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一,在正统神话里的地位:
道生一(一之大道,先天一炁,是为太一。)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时。周而又始,以己为万物母。
古代帝王封禅泰山,祭拜的就是太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太無),一(太一·宇宙;一之大道,先天一炁),二(阴浊之炁,阳清之炁),三(阳清为天道,阴浊为地道,万物众生·人道在天地之间。)
最早的“太一”指万物之初,是为一,是“太一生水”。老子为了完善道的概念引入了“太一”的概念。至此符合道生一,是“太一”,一生二“分阴阳”,二生三,是“道法三清”,而后三生万物,森罗万象。在此之前,对元始天道的称呼都是“太一神”,是基于老子道家思想人格化的最高神衹,早于楚地《天问.九歌.东皇太一》之前就有的神祗崇拜。我们所熟知的“东皇太一”是楚地屈原引入的概念,没有明确形象,是楚地的创世神崇拜。如果所谓“东皇太一”和“太一神”在很多方面都是重叠的,所以其实他们都只是不同时间地点的人对宇宙元始最初天道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