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后是黄旭初)为首的桂系军队,用武力统一了广西,从此,开始了长达24年的新桂系统治。新桂系上台以后,打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旗号,提出“自治、自卫、自给”的“三自”口号,制订了“寓兵于农,寓将于学、寓征于募”的“三寓”政策,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大部门具体实施,以便积蓄力量,向外扩展。本文拟就新桂系的“寓将于学”政策及其在学校中实施军事训练的情况,作简略的详述,以期得到专家、学者的指教。
(一) 所谓“寓将于学”就是把将校寄在普通学校去养成的意思。新桂系为什么要实行“寓将于学”的政策?关于这个问题,新桂系头子之一的白崇禧在一次演讲中作了很好的表白,他说:“我们实施寓将于学政策,一方面是为寓兵于团带来的关系,因为有了多量的团兵,不能不培养多量的军事干部;另一方面就是要恢复古代文武不分的风气,使社会上的知识分子,有文事兼武备的本事,以应对现代剧烈的斗争的环境。”白崇禧在这里说的“寓兵于团”是指新桂系在全省划分区域建立的民团,把全省的青壮年男子编入到这个组织里,进行军事训练,以便得到源源不断的兵源。可是,这些参加民团军事训练的青年男子,绝大多数是农民,而且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只能当士兵,而一般军官光靠军校来培养还是不够的,所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从中挑选一批人来担任中下级军官。关于这一点,白崇禧曾作过一个精打细算,他说:“广西有一千二百八十万人口,分为二万四千个村(街),每村(街)有后备队一队,每队壮丁约一百人,共有二百四十万人,由18岁至30岁的居半数,即一百二十万人。……照我们现在的编制,一千五百人为一个联队,每个联队需用将校八十人,连同补充准备,合共要备一百人,十个联队便要一千,我们有一百二十万18岁至30岁的壮丁,可编一千个联队,须要将校八万人。若不设法养成,一旦国家有事,动员起来,这八万军官,我们将从哪里去找呢?”他又说:“有些人以为我们在南宁办有军校,主张由军校去养成。但军校只有一千二百个学生,三年才毕业,就是三年才养成一千二百个将校,十年才得三千六百个将校。我们的民团训练,预计民国25年后完成,至少也要训练十分之八九,若等到军校养成人才来训练统率,事实上实在来不及。又有些人以为我们军校可以多招一些学生,但军校招收学生太多,费用更大,莫说政府无力扩充,就是有力扩充,而军校毕业的学生,都是专门学军事的,出来没有兵带,便要失业。……计算我们受军训的学生,每学期可得一千七百人,一年可得三千四百人,另外,还有各区的民团干部学校,每年毕业两期可得七千人,合起来共有一方。每年养成一万个初级将校,十年便有十万。在政府方面,不需另加费用,养成很多将校人才,极为经济;在学生一方面,因为他们不是专门学军事,可以担任小学教员及乡村长或其他事务,也不至于失业。”③由此可知,新桂系实施“寓将于学”政策之目的在于养成一批预备役军官,扩充军事实力,为政治服务。
(一) 所谓“寓将于学”就是把将校寄在普通学校去养成的意思。新桂系为什么要实行“寓将于学”的政策?关于这个问题,新桂系头子之一的白崇禧在一次演讲中作了很好的表白,他说:“我们实施寓将于学政策,一方面是为寓兵于团带来的关系,因为有了多量的团兵,不能不培养多量的军事干部;另一方面就是要恢复古代文武不分的风气,使社会上的知识分子,有文事兼武备的本事,以应对现代剧烈的斗争的环境。”白崇禧在这里说的“寓兵于团”是指新桂系在全省划分区域建立的民团,把全省的青壮年男子编入到这个组织里,进行军事训练,以便得到源源不断的兵源。可是,这些参加民团军事训练的青年男子,绝大多数是农民,而且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只能当士兵,而一般军官光靠军校来培养还是不够的,所以,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从中挑选一批人来担任中下级军官。关于这一点,白崇禧曾作过一个精打细算,他说:“广西有一千二百八十万人口,分为二万四千个村(街),每村(街)有后备队一队,每队壮丁约一百人,共有二百四十万人,由18岁至30岁的居半数,即一百二十万人。……照我们现在的编制,一千五百人为一个联队,每个联队需用将校八十人,连同补充准备,合共要备一百人,十个联队便要一千,我们有一百二十万18岁至30岁的壮丁,可编一千个联队,须要将校八万人。若不设法养成,一旦国家有事,动员起来,这八万军官,我们将从哪里去找呢?”他又说:“有些人以为我们在南宁办有军校,主张由军校去养成。但军校只有一千二百个学生,三年才毕业,就是三年才养成一千二百个将校,十年才得三千六百个将校。我们的民团训练,预计民国25年后完成,至少也要训练十分之八九,若等到军校养成人才来训练统率,事实上实在来不及。又有些人以为我们军校可以多招一些学生,但军校招收学生太多,费用更大,莫说政府无力扩充,就是有力扩充,而军校毕业的学生,都是专门学军事的,出来没有兵带,便要失业。……计算我们受军训的学生,每学期可得一千七百人,一年可得三千四百人,另外,还有各区的民团干部学校,每年毕业两期可得七千人,合起来共有一方。每年养成一万个初级将校,十年便有十万。在政府方面,不需另加费用,养成很多将校人才,极为经济;在学生一方面,因为他们不是专门学军事,可以担任小学教员及乡村长或其他事务,也不至于失业。”③由此可知,新桂系实施“寓将于学”政策之目的在于养成一批预备役军官,扩充军事实力,为政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