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过程中,小佘太镇立足实际、分析优势,整体谋划,突出“特色”和“产业”,靶向施策,狠抓特色旱地小杂粮产业,变“遍地撒盐”式的发展为集中“造血式”的引领,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增收的路子,帮助他们逐步脱贫。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f47e0884fa98226b8c12b2fba83b97a/a61455f0f736afc3bdb25d98bf19ebc4b6451268.jpg)
这几天,趁着下了雨,小佘太镇十七份村西湾组的村民丁小儿准备好播种机器,开始种植糜、黍等小杂粮。聊天中得知,丁小儿今年准备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把自己的100多亩旱地全部种上了糜、黍等小杂粮。丁小儿说:
“政府每亩补贴50—100元,我们还与公司签了订单,并按高于市场价0.2元回收,我就扩大了种植面积。”
山沟沟里居住的丁小儿54岁,家有5口人。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他和妻子在家务农。由于干旱少雨,丁小儿年年种地,年年赔钱。今年,落户该镇的小杂粮生产加工企业与丁小儿签订协议,让他种植小杂粮的信心倍增。丁小儿为我们算了一笔帐:如果雨水充沛,等到收获时,他家100多亩旱地糜、黍产出20000多斤,按照每斤2.5元算,除去成本,带来纯收入4万多元。如果年景不好,有政府的补贴兜底,最起码不赔钱。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2f47e0884fa98226b8c12b2fba83b97a/a61455f0f736afc3bdb25d98bf19ebc4b6451268.jpg)
这几天,趁着下了雨,小佘太镇十七份村西湾组的村民丁小儿准备好播种机器,开始种植糜、黍等小杂粮。聊天中得知,丁小儿今年准备扩大小杂粮种植面积,把自己的100多亩旱地全部种上了糜、黍等小杂粮。丁小儿说:
“政府每亩补贴50—100元,我们还与公司签了订单,并按高于市场价0.2元回收,我就扩大了种植面积。”
山沟沟里居住的丁小儿54岁,家有5口人。儿子、儿媳外出打工,他和妻子在家务农。由于干旱少雨,丁小儿年年种地,年年赔钱。今年,落户该镇的小杂粮生产加工企业与丁小儿签订协议,让他种植小杂粮的信心倍增。丁小儿为我们算了一笔帐:如果雨水充沛,等到收获时,他家100多亩旱地糜、黍产出20000多斤,按照每斤2.5元算,除去成本,带来纯收入4万多元。如果年景不好,有政府的补贴兜底,最起码不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