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师付强吧 关注:12贴子:75
  • 1回复贴,共1

对魔术表演者很有用的文章(转自翁达智博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对魔术表演者很有用的文章(转自翁达智博客)  
 从今期开始,笔者会分多个部份跟各同行探讨一下我的魔术创作之路,那分别是魔术的概念、元素、内容、心态、文化学养、技术、编排、舞台运用、近景心理、手彩、道具制作、音乐运用、形像、思维等,但只是个人意见,笔者的浅见,望前辈批评指导。  
谈创作,先谈概念吧!谈之前,恳请各位先闭目想想这问题,魔术是一门艺术表演吗?想了之后再答第二条问题,你认为你现在所表演的节目是艺术吗?好!现在可以正式畅谈了,既然已认定了魔术是一种通俗艺术,那么你认为你的魔术表演是到道具商店买了道具回来后就拿来展视效果,还是经过精心编排来表演呢?为什么要这样问呢?这是魔术上的概念问题,很多人还是停留在变魔术的层次,他们的魔术只是像魔术道具示范员一样,向观众示范著道具的效困,而手法也不见得比示范员高明,也代表著普通人也能走进道具商店购买了若干道具后出展示给观众看,他也算是魔术师了。可真正的魔术师,他不会停留在 “变”的层次上,他会把这些道具加入自己的构思,加入自己的感情,加入自己的门子,加入自己的原创,加入自己的心思,经过长时间无论形像,合理的编排,精心写的台词、内心戏、表情的运用、练习等,去演绎一套全新的魔术。这种已是比“变”魔术高上不知多少个层次。它叫“演”,亦即表演魔术。他为魔术注入了“心”,赋予了“生命”,给观众传递著一个信息,这叫魔术。他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现著一种梦幻般的身体语言,一种傲慢而带亲和的气质,而不是随便买几件效果好的道具便在名片上加上十条头衔的所谓大师所能比较的。一个好的魔术创作,重要的是重“质”,而不是重“量”。如果还是停留在“量”的概念上创作,后果会怎样?其他人变出一佰张牌,他变出二佰张;其他人变出八个球,他变出十八个;其他人变出两支动物,他要变出十只。五十把扇子、一佰把伞、五佰朵花、多少个什么什么。。。。够了,魔术不是体育竞技,不需要挑战世界记录,比别人变得多物品。勉强地在观众眼下一大团一大团东西明目张胆拿出来而不顾及“跑托”,这不叫魔术,叫“世界数量挑战赛”或“斗抢托大赛”,也是一种妄想在数量上压倒他人的自我膨胀创作法。艺术是一种从“心”的感性付出,并不是要斗赢谁的表演。当要变花时,想想花开花落的优美景像;变动物时要多突出动物的可爱之处;变扇子变伞时也不防多加“破碎”还原、变花、消失、浮空、意境等效果;变球著重手指配合间的优雅;变人考虑加入情节等因素也十分重要。虽然国内也有很多类似此种以量为效果而成功的优秀节目,问题是仿效他们的后者却不一定成功。而且会在创新的思维上被“量”限制了。  
   
好了,关於更多创作上的问题下期再谈。不吐不快,有所得罪,还请原谅。多多包涵。  
 



1楼2009-05-25 21:27回复
    其实真的,魔术是要用心来体会的~~而不是光学了就完了,就代表你会了~~


    3楼2011-08-09 21: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