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世·凤蝶缘·祭奠
建安十六年春四月,清明
舒城外
诸葛亮拉住一个路人,问道:“这位大哥,请问……你可知周瑜的墓在哪?”那路人狐疑的看了眼他:“你是?”诸葛亮沉默良久,呡紧了嘴,最终抬起头来,道:
“……他是我的一个朋友。”
一个朋友,朋友。只是一个朋友而已。
路人为他指了个方向,诸葛亮向他点了点头,道了声“多谢”,便沿着小路走了下去。
这条小路长的很,诸葛亮沿着它走了许久,才走到路的尽头。而路的尽头,是一颗桃树。盛世繁花之下,是一座墓。看着这座墓碑,诸葛亮腿有些发软,心里不是滋味。碑文上书:
东吴偏将军兼南郡太守周瑜周公瑾之墓。
诸葛亮缓缓跌坐在地上,右手摩挲着这几个字,喃喃道:“公瑾……那个赌约,说好一定要赢我的呢,你这可是……失约了啊……”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极力的抑制住想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为什么……为什么输的不是我……?
“真是抱歉啊……都没为你去吊唁,连你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着。”诸葛亮呡了呡嘴,继而拿过带来的桃花酿,取出两盏,斟满,道:“记得原来在东吴时,你曾提过很喜欢这酒。从前因公事从未陪你喝过,今日权当是为没能为你送行赔罪了。”说罢,取过一盏,一饮而尽。
酒的味道,很香,很醇。桃花之味于唇齿间久久不得散去。酒的辛辣之感盘踞在咽喉,令诸葛亮呛出了眼泪。
“公瑾……”
一盏接着一盏,借着醉意诸葛亮已是吐尽心言。
醉意朦胧见,他拿出琴,至于膝盖之上,轻笑着说:“公瑾,让亮为你奏一曲吧。”
“你不回答,便当你是答应了。”
潺潺琴音,正是那年中秋佳节,公瑾月下所奏之曲,伯牙遇子期而作的《流水》。可琴艺不算差的他,却连连拨错弦。
“这可真是糟糕至极啊村夫……”
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盛世繁花下。伸手欲触时,却又如蜃楼一现,灰飞烟灭,无处寻觅。
“公瑾,我弹错了很多音哦。你不是酒过三巡还能听出音误的吗,你倒是……再看我一眼啊……”声音越来越颤抖,泪也渐渐无声的淌了下来。
九年后
虽只短短九年,然天下格局已经改变。
一代枭雄曹操陨落,王太子曹丕上位。随后,汉献帝刘协退位,曹丕登基自称为皇。不久后,刘备孙权纷纷称帝。
黄初二年,刘备称帝,年号章武,大赦天下;
黄武八年,孙权称帝,从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
清明
舒城郊外
天……又开始下雨。清明时的雨,总是那么凄凉。朦胧之中,远处走来一撑伞的人。
撑伞的人,一身白衣,凛然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踏上那条走过无数次的小道,不回头的走了下去。
过路人看到这一副景,不忍向旁边的同班问道:“欸欸,你说这么高雅的一个人,为何会来这?”他的同伴暼了他一眼,道:“你刚来不知道,这个人啊,每年都会来至少两次。”路人疑惑道:“为何?”同伴叹了口气:“听说,是来祭奠好友的。”“那……是周将军的墓吧?”“那我就不知道了。”
诸葛亮走至周瑜墓前,放下伞,靠着石碑缓缓坐下。许久未有言语,只是静静的坐着,似乎是在陪一个人,任由阴丝丝的雨打在身上。
“公瑾,”他突然开口,“献帝退位了。曹丕和你我的主公都相继称帝了。”
“我啊,现在可是丞相了,比你以前所有的职位都要大的多哦。可惜你不在,不然你一定会是大将军的吧?”
诸葛亮顿了顿,身体止不住的颤抖。
“孙权称帝了,江东的基业还在了,甚至比当初你还在的时候还大那。你可以放心了,你答应桓王的事已经做到了。”
“小乔很好,周胤和周循也很好。孙权没有亏待他们。”
“我又带来了你最喜欢的桃花酿,你那边……不知喝的到吗……?”
诸葛亮看着墓前的秋海棠,苦涩的笑了笑。
“你刚走那会种下的秋海棠,现在开得很好啦。嫣红嫣红的。”他想了想又说道:“说起来,你似乎很喜欢这花啊,以前满院子都是。”
雨越来越大,诸葛亮却丝毫没有撑伞的打算 他抬头望天,喃喃道:“又下雨了啊……真大那。就像我们初见的那天,我离开的那天,还有……你走的那天。”
“啊,对了,”诸葛亮似是又想起了什么,拿起了背后的琴,平放腿上,“又一次要叨扰你了。还是《流水》。”
说着,便是一曲。古琴声音低沉,却包含了对另一个人的无限眷恋之情。
错音连篇,周瑜怕是要气的给他显灵了。
可这毕竟是幻想。
曲有误,周郎顾。一曲流水时时误,已无周郎顾。
物是人非。用在这里,实在合适。
一曲漏洞百出的《流水》结束,雨也停了。诸葛亮闭上眼,轻声道:“都说曲有误,周郎顾。可我已经弹了十三年的《流水》,次次出错,但你……”
已经看不到了。
俞伯牙因《流水》而识钟子期。期死,伯牙绝弦不复琴。
一道红影划过,诸葛亮感到似乎有什么东西停在了鼻尖上,睁眼一看,愣了愣。
这是一只艳红的凤尾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