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
(一)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收信人阅读信文。
1.敬禀者、跪禀者、即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2.敬启者: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3.谨启者: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4.径启者: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5.拜启者: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6.敬呈者、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7.恳启者: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8.兹启者: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9.哀启者: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10.复禀者: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11.再启者:用于对平辈的回信复禀。
12.专启者: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二)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
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
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
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
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
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
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
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
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
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久不晤见,甚念贤劳。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
(三)表示钦佩的寒暄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矇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四)表示思念的寒暄语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五)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六)自述语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七)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八)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