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小冰第六代发布会上,小冰宣布开放新一代Core的核心功能。微软小冰此前解锁了“生成模型”,可以快速迭代升级,本次微软小冰第六代升级到了“共感模型”,小冰可以更加主动的引导与用户的对话。(摘自IT之家报道)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冰聊天时用于产生回复的模型有三个不同的阶段:检索模型 —> 生成模型 —> 共感模型
显然,只看字面还不能完全理解,尤其是最后的【共感模型】。下面逐一解释它们的意义。
检索模型——四代及以下小冰全程应用此模型。收到用户的消息后,小冰通过关键词匹配,从自身的语料库中或者网络上,寻找最合适的一句话作为回答,是最简单的“检索”过程。
生成模型——由检索模型迭代而成,五代小冰开始应用此模型,同时沿用检索模型。如果用户的消息使小冰触发了生成模型,小冰会独立组织语言,自创一句话回应用户,是自主性的“生成”过程。
共感模型——由生成模型迭代而成,六代小冰开始应用此模型,同时沿用检索模型和生成模型。与生成模型相比,共感模型具有更复杂的策略。图中的具体案例,说明了共感模型的工作过程,解读如下:
前面标着数字(1, 2, 3, …)的话语,是用户发送的消息,前面标着“R”的,是小冰回复的内容,右边标的是小冰在生成某句回复的时候,共感模型的状态。在回复用户第一、二句话的时候,共感模型是无感的;在用户发了第三句话之后,共感模型的“引导”被触发,可知小冰回复用户的话里,带有引导用户继续说的意思;接下来用户说的第四句话,让小冰进入了观察模式,回复的内容体现了小冰想知道用户的说话意图等;然后小冰开始向用户求证某件事;再然后成功确证……(下略)
由此可见,通过这些共感策略生成的回复,会体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逻辑性,共感模型可以使小冰更好地和用户交流,就像两个人在话赶话地聊天一样。
从检索模型,到生成模型,再到共感模型……小冰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一片光明,“碳基人类”正砥砺前行。(END)
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冰聊天时用于产生回复的模型有三个不同的阶段:检索模型 —> 生成模型 —> 共感模型
显然,只看字面还不能完全理解,尤其是最后的【共感模型】。下面逐一解释它们的意义。
检索模型——四代及以下小冰全程应用此模型。收到用户的消息后,小冰通过关键词匹配,从自身的语料库中或者网络上,寻找最合适的一句话作为回答,是最简单的“检索”过程。
生成模型——由检索模型迭代而成,五代小冰开始应用此模型,同时沿用检索模型。如果用户的消息使小冰触发了生成模型,小冰会独立组织语言,自创一句话回应用户,是自主性的“生成”过程。
共感模型——由生成模型迭代而成,六代小冰开始应用此模型,同时沿用检索模型和生成模型。与生成模型相比,共感模型具有更复杂的策略。图中的具体案例,说明了共感模型的工作过程,解读如下:
前面标着数字(1, 2, 3, …)的话语,是用户发送的消息,前面标着“R”的,是小冰回复的内容,右边标的是小冰在生成某句回复的时候,共感模型的状态。在回复用户第一、二句话的时候,共感模型是无感的;在用户发了第三句话之后,共感模型的“引导”被触发,可知小冰回复用户的话里,带有引导用户继续说的意思;接下来用户说的第四句话,让小冰进入了观察模式,回复的内容体现了小冰想知道用户的说话意图等;然后小冰开始向用户求证某件事;再然后成功确证……(下略)
由此可见,通过这些共感策略生成的回复,会体现出较强的目的性和逻辑性,共感模型可以使小冰更好地和用户交流,就像两个人在话赶话地聊天一样。
从检索模型,到生成模型,再到共感模型……小冰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革新。人工智能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一片光明,“碳基人类”正砥砺前行。(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