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吧 关注:70贴子:63,146
  • 7回复贴,共1

《朱子语类》论科举文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赴科舉,也是匹似閑事。如今人纔說不赴舉,便把做掀天底大事。某看來 ,才著心去理會 道理,少間於那邊便自沒緊要。不知是如何,看許多富貴榮達都自輕了。如郭子儀二十四考中書 ,做許大功名,也只是如此。賀孫。
科舉累人不淺,人多為 此所奪。但有父母在,仰事俯育,不得不資於此,故不可不勉爾。其實甚奪人志。道夫。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7-25 11:02回复
    問科舉之業妨功。曰:「程先生有言:『不恐妨功,惟恐奪志。』若一月之間著十日事舉業,亦有二十日修學。若被他移了志,則更無醫處矣!」大雅。  以科舉為 為 親,而不為 為 己之學,只是無志。以舉業為 妨實學,不知曾妨飲食否,只是無志也。方。
      或以科舉作館廢學自咎者。曰:「不然,只是志不立,不曾做工夫爾。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自是不當怨尤,要你做甚耶!伊川曰:『學者為 氣 所勝, 習所奪,只可責志。』正為 此也。若志立,則無處無工夫,而何貧賤患難與夫夷狄之間哉!」伯羽。
      舉業亦不害為 學。前輩何嘗不應 舉。只緣今人把心不定,所以有害。才以得失為 心,理會 文字,意思都別了。閎祖。
      嘗論科舉云:「非是科舉累人,自是人累科舉。若高見遠識之士,讀聖賢之書 ,據 吾所見而為 文以應 之,得失利害置之度外,雖日日應 舉,亦不累也。居今之世,使孔子復 生,也不免應 舉,然豈能累孔子邪!自有天資不累於物,不須多用力以治之者。某於科舉,自小便見得輕,初亦非有所見而輕之也。正如人天資有不好啖酒者,見酒自惡 ,非知酒之為 害如何也。又人有天資不好色者,亦非是有見如何,自是他天資上看見那物事無緊要。若此者,省得工夫去治此一項。今或未能如此,須用力勝 治方可。」伯羽。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7-25 11:03
    回复
      朱子十九岁中举,但他对科举制持批判态度。《朱子语类》中还有其他有关科举的论述,各位可以去看。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7-25 11:06
      回复
        《朱子语类》有两点足以警醒盲目复古者:1.批判科举制;2.使用白话文。《朱子语类》里的语言都是当时宋朝的白话文,并未刻意复古。明朝王阳明《传习录》也是用明朝当时的白话文写的。儒家在语言上并不盲目复古。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07-25 11:48
        回复
          朱子批判科举制,堪称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批判应试教育(科举考试)、倡导素质教育(创办不以考试为目的的书院)的教育家。可悲的是,现在还有人为科举制招魂。
          朱子批判科举制,并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他十九岁中举(一说十八岁,可能是虚龄十九,实龄十八),而是他深入研究儒学,并在现实社会中看到科举制害人而提出的教育思想,而这一素质教育思想长期被埋没,这是中国教育的不幸。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7-26 08:48
          回复
            是真儒者,就应当坚决批判科举制和变相科举制。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7-26 08:50
            回复
              朱子曰:“不赴科舉,也是匹似閑事。如今人纔說不赴舉,便把做掀天底大事。”对当代人的现实意义就是,不考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惜,如此先进的教育思想一直被埋没。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7-26 09:26
              回复
                网上看到十几年前《北京考试报》上有《朱熹与科举》一文,记得文章中有一段大意是,朱熹痛恨科举,但对这一制度又很无奈,只能通过注释四书和投身民间书院教育来革除科举之弊。
                可悲的是,盲目复古者有为科举制招魂的。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07-27 09: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