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53,400贴子:1,664,043

回复:商鞅变法无法解决的根本问题(后世须儒法并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看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8-08-02 05:33
回复
    《大国宪制》说了嫡长子继承制起码有三个优势
    第一,嫡长子就一个,非常好确认他继位的合法性,只要这个原则大家认,就没有什么好争好抢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是父死子继,两代领导人之间岁数差的比较大,不会干不了几年就换人,统治权转移的频率就低得多;
    第三,嫡长子继承制还体现了一种法治精神,它也约束了在位的统治者,他不能随心所欲地挑选继承人,这就把野心家钻空子的空间压缩到了最小。
    但是有一个劣势就是嫡长子的素质问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8-08-04 08:34
    收起回复
      嫡长子继承制有千般好处,但是它带来的新问题是,统治者的水平高低只能靠运气了。谁也保证不了他一定聪明能干。此题无解,只能设法尽量补救。补救办法就是官僚制,用一批组织起来的政治精英来辅佐君主管理国家。
      为什么中国上古时代的官僚制就开始发达?西周时候达到的水平,欧洲在近代化之前都没有达到,领先了两千年?就是因为,在超大规模国家条件下,官僚制是嫡长子继承制毒性的一剂解药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8-08-04 08:35
      收起回复
        法家的问题就在这,高度集权的国家不能君臣共治,然而君主素质无法保障。秦国运气不错,六世明君,但是你不可能永远运气那么好,在掷出了6个6以后,秦国掷出了1。接下来法家劣势就体现出来,反噬掉之前积累出来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渣明可以经历正德,嘉靖,万历,天启一众暴君,昏君折腾上百年,而秦朝只有赵政,胡亥十五年就灭亡了的原因。明朝君臣共治情况下衰败是渐进的,秦朝是崩塌式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08-04 08:42
        收起回复
          道家在乱世盛行
          佛家在和平盛行
          一条道走到黑不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24楼2018-08-04 09:17
          收起回复
            胡亥最大的错误不是篡位淫乱 而是所托非人
            一继位 胡亥就明确表示自己只想享乐 国家大事不爱管 交给了赵高
            阴谋家赵高没有政治才能 将国家搞得一团糟
            若他是个管仲式的人物 他或许是齐桓公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25楼2018-08-04 09:21
            收起回复
              mark一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8-08-04 10:57
              回复
                温水煮青蛙 再好的理论也迟早药丸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18-08-04 14:23
                回复
                  兔子是不是看了《大国宪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8-08-05 14:38
                  收起回复
                    商鞅变法,不是法家去整个社会宗族化的过程,如果把它理解为国家上层政治去宗族化还可以理解。只是把宗族政治集团变成官僚政治集团而已。
                    整个政治制度史的变化是很长时间的探讨。
                    如官僚成员的提拔与退出。
                    但最主要还是官僚集团的杰出代表人物不能谋权篡位,改朝换代。这个问题要到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度才完成,接着就是防范地方政府做大,或推翻中央政府或武装割据。这个要到宋朝中央政府把地方政府的财权兵权行政权司法权都收走,各个部门犬牙交错,互相牵制才解决。
                    所以说,我国政治制度只有发展到了宋朝才真正解决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绝对控制,从这之后才没有了臣子造反成功的事例。
                    这是在政治制度上真正解决了。
                    但也引起了地方政府无力抵御外来侵略的风险。宋明皆亡于外寇。
                    总之,政治制度比较复杂,古代社会是一个稳定型社会,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是比较其次的事,最重要了是不能引起全国的大的混乱与动荡。稳定压倒了一切。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8-08-05 17:44
                    回复(17)
                      宗族政治是否靠得住?
                      很难说呀,在国家政治制度中提现宗法制度,主要还是封各级宗室为王为侯,出镇各地。封的规模有多大,封地与中央的法律制度是否一样?封地的官员由谁任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8-08-05 17:56
                      收起回复
                        封地的财权行政权该怎样行驶?封地的官员应该效忠谁?
                        这个也是在逐步摸索中的。
                        汉代以来,封地逐步缩小,诸侯王权力缩小。但晋代又吸取了曹魏的所谓经验,扩大了诸侯王的权利。
                        总之,在中央政府出事后。诸侯王是救还是不救,救的效果值得考虑。
                        这个在唐朝就大家讨论,有的认为封宗室有师范作用,但反对者不能从证明攻击总之制度,只能提它的反作用与副作用。
                        说明,宗法制宗族制度一向是我国古代政治的遗产,不是能随便反对。
                        至于说商鞅变法瓦解了秦国的宗室,我看未必。
                        其他六国宗室成员也没大的出彩表现,昙花一现的人物多,楚汉相争之后,他们也真正落魄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8-08-05 18:07
                        回复(1)
                          大宗祧制不适应历史的发展是必然的,没有足够的经济能维持它,必然会分解成小宗祧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8-08-05 18:08
                          回复
                            儒法之间水火不容,无法并用。


                            IP属地:四川34楼2018-08-28 17: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