄击清军。
                      当时由于清妖的福勇团总萨定瓯因官场内斗死于非命,本来纪律就非常涣散的福勇深恐遭到吉尔杭阿与何桂清的裁撤,急于寻求出路,陈忠济便利用此前遣散回太湖一带的枪船武装与福勇联络,暗许金银、官位,策动其在荆溪一带哗变,焚劫市坊,屠杀士绅,扰乱清军后方粮道。陈忠济与侯裕田趁机督率水陆兵马六千人渡湖攻占了杨港,占据了清军溧阳与金坛大营之间极重要的位置,并继续向宜兴方向挺进,沿途乡绅震怖、将吏逃亡,宜兴几成空城,清军上下大受震撼,张国梁急忙由句容前线返回溧阳亲自指挥围堵作战,吉尔杭阿亦由狼山镇总兵泊承升进入滆湖流域同太平军水师作战。】


                      IP属地:四川273楼2018-10-07 15:52
                      回复
                        姓名:张云毅;字:子恒;绰号:青云鬼
                        年龄:24
                        民族:汉
                        功名:生员
                        官爵:尚天侯、春官副丞相
                        军队:忠义宿卫军殿前军(3000人,军械D,战力B)
                        财政:巢县【聚粮郡】(银15万两)
                        简介:籍贯广东花县,家中原是地方典吏,因被官府谋财害命,逃命加入太平军,随太平军转战数省,因在和清军作战中手段狠辣,被称为“青云鬼”。
                        【由于天京事变和后续的一系列动荡,太平军一度在皖北取得的优势正在渐渐丧失,特别是庐州的失陷,使得全局颇为动摇,再加上安徽方面缺乏大将统帅的坐镇,导致清军趁机巩固地方,展开反攻,不断攻陷州县,让太平军在皖北的统治面临重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于天京召开五军会议,重新整编了太平军全军的部队,并以忠义宿卫军后军主将曾立昌坐镇皖北指挥太平军的反攻事宜。张云毅获悉老领导曾立昌受封后军主将,成为了太平天国顶层领袖人物后,斗志大增,立即汇同继承了护天豫胡以晃余部的皖北大将李秀成,商议收复庐州的事宜。因李秀成长期经营着同皖北淮南捻众的关系,因此决定由李秀成带兵深入敌后,招揽捻军,威胁寿州、定远,以此调动清军兵力,削弱其在庐州的力量,而张云毅则率陆师进攻上派河一带,袭击舒城,调动皖北清军的主力战将郑魁士出城作战。
                        郑魁士与太平军作战多年,骁勇善战,是皖北清军中的第一等人物,文官袁甲三、武将郑魁士,这两人是清军在皖北立足的根基,特别是郑魁士手上沾满了天朝将士的鲜血,因此张云毅决心利用曾立昌秘密回师皖北的机会,擒杀此人。他首先亲自率部进攻上派河,威胁舒城,郑魁士因此督众来救,两军遂在三河镇附近的新仓展开激战,太平军在巢湖水师的支援下优势较大,然而清军很快也在曾国藩的支援下创建了由庐州知府马新贻指挥的清军皖北水师,这支水师不仅依仗洋炮压制了巢湖水师,而且在太平军收复庐州后依旧作战于皖中地区,严重破坏了太平军在当地的统治和极为重要的运粮工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张云毅在新仓牵制住郑魁士的部队后,虽然形势愈发困难,特别是巢湖水师在三河镇以东的界河河口遭到清军皖北水师袭击,遭其洋炮轰击,几乎损失殆尽,但终究完成了吸引清军庐州守军主力的任务。而北上淮南的李秀成更是在一番精妙的机动中,依仗数万饥民,成功在洛水附近包围住了清廷的钦差大臣胜保,因而吸引到了包括音德布和吉顺在内的皖北绝大部分清军兵勇,这样庐州附近只剩下了秦定三一支部队,加上团勇和皖北水师仅有万人左右。以秘密返回安徽的曾立昌立即从巢县出发,率忠义宿卫军主力进攻庐州,秦定三闻讯震惊,急忙掉郑魁士返回庐州协防,并请福济和袁甲三发皖北马队日夜兼程支援,但皖北马队沿途受到李秀成的层层阻击,不能南下支援庐州,郑魁士则在上派河之役中依靠皖北水师的支援击败了张云毅的追击后顺利奔回庐州。但这时克胡侯、后军主将曾立昌已经迅速攻占了大兴集同合天侯李秀成会师了,郑魁士庐州城下后,张云毅也不顾伤亡进军至二十里铺堵截其退路,太平军在大兴集和二十里铺修筑起营垒一百余座,声势空前浩大,兵力连绵,号称十万大军,清军本意坚守庐州城垣以待淮南救兵,但郑魁士所部在上派河之役中伤亡很大,连日冲回庐州城后又疲惫不堪,秦定三却让郑魁士率部进攻大兴集曾立昌和李秀成所立木城,郑魁士所部团勇攻坚不利在极端疲惫的情况下大溃,太平军趁机发起三面猛攻,秦定三、郑魁士等各率亲军在皖北水师接应下突围逃走,庐州城则为曾立昌所攻克,清军守军便歼灭五千余人。
                        庐州大捷终结了清军利用天京事变发起的猛烈攻势,也让曾立昌巩固了其太平天国新晋亲贵的地位,被加封为克天豫,而张云毅也恢复了其在北伐时得到过的爵位,恢复了尚天侯的名号,此后曾立昌又在庐州进行整军,正式建立了忠义宿卫军的建制,只是由于李秀成麾下的捻军独立性极强,并未纳入建制之中,李秀成部也因此成为了新建五军以外的一支独立兵团。】


                        IP属地:四川274楼2018-10-07 15:52
                        回复
                          姓名:李佑苍;字:解悬
                          年龄:34
                          民族:汉
                          功名:武举人
                          官爵:殿右三十检点
                          军队:忠勇羽林军殿前军(4000人,军械C-,战力B,马队D)
                          财政:德安府(银6万两)
                          简介:梧州人,颇善武艺,年少时常纠顽童互相打斗,长时收敛,入梧州城学习文墨,接触了传教士和拜上帝教,还学会了一些法语和法国文化,甚至读过一些记载拿破仑与之使用战术的文献。后考取武举人功名,但因阻官长杀无辜兵士未成,愤而率部投靠天王。
                          【胡林翼增兵添饷后,重新调整了武昌城外的兵力配置。游击张寅恭领9营湘军,扼青山港,闭练4000人伏于村落之外。参将张荣贵领4营扼守石嘴,团练4000人助堵。胡林翼在五里墩、李续宾在洪山、游击赵克钐在鲁家巷,连营筑濠。各营长壕皆宽、深各 2 丈,外护土城。这样,太平军“米粮既断,信息难通”,.军资粮秣更形匮缺,将士“新以饥疲”。而清军力量则不断增强,前线军事态势随即恶化。8月,韦昌辉、陈承瑢伏诛消息传来,陈玉成情绪受到巨大影响,但不久石达开受封义王和正军师、通军主将,总理朝政,天王为平衡翼殿势力,以陈玉成为右军主将,统领湖北军务,并派遣石祥祯、石镇吉率部支援解围,陈玉成因此坚定了其作战信心,很快即召集在鄂诸将召开军事会议,准备发起反击。
                          鉴于清军不断调集兵力集中于汉南一带,荆襄空虚,而樊城、随州一带又相继发生了朱中瑞和赵连壁等部的起义,使得正在襄阳的湖广总督官文大受震动,临时调动部队返回鄂北驰援作战。李佑苍和黄再兴遂向右军主将陈玉成提议,调集太平军在湖北建成的精锐马队部队声东击西作势进攻襄阳,以调动清军兵力,在机动中寻机进援武昌,歼灭清军有生力量。为此李佑苍和黄再兴首先主动出击,进攻随州一带,在赵连璧所部起义军的配合下,李黄二检点亲率马兵千余人,衔枚夜进,突袭了清将唐训方设在浙河店的营寨。唐训方是湘军名将,他在夜间遭到突袭后较为冷静的组织了防御和反击,抵挡住了太平军的第一波进攻,随后便急忙传信襄阳,向官文请求增援,当时都兴阿和舒保率领的荆襄清军主力正在樊城同起义军作战,官文不得不重新抽调正在进攻武昌和汉阳的部队增援随州,李佑苍发现清军动向后,感到战略目标已经达成,立即放弃了对唐训方大营的围攻,仅留兵数百守德安做空城计,裹挟德、黄主力悉数南下,配合调集了皖赣等省及下游天京水师来援的石祥祯、石镇吉突袭五里墩大营,目标直指胡林翼本寨。
                          清军遭到突然袭击,仓惶至极,胡林翼本寨被太平军切断了与其他各部清军的联系,他在营中几乎绝望,写下绝笔信数封,以做好自杀准备。此时李孟群、杨载福督水师进击救援,都兴阿由陆路尾衔追击,湘军水师行动迅速,在南岸嘴一带同阻敌断援的太平军下游水师主力遭遇,石祥祯亲自督率水师部进行阻击,两军互射炮火,长江旋化为一片火海,关键时刻杨载福以火船冲阵,乱战中石祥祯为乱箭所伤而难以指挥部队,太平军下游水师主力随即渐渐溃败,再无法完成阻敌任务,反被湘军水师焚毁大小战船70多条,造成水陆围攻、歼灭五里墩营寨、击杀胡林翼的计划失败。陆路方面,李佑苍、黄再兴与钟廷生会师后,设伏兵于杨泗冈回击都兴阿,都兴阿率领包括八旗兵在内的马步兵四千人由沙口沿江东驰,正中伏击圈中,李黄钟三军伏兵尽起,排枪射击,都兴阿中弹、几乎毙命,幸赖清军协领多隆阿的奋战,清军才得以突围而出一千多人,但在回撤时又遭到了陈玉成派出的八百精兵渡江偷袭,几乎损失殆尽。
                          五里墩大战,太平军灵活机动调动清军,成功歼灭了都兴阿等部数千清军马步精锐,缴获战马一千多匹,然而在水战当中,石祥祯亲自率领的天京下游水师主力不仅没有完成阻敌任务,反而被李孟群和杨载福击破,损失惨重,由下游运来供应武昌的粮秣物资也被清军夺取大半。这暴露出了相比于陆师上太平军精锐丝毫不下于湘军精兵的情况,水师上即使是太平军的主力精锐相比于湘军水师也无任何优势了。】


                          IP属地:四川277楼2018-10-07 15: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