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8,603贴子:73,689,872

回复:【连载】《北宋南宋已东流》看,这些宋朝人会发光!当然,也有…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时杨太妃在行宫中,并未登上船队,张世杰想着可以请杨太妃再拥立一个赵氏宗室为帝,于是与苏刘义斩断绳索冲出港口,趁浓雾离开了崖山。
杨太妃得知赵昺死讯,整个人都崩溃了,她忍不住嚎啕大哭说:“我历尽艰险到这里,就是为了维护赵氏仅存的骨血,现在已经完了!”然后杨太妃就投海而死。张世杰无法阻止,最后将杨太妃的尸体打捞起来,葬在海边。


IP属地:广东2757楼2018-09-23 18:37
回复
    心灰意冷的张世杰打算去占城找陈宜中,南宋遗民要求他回广东,于是张世杰就将船停在了南恩的海陵山。溃逃的宋军也都来张世杰这里集结,大家还商量着要收复广东。
    当时又吹起了台风,大家劝张世杰上岸,张世杰平静地说:“没什么好躲的了。”然后在香案插香对上天说:“我为赵氏已经尽心尽力,一君去世,又立一君,今又死。我之所以没有死,是想着敌兵也许会退去,再立赵氏之子。现在杨太妃也死了,岂不是天意么!”


    IP属地:广东2758楼2018-09-23 18:37
    回复
      风越来越大,海浪把船拍得乱晃,张世杰一脸悲戚地走向船边,身边的人察觉到了不对劲,眼见张世杰要跳海,旁边的人赶紧去抓住他的衣服。然而,只是抓到了空气而已。由于风浪太大,跳入海中的张世杰身体很快就淹没不见,船上的人想救也于事无补。
      张世杰去世后,再也没有人组织起像样的抗元势力,历经三百二十年的宋王朝也就彻底的覆灭,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IP属地:广东2759楼2018-09-23 18:37
      回复
        二百零五章——又是一出农夫与蛇
        张弘范在崖山击败了南宋的残余势力,让南宋彻底灭亡,他心里十分得意,在崖山石壁上刻下“张弘范灭宋于此”。
        假如历史倒流四十多年,再回到南宋与蒙古合围金国蔡州的那段岁月,孟珙当时如果没有救下张柔,那么“张弘范灭宋于此”的历史就不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


        IP属地:广东2760楼2018-09-23 18:38
        回复
          四十多年前,南宋军队和蒙古军队合围蔡州,金人选择的是负隅顽抗。金人在城头上架设了巨型的弩炮,一时之间宋蒙联军很难将蔡州攻破。孟拱率领的宋军在夜晚时还被金人出城偷袭,十分狼狈。
          蒙古将领塔察儿得知后,一面派人去救援友军,另一面也派出敢死队连夜攻城。
          这支敢死队只有区区二十几人,由蒙古万户张柔率领。人这么少,直接攻城肯定是不切实际的,他们的任务是趁夜黑的时候,偷偷从城墙攀爬进蔡州,然后里应外合,将蔡州拿下。


          IP属地:广东2761楼2018-09-23 18:38
          回复
            不过这支敢死队在攀上城墙时被蔡州城墙上的金兵发现,金兵用钩镰枪将两名敢死士勾入城中,张柔也被勾住,眼见就要落到金人手里。千钧一发之际,孟拱正好赶到城下,见友军有难,急忙下令放箭,射杀用钩镰枪的金兵。
            随后孟珙派人用云梯攻上城墙,并且挥剑砍断钩镰枪。张柔从高空中重重摔了下来,不过也保住了一命。
            张柔本是汉人,不过他是在先后被辽、金统治下的涿州长大,家乡经过了几百年的异族统治,张柔对中原汉人已经没有什么亲近感。


            IP属地:广东2762楼2018-09-23 18:38
            回复
              在金国灭亡后,宋蒙两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张柔后来也有参加侵宋战争,也曾与救过自己一命的孟珙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蔡州之战的四年后,张柔第九个儿子出生,这个孩子的名字就叫张弘范。
              假如当年孟珙晚来一步,没有及时救下张柔,那么张弘范在历史上也许就成了“查无此人”,张弘范也就没有机会在攻打襄樊时,向阿术献上计策将与襄阳互为依托的樊城攻破;张弘范也没有机会在谢道清、宋恭帝投降后,打败文天祥率领的抗元势力;更没有机会能在崖山海战中打败张世杰,亲手摧毁了南宋最后的翻盘机会。


              IP属地:广东2763楼2018-09-23 18:38
              回复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农夫发现了一条‘被冻僵的蛇’,动了恻隐之心的他将蛇揣在怀里,想用自己的体温救下这条蛇。实际上这条蛇并没有冻僵,它只是在冬眠罢了。被温暖刺激的蛇苏醒了过来,然后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就这样被咬死了。”
                这是距今2500多年前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农夫与蛇》,孟珙、张柔同这农夫与蛇又是何其相似!其实不论在任何时代,农夫与蛇的故事都一直在上演,从未落幕。


                IP属地:广东2764楼2018-09-23 18:39
                回复
                  我们无法去责怪孟珙多余的热心肠,说起来,或许我们自己也曾扮演过农夫的角色,谁又能在被蛇咬之前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呢?孟珙如果知道他曾经救下的人后代会加速南宋的灭亡,相信孟珙不仅不会去救,还会在后面补刀的吧。


                  IP属地:广东2765楼2018-09-23 18:39
                  回复
                    二百零六章——什么是正气?
                    崖山海战后,张弘范宴请文天祥,对他说:“宋朝已亡,相公也已经尽到了忠心,若能以事宋之忠心事大元,必定能位至宰相。”
                    文天祥听说已经w国,忍不住潸然泪下,说:“国亡而不能相救,作为人臣,虽死尚有余罪,哪敢逃生而怀有二心呢!”张弘范听了更觉得文天祥忠义,劝说无果后,派人护送文天祥赴大都,到了大都总有让文天祥屈服的办法。
                    文天祥在路过家乡吉安时,触景生情,打算绝食而死,谁料绝食了八天都没有死,文天祥想,也许是上天不愿意让他这个时候死,于是开始进食。


                    IP属地:广东2767楼2018-09-24 16:09
                    回复
                      文天祥绝食八天没死,但有人希望文天祥能死了。他们是文天祥以前的部下,文天祥的朋友,其中为首的是王炎午。
                      王炎午原名王应梅,出身于书香世家,当初文天祥起兵勤王的时候,二十三岁的他开始跟随文天祥,留在文天祥的幕府工作,还捐了许多家产给军队作军饷。后来王炎午因为父亲去世,母亲又重病,不得不离开文天祥的军队回到家乡。
                      在听说文天祥被俘、经过吉安绝食八天也没死的消息后,王炎午很担忧。


                      IP属地:广东2768楼2018-09-24 16:09
                      回复
                        王炎午不是担忧文天祥的性命安危,他担心的是文天祥去了大都之后会备受凌辱,丧失了尊严;担心文天祥在严刑拷打之下可能会变节。这样的话,文天祥一世英名会就此葬送,以文天祥为代表的那种宁死不屈的民族脊梁,也就成了笑话。
                        所以,王炎午希望文天祥去死。为此王炎午还写下了生祭文《生祭文丞相》,一条一条地陈述文天祥应该为名节死的理由,希望文天祥速死。王炎午与朋友还抄录了几十份在文天祥可能经过的驿站、庙宇等地方的墙壁上贴着,据说抄录的字都巴掌大一个,生怕文天祥看不见。
                        这千古奇文《生祭文丞相》文天祥也许看到了,也许没看到,历史上对此并没有详细记载。不过如果文天祥看到了,从来就没打算过投降的他,心里肯定也是五味杂陈的。


                        IP属地:广东2769楼2018-09-24 16:10
                        回复
                          1279年十月,文天祥到达燕京。驿馆人员供应很丰盛,文天祥无法入眠,一直坐到天明,随后被转移到兵马司,专设士卒看守。
                          不久,元朝丞相孛罗等人在枢密院召见文天祥。文天祥到了后,以长揖为礼,孛罗等人要求文天祥行跪拜礼,文天祥说:“南人之揖同于北人之跪,我是南人行南礼,岂可附加跪拜礼。”
                          孛罗令左右的士兵强行按着文天祥下跪,有人按脖颈,有人按背部,有人踢膝盖。文天祥都不肯屈服,一直高高的仰起头颅说:“天下之事有兴废,自古以来帝王将相,在国家灭亡时遭受诛杀,那一朝代没有呢?文天祥今天尽忠于宋氏江山,以至到此地步,愿求早死而已!”


                          IP属地:广东2770楼2018-09-24 16:10
                          回复
                            孛罗早就得到忽必烈的命令,下令孛罗不准伤文天祥性命,孛罗就故意刁难文天祥:“你说有兴有废,且问你由盘古帝至今,有几帝几王?”
                            文天祥说:“一部十七史,从哪里说起呢?我今天不是来参加博学宏词科(南宋设置的一种考试科目,考制、诰、诏、表等十二种文体)、神童科的考试,哪有这么多时间泛论。”
                            孛罗因文天祥曾与宋恭宗一起被俘北上时逃走,挖苦文天祥说:“你不肯讲兴废之事,且说说自古以来,有把宗庙、土地送给别人而又逃走的人吗?”


                            IP属地:广东2771楼2018-09-24 16:11
                            回复
                              文天祥心下了然,明白孛罗在讽刺自己,说:“身为臣子却把国家送给别人,是卖国之臣。卖国之人都是因为有利可图才这样做,绝不会送给别人之后又逃走;逃走的人不一定就是卖国之人。我以前奉命担任使臣前往元军营中,结果无故被扣留。这之后有贼臣投敌卖国,国亡时我就应当死了,只是因为度宗还有两个儿子在浙东、家母也还在广东的缘故。”
                              孛罗不屑地说:“抛弃正统的嗣位之君宋恭宗另立皇帝,这也能算忠吗?”
                              文天祥回答:”江山社稷为重,君为轻。我别立新君,是为宗庙社稷考虑。前朝跟随晋怀帝、愍帝北去的不是忠,跟随晋元帝的才是忠;随宋徽宗、钦宗北去的不是忠,跟随宋高宗的才是忠。”


                              IP属地:广东2772楼2018-09-24 16: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