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例海军模型吧 关注:1,373贴子:13,047
  • 7回复贴,共1

1:2000扎拉号重巡洋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级非常特别的重巡洋舰。它的设计概念,注定它的使命不凡——当战列舰不在的时候,它要作为舰队核心的存在。(图中白色船体为扎拉在制作前状态,材质为3D打印)


IP属地:四川1楼2018-07-24 18:17回复
    扎拉级是在特伦托级开工建造后开始设计的。当时的意大利海军正面临着双重的困境:其一是作为假想敌的法国海军在重型巡洋舰的设计上循序渐进,防御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战力于意大利同类舰难分伯仲。如此一来,意大利海军需要付出几乎对等的代价才能换取相应的战果,这是意大利海军难以接受的,他们期望在取得最大战果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己方的损失;其二是意大利海军的战列舰虽然制订了全面现代化升级的计划,但毕竟都是一些一战的老舰,舰体老化、出勤率低、战斗力也有限,难以负担沉重的作战任务,需要一种次等级的主力舰来协助。由此,所谓的舰队核心型重型巡洋舰的概念就新鲜出炉了。扎拉级全长182.8米,舰宽20.6米,常备排水量下吃水6.2米,标准排水量11508~11900吨,满载排水量14168~14560吨(排水量因各舰情况略有不同),编制舰员841人。为舰队此等主力舰的扎拉级拥有超乎一般条约型巡洋舰的重型装甲,因此与法国海军的阿尔及利亚级重型巡洋舰并列防护最佳的条约型巡洋舰之冠。其装甲总吨位达到2700吨,超过阿尔及利亚级的2035吨。因此,一度被意大利海军命名为装甲巡洋舰。
    (本楼两幅图为组装了桅杆、主炮、副炮、小艇,并初步上色的1:2000扎拉号)


    IP属地:四川2楼2018-07-24 18:20
    回复
      2025-07-25 18:07:2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扎拉级不仅装甲总吨位高,而且沿用重点防御布局,在防御分布方面也比较均衡。其垂直防御主要由水线装甲带提供。这条装甲带从前主炮塔下方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塔之下,上部和中层水平装甲相接,不仅保护动力舱段还保护弹药库。与英美系动力舱、弹药库防护侧重不同有差异的是,这条装甲从前到后均匀分布,上部最厚达到150毫米,向下逐渐缩减至100毫米。装甲带前后设置装甲隔壁,在水线以上厚120毫米,水线下厚90毫米。这样,中甲板、水线装甲带和装甲隔壁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装甲盒。另外,在中甲板与上甲板之间是30毫米的装甲外板。水平防御也一点不弱,自上而下主要有两层防护。在上甲板铺设20毫米的防破片装甲,中甲板则是70毫米装甲甲板。炮塔防御,其炮塔面板为150毫米,炮塔座圈150毫米,但在甲板之间的竖井部分仅10毫米,略显单薄。此外司令塔装甲为150毫米。而水下防御采用双重舰底和舰体侧面细分水密结构,十分薄弱。本级装备了8门安萨尔多1927式203毫米主炮,分别安装在4座双联装炮塔内。该炮是在特伦托级装备的安萨尔多1924式203毫米主炮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1927年开始设计,1931年正式装备。为了增加火炮威力,将身管长提高到53倍径;炮身采用轻型材料和结构,重量减轻1900千克;发射药包增加为2个。扎拉级一共建造了4艘,各舰分批开工。1928~1929年度建造2艘(“扎拉”号和“阜姆”号),1929~1930年度建造1艘(“戈里奇亚”号),1930~1931年度建造1艘(“波拉”号)。
      “扎拉”号在1941年3月28~29日,在马塔潘角海战中,连同“波拉”号、“阜姆”号一并被英军击沉。
      (本楼3张照片:对模型完善了防空炮,并在甲板涂装了意大利防空识别色。终于算基本完工了,不排除今后追加细节的可能性)


      IP属地:四川3楼2018-07-24 18:28
      收起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24 18:59
        回复
          除了厉害,无话可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1-06 06:3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