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的一篇,个人觉得是关于吴宓的传记,你看温源宁怎么形容人家吴宓的,
“吴先生的相貌却价值连城,怪异得就像一幅漫画。脑袋的形状像颗炸弹,也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面容憔悴,脸色苍白,胡须几乎满面丛生,亏得每天早上都刮脸才显得中规中矩;脸上布满皱纹,颧骨高耸,两颊下陷,盯着人的一双眼睛像是烧红了的两粒煤球——这一切全都支撑在比常人长一半的脖颈上,瘦削的躯体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
你看看,这话说得,比钱钟书还要钱钟书,这也就难怪钱钟书要对这篇传记推崇备至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吴宓貌似对这传记不怎么感冒,所以他看到别人说“生吴宓者父母,知吴宓者温源宁”这句话时,是很不开心的。
在我看来,吴宓不开森的原因未必是人家不理解他,而是在理解的同时却把话说得有些刻薄了。
“吴先生的相貌却价值连城,怪异得就像一幅漫画。脑袋的形状像颗炸弹,也像炸弹一样随时都有可能爆炸;面容憔悴,脸色苍白,胡须几乎满面丛生,亏得每天早上都刮脸才显得中规中矩;脸上布满皱纹,颧骨高耸,两颊下陷,盯着人的一双眼睛像是烧红了的两粒煤球——这一切全都支撑在比常人长一半的脖颈上,瘦削的躯体活像一根结实、梆硬的钢条。”
你看看,这话说得,比钱钟书还要钱钟书,这也就难怪钱钟书要对这篇传记推崇备至了
不过,有意思的是,吴宓貌似对这传记不怎么感冒,所以他看到别人说“生吴宓者父母,知吴宓者温源宁”这句话时,是很不开心的。
在我看来,吴宓不开森的原因未必是人家不理解他,而是在理解的同时却把话说得有些刻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