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拉级不仅装甲总吨位高,而且沿用重点防御布局,在防御分布方面也比较均衡。其垂直防御主要由水线装甲带提供。这条装甲带从前主炮塔下方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塔之下,上部和中层水平装甲相接,不仅保护动力舱段还保护弹药库。与英美系动力舱、弹药库防护侧重不同有差异的是,这条装甲从前到后均匀分布,上部最厚达到150毫米,向下逐渐缩减至100毫米。装甲带前后设置装甲隔壁,在水线以上厚120毫米,水线下厚90毫米。这样,中甲板、水线装甲带和装甲隔壁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装甲盒。另外,在中甲板与上甲板之间是30毫米的装甲外板。水平防御也一点不弱,自上而下主要有两层防护。在上甲板铺设20毫米的防破片装甲,中甲板则是70毫米装甲甲板。炮塔防御,其炮塔面板为150毫米,炮塔座圈150毫米,但在甲板之间的竖井部分仅10毫米,略显单薄。此外司令塔装甲为150毫米。而水下防御采用双重舰底和舰体侧面细分水密结构,十分薄弱。

本级装备了8门安萨尔多1927式203毫米主炮,分别安装在4座双联装炮塔内。该炮是在特伦托级装备的安萨尔多1924式203毫米主炮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1927年开始设计,1931年正式装备。为了增加火炮威力,将身管长提高到53倍径;炮身采用轻型材料和结构,重量减轻1900千克;发射药包增加为2个。

扎拉级一共建造了4艘,各舰分批开工。1928~1929年度建造2艘(“扎拉”号和“阜姆”号),1929~1930年度建造1艘(“戈里奇亚”号),1930~1931年度建造1艘(“波拉”号)。
“扎拉”号在1941年3月28~29日,在马塔潘角海战中,连同“波拉”号、“阜姆”号一并被英军击沉。
(本楼3张照片:对模型完善了防空炮,并在甲板涂装了意大利防空识别色。终于算基本完工了,不排除今后追加细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