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吧 关注:908贴子:1,636
  • 0回复贴,共1

大唐三藏圣教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门晋右将军王羲之书:
盖闻二仪有像,显覆载,以含生四时,潜寒暑,化物是以窺天鉴地,明阴洞阳,庸愚皆识其端,贤哲罕穷其数。然而天地苞于阴阳,易识者以其有像也。阴阳处于天地而难穷者,无形也。故知像显可徵,虽愚不或其潜莫睹,在智犹迷况乎。
此序是唐太宗制,王羲之书。序中有二处提到阴阳:一、阴阳苞于天地。(苞,出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天地是阴阳所生。二、阴阳处于天地而难穷者,无形也。阴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序中提到的二仪,就是阴阳。阴阳还关系着人的庸愚、贤哲。也就是说,阴阳关系着人的本性。道家的阴阳学,远古的先人很重视,并有许多著作,可惜都失传了。唯物主义出现后,把阴阳学当作唯心主义了。阴阳表面看起来是唯心主义,骨子里却是唯物主义的。不然,物种的雄雌,就无法解释清楚了。


1楼2018-08-21 01:3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