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些人,包括我自己,是因为生病的原故学医拜师。这真的是一个好机缘,我们应该好好把握,好好珍惜。一边慢慢调理身体,一边学医悟道,反而更容易长真本事。这一两年翻看不少医学书籍,历史上很多有水平的大夫都是因病习医,久病成医。这样的例子很多,像李时珍、孙思邈这些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医也都是如此。其实就是依病作缘,由医入道。
有很多病友常和我抱怨,为什么命运如此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得了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或怪病,为什么……等等等。我经常跟他们说,其实苦就是生活,累就是人生。一生中我们会经历很多所谓的磨难,病痛也是磨难的一种,我们不能消极,要正确地认识这些病痛磨难。磨难就是磨炼石,最能磨砺我们的心智、意志。看那么多圣贤伟人都是历尽坎坷、受尽磨难才修成了正果。那些修道人“大难得大道,小难得小道,没有磨难难成道”。佛教里说,历大磨难修大菩萨。学医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生了病,有亲身体悟,就有深刻的觉悟,就能依缘开悟,就会真实地印证出由患病到康复的过程,总结出类似的病如何对治。触类旁通的发现身体与宇宙自然的阴阳变化,也因为我们曾经自己是病人,将来行医济世的过程中就更能感同身受地对病人们慈悲关爱。
古往今来真正能护佑苍生的不是神仙,而是无数脚踏实地的人间大夫,真正济世救人的不是那些大有名气的药神医圣,而是默默无闻的无名郎中。我们心中可以有偶像、以圣贤为榜样,但还要本本分分,不要妄想执着。这就要求我们要“发大誓愿,做平常事”。平时要认真学习,踏实修行。“修行”二字说着容易做着难。为医要远离名利,“有名而不为名,有利而莫图利”。一旦思想钻进名利这个圈套,把精力花费在追名逐利上,那么即使你将来的医术再好,效果也会打折,甚至德行丧失。
学医不同于其它,渡人渡己。就像哪位古人说得(忘记了)“大夫治了一生的病,到后来也许会发觉,其实治的那些也都是自己的病。”这就需要我们一生恭敬。
最后我想说的是,养一身正气,褪尽身色名相,就是人间大夫!就是世间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佛菩萨!
顶礼,南无阿弥陀佛。

有很多病友常和我抱怨,为什么命运如此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得了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或怪病,为什么……等等等。我经常跟他们说,其实苦就是生活,累就是人生。一生中我们会经历很多所谓的磨难,病痛也是磨难的一种,我们不能消极,要正确地认识这些病痛磨难。磨难就是磨炼石,最能磨砺我们的心智、意志。看那么多圣贤伟人都是历尽坎坷、受尽磨难才修成了正果。那些修道人“大难得大道,小难得小道,没有磨难难成道”。佛教里说,历大磨难修大菩萨。学医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生了病,有亲身体悟,就有深刻的觉悟,就能依缘开悟,就会真实地印证出由患病到康复的过程,总结出类似的病如何对治。触类旁通的发现身体与宇宙自然的阴阳变化,也因为我们曾经自己是病人,将来行医济世的过程中就更能感同身受地对病人们慈悲关爱。
古往今来真正能护佑苍生的不是神仙,而是无数脚踏实地的人间大夫,真正济世救人的不是那些大有名气的药神医圣,而是默默无闻的无名郎中。我们心中可以有偶像、以圣贤为榜样,但还要本本分分,不要妄想执着。这就要求我们要“发大誓愿,做平常事”。平时要认真学习,踏实修行。“修行”二字说着容易做着难。为医要远离名利,“有名而不为名,有利而莫图利”。一旦思想钻进名利这个圈套,把精力花费在追名逐利上,那么即使你将来的医术再好,效果也会打折,甚至德行丧失。
学医不同于其它,渡人渡己。就像哪位古人说得(忘记了)“大夫治了一生的病,到后来也许会发觉,其实治的那些也都是自己的病。”这就需要我们一生恭敬。
最后我想说的是,养一身正气,褪尽身色名相,就是人间大夫!就是世间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佛菩萨!
顶礼,南无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