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吧 关注:46贴子:3,168

【新闻回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09-05-14 09:19回复
    2009年05月14日07:01 大河网-大河报
      □首席记者王曦辉记者刘新萍实习生陈旭
      “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寄托着千万个家庭的殷切希望。作为校领导,我们责无旁贷。”昨日,在河南师范大学办公室,该校党委书记张亚伟正忙着部署该校下一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说到“一把手”抓就业,他感触颇多。
      张亚伟说,为了给毕业生提供迅速而快捷的就业信息,河师大根据学校的网络优势以及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的现实,专门开通了就业短信服务平台,免费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服务,让毕业生都能及时收到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学校还通过短信在就业准备、就业选择、就业心态、就业技巧和就业流程等方面给予大学生更为具体的指导和鼓励,深受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同样,视学生如孩子的河南科大党委书记朱清孟一直也没闲着。他和学校领导班子一道正在帮毕业生破解难题。他说,河南科大多方挖潜,以大型综合性招聘会和针对性较强的专业招聘会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目前,该校不少学院和专业实现了较高比例的签约率。
      作为亚洲综合高校中粮食特色突出的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好。该校党委书记戚世钧说,学校除了启动一把手工程,还建立了全员参与的就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并在各学院建立了就业信息库,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便利。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学校还进行重点帮扶。2000年至2007年,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年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河南商专党委书记王保国说,商专建立了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设了从大一到大三的就业指导课,还经常举办就业创业论坛,邀请企业经理来校指导,举办创业培训班、招聘观摩和职场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巧与规划意识,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学校还先后与企业联办了“快餐连锁店长班”、“金星班”、“苏宁班”,通过开展联合办学,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多渠道、高质量就业。
      来源:


    3楼2009-05-14 09:25
    回复
      2025-05-25 21:11:08
      广告
      大学生就业援助见成效 前四个月25299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本报讯 面对今年7万名大学生需要就业的形势, 我市实施了更加积极的促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1至4月份已有25299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占全年应就业毕业生的36.1%。


      4楼2009-05-14 09:46
      回复
        本报讯 (特派记者曾向荣摄影报道)昨天距浙江杭州“5·7”交通肇事案发生已过7天,被撞身亡的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的父母,还在悲痛中等待当地交警部门作出《事故责任认定书》。
          下岗工人的独生子
          谭卓的父母住在湖南长沙辖下的宁乡县,在得知儿子出事后,两位老人紧急赶到了杭州。他们都是下岗职工,多年来省吃俭用,总算把独生子培养成才了,却不料飞来横祸,儿子遭此不幸。聪明活泼的儿子从此就没了,谭卓的父母始终难以接受这残酷的现实。
          “我们所有的希望都被撞没了。”谭卓的父亲谭跃对记者说。每一次和前去采访的记者谈及儿子,对他而言都是一段痛苦的历程。


        5楼2009-05-14 09:53
        回复
          飙车案5个疑问逐个数
            焦点一:
            时速只有70公里?
            肇事车事发时的车速到底有多快?——这是案发后首先引起关注的焦点问题。舆论认为,杭州市公安局之所以对车速问题作出回应,与此前的争议有关。案发次日,杭州市西湖区交警部门通报了“肇事车时速70公里”的说法,引起民间极大的争议。


          7楼2009-05-14 10:01
          回复
            焦点二:
              肇事车改动有多大?
              此外,5月11日晚,杭州市公安局还就肇事车辆改装问题进行了回应。“关于车辆改装,一般分为外观改装和技术指标改装。改变车辆尾翼、轮胎、大灯、尾灯、颜色、内饰和加装保险杠等属于外观改装;改装行车电脑、悬挂系统、点火系统、动力系统、刹车系统等属于技术指标改装。涉案车辆经初步检验,存在外观改装的情况;至于技术指标改装的问题,“我们已委托专业部门进行鉴定”。“对上述两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待鉴定结论出来以后,我们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杭州市公安局负责人称。


            9楼2009-05-14 10:04
            回复
              针对这一“不实说法”,杭州市政


              12楼2009-05-14 10:08
              回复
                府新


                13楼2009-05-14 10:11
                回复
                  2025-05-25 21:05:08
                  广告
                  闻办


                  14楼2009-05-14 10:11
                  回复
                    进行了回应。杭州市政


                    15楼2009-05-14 10:12
                    回复
                      府新闻办称:“经核实,此人(翁振华)与杭州市领导没有任何的亲属关系,其父为一家企业的负责人。”
                        杭州市政


                      16楼2009-05-14 10:12
                      回复
                        府新闻办表示,杭州市领导对“5·7”交通肇事案高度重视,要求依法严肃查处,并将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地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


                        17楼2009-05-14 10:12
                        回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肖燕副教授在当地媒体发表文章称:事件的性质应是“漠视不特定的公众人员的安全”。这篇文章指出,交警说“飙车”不是一个法律上的用语,但早在2006年,杭州市有关部门就出台了“规定”,以作为《道路交通法》的细节补充:城市禁止飙车。既有规定,难道“飙车”还不是违法行为吗?在城区飙车仅属“交通肇事”吗?“我们从肇事者的心态来分析,开跑车飙车,这绝对不等同于普通驾驶肇事,这种心态的性质是‘漠视不特定的公众人员的安全’,涉嫌‘危害公共安全’”。


                          19楼2009-05-14 10:15
                          回复
                            去年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案件被视为这一观点的例证:两个年轻人酒后在限速80公里/小时的北京三环主路上飙车,检方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起公诉。检察机关认为:“嫌疑人不顾他人车辆的安全,超速驾驶,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所以,应该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检察机关称,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统计,与车速有关的交通事故,已占到交通事故总数的80%,社会上将飙车的人称为飙飙族。“很多人将车子当做宣泄的工具,三五成群的飙飙族,互相结伴,在宽敞的道路上踩下油门。通过审理该案件,能够警示那些想飙车的人,善待自己,也善待他人。”检察机关认为。


                            20楼2009-05-14 10:16
                            回复
                              2025-05-25 20:59:08
                              广告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宋英辉曾经表示,根据《刑法》的规定,两项罪名处罚差异巨大,交通肇事罪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可判死刑,而且起刑点就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21楼2009-05-14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