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吧 关注:36,235贴子:514,467

胜玉公主之死――千古之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国时期,吴国的胜玉公主,是吴国的倒数第二个君王,阖闾的女儿。阖闾是号,全名叫:姬.光是不是很好笑?或者我这样说你能懂,阖闾是夫差的父亲,胜玉公主是夫差的妹妹,西施就是胜玉公主的偏房嫂子。
人物已经大众话了,那么说说她十四岁拔剑自刎的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7-03 00:14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03 00:37
    回复
      2025-07-25 04:05: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鱼肠剑”是吴王阖闾贴身佩戴的小剑,能藏在鱼腹中。
      ~阖闾做公子时,他的堂兄弟吴王僚派去打楚国,军粮却断了。公子光率领饥饿的兵撤到太湖边,平静的湖面突然冒出许多鱼,朝湖边游来,士兵下去捉也不躲避。
      ~公子光觉得,这是湖中的龙神见他危难 赠鱼给他们。可是鲈鱼太大,切几段都不死,为了不让鱼多受罪,就让人把短剑烧热,从鱼口放入,鱼一下子就死了,从里到外渐熟透了,不加佐料就非常香嫩可口。
      ~ 大家用这个办法弄熟很多鱼,不但士兵吃饱了,公子光的短剑因为吸收了血液,变重了,成了宝剑。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03 00:54
      回复
        ~这件事后来分别给两个人启发,一个是欧冶子,一个是伍子胥。
        ~欧冶子是铸剑师,他由此感悟到:金属于血有相融的属性!当时已经发现了铁矿,融点比青铜要高,普通的木柴烧火不能达到温度,只能冶炼青铜剑,不能炼铁。
        ~所以,如果一旦炼成一把铁剑,那只有各诸侯王才能使用,但他们的剑多数就是个佩戴。
        ~另一个受启发的人是伍子胥,他后来教专诸将公子光的小剑藏在鲈鱼腹内,刺杀了吴王僚,拥公子光上位,自己也获得了新吴王的重用,终于煽动阖闾攻入楚国,将楚平王鞭尸,报了杀父杀兄的仇。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03 01:05
        回复
          🤔说了半天剑,也没说到胜玉公主的死因。但还得等一等,再说说另一把剑:“磐郢剑”!
          👀欧冶子大师在得到“鱼肠剑”启发后,炼铸的许多剑。那么是肿么得到的血肉之躯呢?网渔吗?打猎吗?到边界去找死士兵的尸体吗?
          ~👀我只能说:这些方法可能都用过了!――几千把铁剑啊,连秦始皇都想打开阖闾墓,取那些“不生锈、有灵魂”的宝剑,可见吴王阖闾墓中的剑名气有多大。
          ~🤔那是个铸剑的高峰期,干将都逃离楚,去楚国拜了欧冶子做老师,那个时代,铸了成千上万的剑。
          ~🤔吴国处于越国与楚国中间,相邻还有齐鲁,虽然鲁国有孔子,尽量避免战争,但是也不能独善其身。那时通常是这边打着仗还要防备另一国突然夹击,友国随时变敌国,不因为你得罪了他,只因觉得可能攻下你,就翻脸。
          ~🤔下等兵不能得到及时掩埋,常推沟渠里去了。欧冶子与干将把尸体都收集起来,烧热了铁剑胚,放在尸体上,血液向热剑凝去,剩下了骨灰。剑吸引了血液,渐渐的就变重了。剑有了灵魂。
          ~🤔他们不光用士卒遗体冶炼,还用本国罪人,啃尸体的野狗野狼,也被抓来了,还用一些毒蛇猛兽。有人为炼成特殊的剑还特意去寻蟒。
          ~🤔磐郢剑,被欧冶子称为“邪剑”。他曾经说:这剑每铸一分,邪气就增加一分。
          ~🤔可是胜玉公主却很喜欢这把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03 01:35
          回复
            等更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03 09:11
            回复
              🐯磐郢剑也叫胜邪剑,是欧冶子说:每铸成一剑,邪气便增一分……磐郢剑邪气尤其最胜,是邪之祖!😆没办法知道磐郢剑是用什么炼成的,只能说明,吴王阖闾只用它来祭祀,平时并不佩戴。
              🐯在胜邪公主“拔剑自刎”以后,吴王阖闾把“胜邪剑”陪葬给女儿。而剑并没能常留公主墓中,大名鼎鼎的“万人殉”之后,公主墓炸开一道缝,磐郢剑被水冲了出来,顺流直下到了楚国,被岸边的人献给楚国王室。
              🐯吴王听说后,派人出使楚国讨要,但楚国不给,这就构成了吴王阀楚的理由。阀楚的计划从公主自杀中断了,又以“扣留宝剑”的理由实施起来。
              🐯那次吴王阀楚的主将就是伍子胥和孙武,两个大名鼎鼎的军事家把楚国打的一蹶不振。
              🐯攻进了楚国时,杀害伍子胥父亲和大哥的楚平王已经死了,伍子胥想杀楚昭王,有人暗中通知昭王弃城躲避,这说明战国时期也有好人的。伍子胥的队伍里,贤能的人即愿意跟随伍子胥,又不希望他做事太过份,这说明伍子胥为人还凑合。
              🐯接下来这个人品“还凑合”的家伙挖开楚室墓穴,将楚平王鞭尸三百才算罢休!
              🐯其过程仍然是有人劝阻的,伍子胥说:“我这把年纪了,剩下日子里,我要倒‘倒行逆施’!”
              🐯就这样创造了一个成语,距离他父兄被害已经十多年了。
              🐯这样一看,吴国行为激烈的的人可真多:胜玉公主为了“半条鱼”抹脖子,阖闾为了给女儿殉葬骗了几千人进墓穴,伍子胥挖坟鞭尸……看上去只有孙武正常了……可他也并没有替吴国统一中原!
              🐯吴国是最早成为中原霸主的,但也是灭亡较早的。当春秋各国互相吞并成七雄时,楚国还在,却没有吴国了
              🐯这是不是“磐郢剑”的邪气影响的呢?那么邪气到底是什么呀?是怎样干扰人的大脑思维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04 20:13
              回复
                🐯由此我也猜到:磐郢剑也许是吴楚交兵时,吴国收集了楚国将士的遗体,放进炼剑炉中冶炼出来的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04 20:18
                回复
                  2025-07-25 03:59: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自然科学里不承认灵魂存在!死去的楚国将士的遗体,被铁吸收增加了剑的密度而已,难道还真有什么“战魂”附在剑身上,逃去了楚国,又保护楚国吗?这太匪夷所思了呀!🐯可是,这把剑在吴国时:①吴国公主确实莫名其妙的自杀,②吴王又以皇后的规模筹办葬礼,害死了许多吴国老百姓!这对于战国年代,征兵都不见得充足的非常时期,是非常不智的,也为阖闾招来漫天的怨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04 20:32
                  回复
                    🐯若排除了“磐郢剑”的邪气给吴国带来的“邪事”,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他人为的原因。
                    🐯为什么胜玉公主在吴王阀楚前自杀,而中断了阀楚的计划?
                    🐯为什么公主墓会裂,陪葬的剑被水冲到了楚国?又被楚公子收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7-04 23:00
                    回复
                      ①一些事是要瞒的。胜玉公主的母亲很有可能是楚国人,这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情况。诸侯间常打累了联姻合好,养够了兵再找一个理由开战。
                      🐯吴本来的实力并不能“南打越国西打楚”,但是忽然收获了伍子胥,熟悉楚国军事机密。🐯即使是这样,吴王僚与吴王阖闾都不太能下决心阀楚,越国才是合解不了的国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04 23:01
                      收起回复
                        ②🐯在“刺杀吴王僚”以前,是吴王僚派阖闾去攻打楚国的,当时阖闾号称“公子光”,他说:“伍子胥父兄被楚王杀了,他劝吴攻楚,是私仇而已……”因而中止了吴楚战争。
                        🐯吴子胥因此想:吴王僚要苦心证明继位的和理性!这样的差距,僚当国君,是没精力干什么大举措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04 23:12
                        回复
                          🐯其实僚与光谁都不是正统继承人。他们的叔父,孔子的老师:季子札,才是真正的继承人!
                          🐯吴国制度是:先传弟后传子。阖闾的祖父在位时,就很想直接传位于季子,可季子偏爱修行,把国君位推给阖闾的父亲,逃跑了。
                          🐯后来,阖闾的父亲传位给弟弟时嘱咐:一定要找回季子,让他治理吴国!所以在公子光眼里,两个叔父都是“代理王”。季子不当吴王,就应该轮到自己,却变成了堂兄弟。吴王僚努力做个仁君,公子光找不到理由弹劾他,就想杀了他。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7-04 23:51
                          回复
                            🐯伍子胥初到吴国,起初是投奔公子光,为了报仇后又攀上吴王僚,“借光”一词大概就是这么来的😆。
                            🐯吴王僚听取伍子胥的建筑,派公子光打楚国。不知有意无意,粮草没续上,公子光差点饿死。一战败,再战捷。公子光还朝后不掰扯粮草,却说:“伍子胥攻楚是为私仇而已,不值得为他损耗。”吴王僚怕继续劳兵攻楚,人心会倒向公子光,因此停止了阀楚。
                            🐯战国时期,打不过就合亲。公子光很会打仗,军粮续不上,都能转危为安,被打散了,还能重新招集士兵,反败为胜。这样厉害的人,其他诸侯都想与他结盟而不想为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7-04 23:53
                            回复
                              2025-07-25 03:53:4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7-04 2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