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皇:晋,葛洪《枕中书》:天皇燧人氏,地皇神农氏,人皇宓戏氏(《汉书·古今人表》:“ 太昊帝,宓羲氏 。” ,“宓,音伏,字本作虙,其音同。”有此可知是伏羲)
道家五帝早期天师道《五符本行经》: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苍帝,字灵威仰。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字赤熛弩。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黄帝,字含枢纽(这个意思是北斗星)。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字曜魄宝,一字白招拒。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字叶光纪。
儒家五帝:《儒部·法言义疏》:
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皞,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简要来说就是:
道教说伏羲是人皇,天皇是燧人氏,地皇是神农,炎帝不是神农,黄帝是轩辕不是人皇。
儒家说天皇伏羲,地皇神农,炎帝也是神农,人皇轩辕,黄帝还是轩辕。
现代人不少人以为儒家三皇才是正统,的确,天皇八卦地皇采药人皇治世,炎黄都是我们的老祖宗,这样看起来的确儒家三皇更正。
然后我翻阅了相关资料,我认为道教的三皇才是真正的三皇,儒家因为经过了刘韵父子为了符合王莽,对历史进行了一次大的篡改,甚至将夜间祭拜的太一神(:“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明明是个夜间祭祀的神明,竟然能扯到“浩浩乾坤”的昊天身上)与昊天相结合,当然了,当时人也不信仰昊天,《史记,乐书》记载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而昊天是“元之气海”正午元气最正怎么会在晚上祭祀他呢,更何况昊天祭祀日期是三月十五和正月十九,正月望日是正月十五的意思,明显不是相同的。
儒家人《尚书》中写到: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帝俊:。。。。儒生,你知不知道羲和是我老婆,尧是我孙子。
《左传》郯子曰:“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由此可知,帝俊是的确被人公祭过的。同时我们读过千字文的可以知道有一句就是“龙师火帝,鸟官人皇”龙师就是伏羲,火帝燧人氏(一说神农),鸟官就是帝俊,人皇就是轩辕。
因此昊天同时地位早已不纯正。我列举的例子为了避嫌,全都从“儒家人”认可的史料上“正统”书籍列举。
1.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明显炎帝和神农没有任何关系)。
2.《国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炎帝和神农一点关系都没有)
3.神农部落属于九黎,蚩尤就是九黎的人,《国语》“九黎,蚩尤之徒也。”
我阅读了相关的书籍之后,发现王莽篡位后开始改革的天凤元年之前的任何书籍都并没有任何的关系指认蚩尤是炎帝之子,指认蚩尤是炎帝之后代的书籍来自于晋和南北朝,也就是刘韵父子改制后。
《帝王世纪》说:“神农氏作,是为炎帝”,
《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其次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认为,阪泉之战在先,涿鹿之战在后,可是“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这明显不是一起的行动。
因此可知炎帝根本不是神农
4,五帝疑云
有人会质疑我问五方五老并不是五帝,别急,我为了“避嫌”还不列举道家的例子,这个还是儒家,甚至是一代大儒——郑玄
大儒郑玄:“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苍则灵威仰 ,赤则赤熛怒 ,黄则含枢纽 ,白则白招拒 ,黑则汁光纪 。
至于为什么郑玄被称为汉朝的唯一“当世之大儒”,唯一一个不愿意承认王莽篡改后众神的大儒,你可以了解一下曾经让梨的孔融为什么这么想杀郑玄还杀不成。
同时贾疏实据两汉纬书,《河图》亦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
我理解的是,这些没有接受王莽篡改后众神的儒生和道人,为了表示对先帝的尊称,而进行的一种“谥号”
甚至连东周时期的《春秋纬·文耀钩》都说:五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由此可知道家人和大儒郑玄应该是遵循古制。
道教三皇五帝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期因为扛不过儒家了,然后出现了“五老监真”,自此,道教三皇五帝与儒家三皇五帝同步。
道教把燧人氏当做天皇是因为燧人氏立天柱,发明了北极星信仰。据考证,燧人氏之妻弇兹氏约在三四万年创立了北极星信仰并确立三桓宫的周天运行方式。
欢迎论辩,不接受天凤元年之后的任何儒家书籍。




道家五帝早期天师道《五符本行经》: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苍帝,字灵威仰。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字赤熛弩。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黄帝,字含枢纽(这个意思是北斗星)。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字曜魄宝,一字白招拒。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字叶光纪。
儒家五帝:《儒部·法言义疏》:
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皞,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简要来说就是:
道教说伏羲是人皇,天皇是燧人氏,地皇是神农,炎帝不是神农,黄帝是轩辕不是人皇。
儒家说天皇伏羲,地皇神农,炎帝也是神农,人皇轩辕,黄帝还是轩辕。
现代人不少人以为儒家三皇才是正统,的确,天皇八卦地皇采药人皇治世,炎黄都是我们的老祖宗,这样看起来的确儒家三皇更正。
然后我翻阅了相关资料,我认为道教的三皇才是真正的三皇,儒家因为经过了刘韵父子为了符合王莽,对历史进行了一次大的篡改,甚至将夜间祭拜的太一神(:“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明明是个夜间祭祀的神明,竟然能扯到“浩浩乾坤”的昊天身上)与昊天相结合,当然了,当时人也不信仰昊天,《史记,乐书》记载汉家祀太一,以昏时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游观灯是其遗事。而昊天是“元之气海”正午元气最正怎么会在晚上祭祀他呢,更何况昊天祭祀日期是三月十五和正月十九,正月望日是正月十五的意思,明显不是相同的。
儒家人《尚书》中写到: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帝俊:。。。。儒生,你知不知道羲和是我老婆,尧是我孙子。
《左传》郯子曰:“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由此可知,帝俊是的确被人公祭过的。同时我们读过千字文的可以知道有一句就是“龙师火帝,鸟官人皇”龙师就是伏羲,火帝燧人氏(一说神农),鸟官就是帝俊,人皇就是轩辕。
因此昊天同时地位早已不纯正。我列举的例子为了避嫌,全都从“儒家人”认可的史料上“正统”书籍列举。
1.史记,五帝本纪: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明显炎帝和神农没有任何关系)。
2.《国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炎帝和神农一点关系都没有)
3.神农部落属于九黎,蚩尤就是九黎的人,《国语》“九黎,蚩尤之徒也。”
我阅读了相关的书籍之后,发现王莽篡位后开始改革的天凤元年之前的任何书籍都并没有任何的关系指认蚩尤是炎帝之子,指认蚩尤是炎帝之后代的书籍来自于晋和南北朝,也就是刘韵父子改制后。
《帝王世纪》说:“神农氏作,是为炎帝”,
《路史·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其次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认为,阪泉之战在先,涿鹿之战在后,可是“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这明显不是一起的行动。
因此可知炎帝根本不是神农
4,五帝疑云
有人会质疑我问五方五老并不是五帝,别急,我为了“避嫌”还不列举道家的例子,这个还是儒家,甚至是一代大儒——郑玄
大儒郑玄:“王者之先祖皆感大微五帝之精以生。苍则灵威仰 ,赤则赤熛怒 ,黄则含枢纽 ,白则白招拒 ,黑则汁光纪 。
至于为什么郑玄被称为汉朝的唯一“当世之大儒”,唯一一个不愿意承认王莽篡改后众神的大儒,你可以了解一下曾经让梨的孔融为什么这么想杀郑玄还杀不成。
同时贾疏实据两汉纬书,《河图》亦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
我理解的是,这些没有接受王莽篡改后众神的儒生和道人,为了表示对先帝的尊称,而进行的一种“谥号”
甚至连东周时期的《春秋纬·文耀钩》都说:五帝始有名字:“苍帝曰灵威仰,亦帝曰赤熛怒,黄帝曰含枢纽,白帝曰白招拒,黑帝曰汁光纪。”由此可知道家人和大儒郑玄应该是遵循古制。
道教三皇五帝一直持续到南北朝时期因为扛不过儒家了,然后出现了“五老监真”,自此,道教三皇五帝与儒家三皇五帝同步。
道教把燧人氏当做天皇是因为燧人氏立天柱,发明了北极星信仰。据考证,燧人氏之妻弇兹氏约在三四万年创立了北极星信仰并确立三桓宫的周天运行方式。
欢迎论辩,不接受天凤元年之后的任何儒家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