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上面说了半天,与角色本身都没什么关系,都是从读者的角度去解读作者的意图。作者当然可以肆意发挥,但是读者自然也会因此而感到不理解,以上两点就是我的不理解,和我认为女主角不应该是桑桑的原因。这与桑桑这个人物无关,只因为她在文中所处的位置,如果强加上爱情,实在是令人不理解。但是最后一点,总要说道人物身上,但还是不说桑桑也不说山山,就说说宁缺。宁缺虽然是两世为人,但是从文中透露的内容看,前世往大了说也只是个少年,这一世也还是个少年,对于爱情自然是懵懵懂懂。宁缺喜欢莫山山,如果说宁缺最后选择了桑桑是因为他发现他爱桑桑,那我也认了,不管前文如何缺少铺垫,作为主角,我尊重他的选择。但是当时在天平上两端的是什么呢?不是宁缺更爱莫山山还是宁缺更爱桑桑。而是宁缺喜欢莫山山,和桑桑不在家。这就太不公平了。一方面喜欢还没有到达爱情,另一方面朝夕相处的人跑了。在这种决定女主角的重大时刻,不是爱情的抉择而是朋友的抉择。想象一下,抛去两个人的性别,如果有个一起跟你在一起十几年同吃同住,伺候你的人,还有一个你认识不久,但是很谈得来的人。你刚想跟这个新人加深了解,那边的旧人就要跟你绝交,你作何选择?如果你刚谈了个男(女)朋友,你家人就要跟你断绝关系,你该如何选择?所以,宁缺不是更爱桑桑,而是舍不得。在没有尝到爱情的甜头之前,舍不得自己手里的这罐蜜。
有人可能要反驳你怎么知道宁缺不是更爱桑桑呢?确实有可能更爱桑桑(我还没看后文)。但是就这次选择来说,文中给他的选择很明白,不拒绝莫山山,桑桑不回家,拒绝莫山山,桑桑回家。然而桑桑回家之后,还是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这就让人很是恼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