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或改写,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Heinrich GustavovichNeuhaus & his pupils
ГенрихГуставовичНейгаузиегоученики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 和他的学生们

前言
今年是伟大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和艺术家——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诞辰130周年,一直想为这一位在二十世纪古典钢琴领域“跨界”全能的伟人写点什么,从120周年开始踌躇,直到今日才发现不知不觉中磨蹭过去了十年!十年的时间,黑白键上多少新人辈出,弹指之间多少知名演奏家与世长辞,渐渐地人们忘却了与中国有不解之缘的苏俄钢琴帝国中,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遗产的这位祖师爷;无论是他的个人演奏还是理论著作,抑或手下培养出来的一个个名震四方的高徒,都不该被任何热爱古典钢琴的学生、老师与爱好者错过。值此,东拼西凑谈古论今也要将祖师爷的一锅冷饭再翻热一番,望有缘人可借此怀念,有心人能从中有所得……
他是一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却穷尽半生投身钢琴教育事业;他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理念与自己引领的教研室撑起了苏俄钢琴帝国的一方天地;他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写成集钢琴演奏法学习、记录与感受于一身的一本神奇巨著而被后世念念不忘——他,就是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 家庭合影
涅高兹于1888年4月12日出生在耶丽沙维特格勒(Elisavetgrad,今日乌克兰中部的基洛沃格勒 Kirovograd) 的一个音乐世家中,父亲古斯塔夫·维利吉列莫维奇·涅高兹(Gustav Vilgelmovich Neuhaus)祖上来自荷兰,出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卡尔卡小镇(Kalkar),于1870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的“自然演奏运动保护”创始人—音乐教育家厄恩斯特·鲁道尔夫(Ernst Friedrich Karl Rudorff)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費迪南德·希勒(FerdinandVon Hiller),后在耶丽沙维特格勒开办了自己的音乐学校并任职校长和钢琴教师,是儿子小涅高兹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诗人和作家。而母亲则是一名非常有天分的女钢琴家,同时也是苏俄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菲力克斯·米哈伊洛维奇·布鲁门菲尔德(Felix Mihailovich Blumenfeld)的亲姐姐,舅舅布鲁门菲尔德也对涅高兹的艺术与人生之路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1863年,布鲁门菲尔德出生在时为苏俄帝国(今乌克兰境内)南部的赫尔松(Kherson)省科瓦列夫卡(Kovalevka)小镇的乡下,自幼学习钢琴演奏,先是在耶丽沙维特格勒跟随涅高兹的父亲学习,后移居到圣彼得堡并顺利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85年,布鲁门菲尔德作为出色的天才钢琴家受邀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那年他才刚满22岁;随后的日子里他又以优秀指挥的身份逐渐显露声名。在1905-1911年间,布鲁门菲尔德任职马林斯基大剧院指挥并获得了作曲家兼剧院总指挥纳普拉夫尼克(E.Napravnik)和著名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里姆斯基-哥萨克夫等人的高度赞许,并在剧院中成功上演了他们的诸多歌剧作品;其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则是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大音乐厅中首次上演了穆索尔斯基的著名歌剧«鲍里斯·戈多诺夫»(Boris Godunov), 里姆斯基-哥萨克夫 还特地为此次演出做了配器和细节的修正。1904年11月9日,这部作品在布鲁门菲尔德的指挥下被搬上马林斯基大剧院的舞台,其中鲍里斯由伟大的歌唱家费多尔·夏里亚宾(Fedor Shaliapin)扮演,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菲力克斯·米哈伊洛维奇·布鲁门菲尔德
Heinrich GustavovichNeuhaus & his pupils
ГенрихГуставовичНейгаузиегоученики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 和他的学生们

前言
今年是伟大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和艺术家——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诞辰130周年,一直想为这一位在二十世纪古典钢琴领域“跨界”全能的伟人写点什么,从120周年开始踌躇,直到今日才发现不知不觉中磨蹭过去了十年!十年的时间,黑白键上多少新人辈出,弹指之间多少知名演奏家与世长辞,渐渐地人们忘却了与中国有不解之缘的苏俄钢琴帝国中,为后人留下无数珍贵遗产的这位祖师爷;无论是他的个人演奏还是理论著作,抑或手下培养出来的一个个名震四方的高徒,都不该被任何热爱古典钢琴的学生、老师与爱好者错过。值此,东拼西凑谈古论今也要将祖师爷的一锅冷饭再翻热一番,望有缘人可借此怀念,有心人能从中有所得……
他是一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却穷尽半生投身钢琴教育事业;他用因材施教的科学教学理念与自己引领的教研室撑起了苏俄钢琴帝国的一方天地;他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写成集钢琴演奏法学习、记录与感受于一身的一本神奇巨著而被后世念念不忘——他,就是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Heinrich Gustavovich Neuhaus)

海因里希·古斯塔沃维奇·涅高兹 家庭合影
涅高兹于1888年4月12日出生在耶丽沙维特格勒(Elisavetgrad,今日乌克兰中部的基洛沃格勒 Kirovograd) 的一个音乐世家中,父亲古斯塔夫·维利吉列莫维奇·涅高兹(Gustav Vilgelmovich Neuhaus)祖上来自荷兰,出生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的卡尔卡小镇(Kalkar),于1870年毕业于德国科隆音乐学院,师从著名的“自然演奏运动保护”创始人—音乐教育家厄恩斯特·鲁道尔夫(Ernst Friedrich Karl Rudorff)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費迪南德·希勒(FerdinandVon Hiller),后在耶丽沙维特格勒开办了自己的音乐学校并任职校长和钢琴教师,是儿子小涅高兹的启蒙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诗人和作家。而母亲则是一名非常有天分的女钢琴家,同时也是苏俄著名钢琴家、作曲家和指挥菲力克斯·米哈伊洛维奇·布鲁门菲尔德(Felix Mihailovich Blumenfeld)的亲姐姐,舅舅布鲁门菲尔德也对涅高兹的艺术与人生之路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1863年,布鲁门菲尔德出生在时为苏俄帝国(今乌克兰境内)南部的赫尔松(Kherson)省科瓦列夫卡(Kovalevka)小镇的乡下,自幼学习钢琴演奏,先是在耶丽沙维特格勒跟随涅高兹的父亲学习,后移居到圣彼得堡并顺利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毕业。1885年,布鲁门菲尔德作为出色的天才钢琴家受邀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任教,那年他才刚满22岁;随后的日子里他又以优秀指挥的身份逐渐显露声名。在1905-1911年间,布鲁门菲尔德任职马林斯基大剧院指挥并获得了作曲家兼剧院总指挥纳普拉夫尼克(E.Napravnik)和著名作曲家安东·鲁宾斯坦、里姆斯基-哥萨克夫等人的高度赞许,并在剧院中成功上演了他们的诸多歌剧作品;其令人瞩目的成就之一则是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大音乐厅中首次上演了穆索尔斯基的著名歌剧«鲍里斯·戈多诺夫»(Boris Godunov), 里姆斯基-哥萨克夫 还特地为此次演出做了配器和细节的修正。1904年11月9日,这部作品在布鲁门菲尔德的指挥下被搬上马林斯基大剧院的舞台,其中鲍里斯由伟大的歌唱家费多尔·夏里亚宾(Fedor Shaliapin)扮演,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菲力克斯·米哈伊洛维奇·布鲁门菲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