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
门后安静了许久。随后,千反田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说:
“可是你和香穗说……”
“我是说过,但那只是一部分。这么说有点不礼貌,但毕竟我和十文字不算熟,所以不能完全信任她。”
木门后一阵声响。我正准备继续解释,千反田有些急切的声音传来:
“折木同学,请一定把剩下的部分告诉我。千万不要省略!”
我才没有打算省略。我不高兴地嘟囔了一声,但还是满口答应道:
“那我就补充没有提到的内容好了。”
“请务必如此。”
我叹了口气。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呢?但与过去不同,如今我要回答的是关乎两人的问题。我的肩膀变得有些沉重。一想到可能导致不好的结局,甚至连眼前……不能再胡思乱想了。我将身子前倾,用胳膊肘撑着腿,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就从得到了结论开始说吧。刚解开含有大写字母的密文时,老实说,我是不太相信的。虽然还算有根有据,但推理的过程实在太漫长了——这一切会不会只是我的想象呢?于是为了确认,我很努力地回想了一下这周发生的事情,当然,也包括你的事情。”
“怎么说呢,我始终有些困惑。如果我的推理属实,那这封信仅仅传达了一条相当简单的信息。既然如此,有必要为此大费周章地设计一封不知道能否被解开的密文吗?我觉得,这样堪称赌博的行为不太符合正常人的逻辑。啊,我不是在质疑你的做法。”
“我明白。”
虽然一直坐在门前,但我已经开始流汗了。在酷热的暑天外出,就算体温上升也实属常态。但恐怕还有其他原因吧。明明已经在千反田面前推理过很多次,我却从未觉得如此艰难。早知如此,我就不这样冒冒失失地来阵出了。
我注视着木门,稍微想象了一下门后的状况。此刻,千反田是正襟危坐,还是有些焦虑地走来走去?她是像我一样攥紧了拳头,还是和往日一样歪着头,露出疑惑的神情?或许都不是吧。
“折木同学。”
千反田欲言又止。
“你觉得,我的请求会不会太过唐突了?”
该怎么回答呢?在此之前,我也有思考过自己与千反田的关系。身为富裕人家的大小姐,千反田比任何人都更注重礼数。也正因为如此,我和她都有意无意地保持着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和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相比,我和千反田终究还是有些区别——直到别人提醒后我才明白这一点。事到如今,被木门分隔的是充满决心的愚者和被驯服的狮子,还是哭泣的少女和解谜小丑呢?亦或是……
“千反田,你知道吗?”
“嗯?”
由于相当不擅长应付这种场面,我只好拐弯抹角地回答:
“里志和伊原是在认识一年后开始互称名字的。”
“为什么要提……”
千反田说着说着突然沉默下去。看来她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暗暗松了口气。既然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证据和过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若能有一份好运气,即使是凑巧听到的广播也能推理出犯罪事件。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尊重一下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可能有点残忍,但我希望千反田能听完我的推论。
“总之,在产生了上述疑问后,我又回过头来检查那封信。此时,信的正文部分几乎全部都进行了解读——除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第一句‘It is a tad confusing but what i need is consuming’。如果按正常情况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有些令人困惑,却是我迫切的需求’。”
“乍眼一看这个句子无关紧要,但我已经被类似的手法骗过一次了。于是我按照先前的做法,将这句话的每个单词进行翻译。”
It is a tad confusing but what i need is consuming.
这 是 一个 有点 令人困惑 但 什么 我 需要 是 重要的。
“其中有一个单词值得注意。‘Consuming’的本意是‘消耗的’,不过可以引申为感情意义上的‘强烈的’和‘重要的’。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具体意义,也就不明白用哪个释义更合适了。由于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所以我下意识地往‘字面意思’上去思考。也就是说,这句话中是否有单词可以不做翻译呢?”
我从口袋里抽出信。经过多次书写,整洁的信纸已经变皱了。
“虽然已经找到了思路,但过程还是很艰难。经过多次尝试,我找到了最佳组合,它和之前的解法也恰好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保留‘tad’和‘what i need’这两组单词。与之对应,刚才还不确定的‘consuming’就被翻译为‘重要的’。”
这样一来,这句话的翻译变为:
It is a tad confusing but what i need is consuming.
这是一个tad令人困惑但what i need是重要的。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tad’这个单词具有迷惑性,而‘what i need’是传递信息的关键。根据之前的思路,只要将‘tad’从‘what i need’中去掉就可以了。但遗憾的是,这样只能得到不规则拼写‘whinee’。这是什么意思呢?该不会是指‘whine(哀鸣)’吧。
“为了避免遗漏,我从头到尾将信检查了一遍。然而,‘tad’这个单词并没有完整地出现在某个单词中。如果拆分成字母来理解,覆盖的范围未免也太大了。思路到这里再次中断。坦白地说,当时我已经开始动摇了。如果相同的思路不能导出结论,那我又得从头再来了。万幸,在多次检查无果后,我注意到了一直被忽略的另外一样东西。”
像是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一般,我紧紧捏着手中的空信封。信封正中央用印刷体写着“for Chitanda”。
“如同奇迹一般,罗马音‘Chitanda’中恰好有‘t’、‘a’和‘d’三个字母。会不会是巧合呢?于是我试着把这三个字母删去,留下的部分是‘for China’。这里的‘China’究竟是指‘中国’还是‘瓷器’呢?由于印刷体字母C是大写的,因此将其翻译为‘中国’比较妥当。
“看上去似乎依旧没什么联系。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而删去tad后又出现了如此完整的短语,我不得不提高警惕。‘for China’和密文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我想到了我们最近的社团活动。”
无论是“汉语”这一主题还是“图书馆”这一活动场所,都并非兴趣的产物。这是昨天下午我对十文字说过的话。
“我已经发现,某个家伙为了最近的社团活动作了许多额外的努力。但如果懂英语已经能解开密文,那就没必要特意学习汉语了。顺着这个思路,我把注意力放回了‘what I need’,开始考虑它与‘for China’的关系。‘for’这个单词难道只能翻译成‘为了’吗?其实也可以作为‘对于’来理解吧。”
记忆渐渐浮现在眼前。带汉语教材进社团教室的是谁呢?念出标准汉语发音的又是谁呢?如果不是被周围的氛围所感染,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打算学习汉语的。如果不是里志被逼迫着在图书馆进行难为情的表演,我可能一句汉语也记不住。明明这些事都在我眼前发生,我却一直没有留意到。或者说,我下意识地忽略。
人是很懒惰的生物。不论是口述的语言、信件上的文字、不起眼的宣传铁架,亦或他人的感情,但凡觉得与自己无关的,就会在大脑中过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果然是个有点冷漠的人。
然而,这并非我的本意。没必要的事就不做,必要的事就尽快做。这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或许在将来也会继续坚持吧。但节能主义信条不能成为待人冷漠的借口,也同样不是无视他人的理由。我希望千反田能明白这一点。
“说起来,既然这是一封信,那么就应该有回信吧。”
答案已经到了嘴边,我却由于太过紧张而岔开话题。如果这算是恶趣味的话,之后我会跟千反田道歉的。门内的人似是有些讶异地“欸”了一声,随后小声回了一句“说的也是”。
“既然如此。”
我的脸颊微微发烫。这个时候再犯错就太可怕了。深吸一口气,我一字一板道:
“那句话,也同样是我的回答。”
仓库中安静了片刻。紧接着,仓库门猛地被拉开,千反田像只兔子一样冲出来。她扑到我的怀里,搂住脖子痛哭起来。在此之前,我无数次设想这会是怎样的场景,该如何面对千反田。然而当我亲口说出答后,大脑却空荡荡寻不见一句妙语。也许是经历了太过漫长的等待,千反田久久将头埋在我的胸口,而我只能僵硬地回拥。
她向我传达的内容定格在脑海中——
我爱你(what i need)。
门后安静了许久。随后,千反田像是才反应过来一样说:
“可是你和香穗说……”
“我是说过,但那只是一部分。这么说有点不礼貌,但毕竟我和十文字不算熟,所以不能完全信任她。”
木门后一阵声响。我正准备继续解释,千反田有些急切的声音传来:
“折木同学,请一定把剩下的部分告诉我。千万不要省略!”
我才没有打算省略。我不高兴地嘟囔了一声,但还是满口答应道:
“那我就补充没有提到的内容好了。”
“请务必如此。”
我叹了口气。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呢?但与过去不同,如今我要回答的是关乎两人的问题。我的肩膀变得有些沉重。一想到可能导致不好的结局,甚至连眼前……不能再胡思乱想了。我将身子前倾,用胳膊肘撑着腿,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我就从得到了结论开始说吧。刚解开含有大写字母的密文时,老实说,我是不太相信的。虽然还算有根有据,但推理的过程实在太漫长了——这一切会不会只是我的想象呢?于是为了确认,我很努力地回想了一下这周发生的事情,当然,也包括你的事情。”
“怎么说呢,我始终有些困惑。如果我的推理属实,那这封信仅仅传达了一条相当简单的信息。既然如此,有必要为此大费周章地设计一封不知道能否被解开的密文吗?我觉得,这样堪称赌博的行为不太符合正常人的逻辑。啊,我不是在质疑你的做法。”
“我明白。”
虽然一直坐在门前,但我已经开始流汗了。在酷热的暑天外出,就算体温上升也实属常态。但恐怕还有其他原因吧。明明已经在千反田面前推理过很多次,我却从未觉得如此艰难。早知如此,我就不这样冒冒失失地来阵出了。
我注视着木门,稍微想象了一下门后的状况。此刻,千反田是正襟危坐,还是有些焦虑地走来走去?她是像我一样攥紧了拳头,还是和往日一样歪着头,露出疑惑的神情?或许都不是吧。
“折木同学。”
千反田欲言又止。
“你觉得,我的请求会不会太过唐突了?”
该怎么回答呢?在此之前,我也有思考过自己与千反田的关系。身为富裕人家的大小姐,千反田比任何人都更注重礼数。也正因为如此,我和她都有意无意地保持着彼此之间的距离。但和一般意义上的朋友相比,我和千反田终究还是有些区别——直到别人提醒后我才明白这一点。事到如今,被木门分隔的是充满决心的愚者和被驯服的狮子,还是哭泣的少女和解谜小丑呢?亦或是……
“千反田,你知道吗?”
“嗯?”
由于相当不擅长应付这种场面,我只好拐弯抹角地回答:
“里志和伊原是在认识一年后开始互称名字的。”
“为什么要提……”
千反田说着说着突然沉默下去。看来她明白我的意思了。
我暗暗松了口气。既然已经说到这个份上,证据和过程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若能有一份好运气,即使是凑巧听到的广播也能推理出犯罪事件。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尊重一下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可能有点残忍,但我希望千反田能听完我的推论。
“总之,在产生了上述疑问后,我又回过头来检查那封信。此时,信的正文部分几乎全部都进行了解读——除了一个地方。那就是第一句‘It is a tad confusing but what i need is consuming’。如果按正常情况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有些令人困惑,却是我迫切的需求’。”
“乍眼一看这个句子无关紧要,但我已经被类似的手法骗过一次了。于是我按照先前的做法,将这句话的每个单词进行翻译。”
It is a tad confusing but what i need is consuming.
这 是 一个 有点 令人困惑 但 什么 我 需要 是 重要的。
“其中有一个单词值得注意。‘Consuming’的本意是‘消耗的’,不过可以引申为感情意义上的‘强烈的’和‘重要的’。如果不知道这句话的具体意义,也就不明白用哪个释义更合适了。由于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状况,所以我下意识地往‘字面意思’上去思考。也就是说,这句话中是否有单词可以不做翻译呢?”
我从口袋里抽出信。经过多次书写,整洁的信纸已经变皱了。
“虽然已经找到了思路,但过程还是很艰难。经过多次尝试,我找到了最佳组合,它和之前的解法也恰好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保留‘tad’和‘what i need’这两组单词。与之对应,刚才还不确定的‘consuming’就被翻译为‘重要的’。”
这样一来,这句话的翻译变为:
It is a tad confusing but what i need is consuming.
这是一个tad令人困惑但what i need是重要的。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tad’这个单词具有迷惑性,而‘what i need’是传递信息的关键。根据之前的思路,只要将‘tad’从‘what i need’中去掉就可以了。但遗憾的是,这样只能得到不规则拼写‘whinee’。这是什么意思呢?该不会是指‘whine(哀鸣)’吧。
“为了避免遗漏,我从头到尾将信检查了一遍。然而,‘tad’这个单词并没有完整地出现在某个单词中。如果拆分成字母来理解,覆盖的范围未免也太大了。思路到这里再次中断。坦白地说,当时我已经开始动摇了。如果相同的思路不能导出结论,那我又得从头再来了。万幸,在多次检查无果后,我注意到了一直被忽略的另外一样东西。”
像是回忆起当时的心情一般,我紧紧捏着手中的空信封。信封正中央用印刷体写着“for Chitanda”。
“如同奇迹一般,罗马音‘Chitanda’中恰好有‘t’、‘a’和‘d’三个字母。会不会是巧合呢?于是我试着把这三个字母删去,留下的部分是‘for China’。这里的‘China’究竟是指‘中国’还是‘瓷器’呢?由于印刷体字母C是大写的,因此将其翻译为‘中国’比较妥当。
“看上去似乎依旧没什么联系。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而删去tad后又出现了如此完整的短语,我不得不提高警惕。‘for China’和密文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我想到了我们最近的社团活动。”
无论是“汉语”这一主题还是“图书馆”这一活动场所,都并非兴趣的产物。这是昨天下午我对十文字说过的话。
“我已经发现,某个家伙为了最近的社团活动作了许多额外的努力。但如果懂英语已经能解开密文,那就没必要特意学习汉语了。顺着这个思路,我把注意力放回了‘what I need’,开始考虑它与‘for China’的关系。‘for’这个单词难道只能翻译成‘为了’吗?其实也可以作为‘对于’来理解吧。”
记忆渐渐浮现在眼前。带汉语教材进社团教室的是谁呢?念出标准汉语发音的又是谁呢?如果不是被周围的氛围所感染,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打算学习汉语的。如果不是里志被逼迫着在图书馆进行难为情的表演,我可能一句汉语也记不住。明明这些事都在我眼前发生,我却一直没有留意到。或者说,我下意识地忽略。
人是很懒惰的生物。不论是口述的语言、信件上的文字、不起眼的宣传铁架,亦或他人的感情,但凡觉得与自己无关的,就会在大脑中过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果然是个有点冷漠的人。
然而,这并非我的本意。没必要的事就不做,必要的事就尽快做。这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或许在将来也会继续坚持吧。但节能主义信条不能成为待人冷漠的借口,也同样不是无视他人的理由。我希望千反田能明白这一点。
“说起来,既然这是一封信,那么就应该有回信吧。”
答案已经到了嘴边,我却由于太过紧张而岔开话题。如果这算是恶趣味的话,之后我会跟千反田道歉的。门内的人似是有些讶异地“欸”了一声,随后小声回了一句“说的也是”。
“既然如此。”
我的脸颊微微发烫。这个时候再犯错就太可怕了。深吸一口气,我一字一板道:
“那句话,也同样是我的回答。”
仓库中安静了片刻。紧接着,仓库门猛地被拉开,千反田像只兔子一样冲出来。她扑到我的怀里,搂住脖子痛哭起来。在此之前,我无数次设想这会是怎样的场景,该如何面对千反田。然而当我亲口说出答后,大脑却空荡荡寻不见一句妙语。也许是经历了太过漫长的等待,千反田久久将头埋在我的胸口,而我只能僵硬地回拥。
她向我传达的内容定格在脑海中——
我爱你(what i 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