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梆子吧 关注:48贴子:1,672
  • 2回复贴,共1

图说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三拂袖》之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图说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三拂袖》之一
沁水客 说戏
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新排《三拂袖》,在这出戏上演之前看到一张剧照,于是有了《传统戏不能“性冷淡”:图说吴素真剧照》这篇小文,在这篇文字之后的留言中有人说道《白衣女》,后对比《三拂袖》与《白衣女》,又写了《荡气回肠<三拂袖>VS错误喜剧<白衣女>》一文。此戏上演之后,看过此戏的朋友言道,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新排的这出《三拂袖》根本不是樊戏的《三拂袖》,正应着《荡气回肠<三拂袖>VS错误喜剧<白衣女>》一文。
在网络上看到几张这出戏的剧照,从主演吴素真来看,依然暴露出河南省豫剧院青年团在传统戏曲服装上的短板——有错误的地方,更有审美恶俗的地方。
1、恶俗的“女帔+腰包”

这身服装最大的恶俗就是不合传统戏曲服装图案美学、处处可见的牡丹图案。帔的身上这样也就算了,竟然帔的领子与腰包也是这样的图案。设计这个服装的人难道不知道帔的领子、腰包应该用什么纹样图案么?还有,领子过窄,显得很是小气,不够大方。
2、胡乱来的“创新”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作为一个梳大头的旦角穿这种莫名其妙的改良古装真是不应该,而且,这样的改良文不文武不武,一点章法都没有。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其胡乱拼凑的改良,上身与下身压根儿就不是同一套衣服。上身大襟,形制基本同实际的古装,如是这样,下身应该配古装裙子,可吴素真下身竟然是改良宫装,如果是改良宫装,那你上身也应该是改良宫装呀。
3、日常的一袭白衣还是身着有孝?

在《传统戏不能“性冷淡”:图说吴素真剧照》一文中已经说过,这身装扮的颜色、图案以及其他配件的颜色都很有问题。如果是正常的一身白衣,那么战衣、战裙、彩裤、腰巾就不能是这样素净的,且若要突出角色更加干练、凌厉之气,丝绦用黑色为上。如果角色此处身着有孝,那么就得有绸子打头了。
4、营中便服不应文扮应武扮

吴素真饰演的这个角**扮男装成为军中头领,卸去戎装之后不应该是“褶子+学士盔”的文扮,应该是“褶子+武生巾”的武扮。另外,吴素真戴的这个学士盔的帽翅太难看了,支支棱棱的,而且,盔头没有戴好,有点歪,还不服帖,水纱勒得也不好。
5、扎靠的武小生不能这样扮



首先,通观全戏,吴素真饰演的这个角**扮男装之后的行当应该是武小生行当,不应该是高宠这类的武生行当。扎靠的武小生尽管挂印拜帅,也不能戴帅盔,应该是“紫金冠+翎子”,如《群英会》之周瑜、《棋盘山》之薛丁山。
其次,吴素真卸靠着蟒的时候,没有戴苫肩,是不对的。还有,这身蟒(以及蟒所配的苫肩)真是太不好了,龙纹云纹的颜色太怯,尤其是绿了吧唧的云纹太丑了,蟒的苫肩形制蠢笨,而且不合身、不服帖,穿得窝窝囊囊的。
再次,抛开紫金冠不说,就说吴素真戴的这个帅盔。这是一个不完整的帅盔,缺少了后兜飘带,看看下面的几张图片中的帅盔。


此正是:
豫剧顶级院团,箱倌如此疲懒。不知经费几何,只见粗制不堪。


1楼2018-08-15 23:29回复
    你是说你那当箱馆的爹也不咋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8-15 23: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