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八·七·三一
不用阿拉伯数字应该不会被吞吧
这几天好颓好颓的 日记七月份也只是写了五篇
有一篇还是没写完的在写自己看的书,觉得写得不对的就写下来了,觉得好的也写下来了。没错这个是我七月份最长的一篇日记233满满的几页。
看了一个纪录片但是没有自己想的写下来,懒癌患者写着写着太多了就不想写了(扔笔)因为看了韩寒的书感受太多了我就写了很多我就累了ouo韩寒有些观点是比较偏激的吧但是他有一部分我还是同意的,而且他是为了改进教育才那样说的哦,有一些我不认同就是了但是不能否认他很希望中国的教育变得更好。
纪录片是英国BBC拍的?貌似看到别人说是这样的但是没有查。拿了中国的填鸭式教育给英国博航特中学的五十个学生做实验,看中国班和英国班的孩子的成绩谁的会好。“肯定是中国班的会更好啊。”我一开始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我没有想到实验进行的过程这么艰巨。
可能是没有能适应这种比较死板的应试教育,英国的孩子不能很快接受这种教育方式,经常在课堂捣乱哦。我觉得不适应这种教育的反应是正常的,但是对中国老师的不尊重就是不对的了。不喜欢这种教育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而不是在课堂上做出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看得很揪心,很急很伤心。我从没有想到英国的孩子会这样对待应试教育,虽然国情不同教育方式不能生搬硬套但是做出这样的行为真的很令人伤心。结局是好的,最后当然是中国班的孩子成绩更好,应试教育速率更高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真的健康吗?”博航特中学校长说,“我认为中国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是我们要学习的。”是啊,这真的健康吗?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社会竞争十分激烈这是我们一定要做的,我们必须通过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印象很深刻啊,中国老师说的一句话:“中国孩子读书是一种义务,是为了国家,我们心中一直有集体。”大概是这样吧,我也记不太清楚了。英国的孩子不理解中国为什么每周一都要升旗,不理解大家在国旗下唱国歌的意义。可是这时刻提醒着我们 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所做的一切要对国家的未来负责。这就是中国迅速崛起的原因吧。中国班的那个英国学霸小姐姐说这次实验给了她很大的提升,很感谢中国的老是。后来要分别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哦,“中国老师平时表现得比较严厉,一旦表现得很亲切就会令人感动。”这是我看到的一句话。我相信这次的体验会让那五十个英国孩子记忆深刻,感受到了与英式教育截然不同的中式教育,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中式教育,但是中国老师的严厉中国老师的热情永远是令人感动的,也许很多年之后想起这段经历真的会感慨:啊,那真是一段奇妙的经历呢,尽管只有一个月。
中式教育并不都是科学的,但是在这个复杂的国情下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有时候也需要学习灵活的英式教育,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