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荀】故人心27
荀攸一愣,随即坦然一笑:“什么都瞒不过叔叔。”既然早被荀彧识破,荀攸爽性和盘托出。他们做了两手准备,先打听到那冯迎将军确有一个心爱娈童早逝,模样倒未必和郭嘉相似,只是平日偏爱穿白色长衫,又擅抚琴。郭嘉便投其所好,先练了那娈童心爱之曲。酒宴上,郭嘉先服侍客人饮酒,先在冯将军酒里下了少量曼陀罗粉。之后抚琴时,又在白色长衫上熏了少许迷香。曼陀罗粉和迷香用量极少,但当时郭嘉刻意离冯将军很近,以致冯将军有些失仪,冒犯郭嘉,开罪于荀彧。说到底,不过是让荀彧当众表态罢了。
荀彧听后,皱眉道:“绕了这么大个圈子,又折腾了郭嘉一顿,不过要我一句话?”
荀攸赶紧作揖道:“叔叔恕罪,侄儿所虑,叔叔心里应当明白,侄儿实不敢冒犯叔叔。”
荀彧叹口气,拿手捻着长衫下摆:“我只须持身秉正,他人的闲言碎语,我并不在意。”
“我会在意,”荀攸动容,“侄儿不敢拿荀氏之名束住叔叔,只是叔叔既愿为曹将军所遣,自当全心全意,但是,如若这其间夹杂了别的,惹得别人看轻了叔叔,攸,实不能忍。倘若您心中无意,便请叔叔明示,断了那曹将军念想。我愿与您一道,助曹将军逐鹿天下!”
“倘若……我心中有意呢?”荀彧微微歪头,笑看荀攸。
曹操处理完军务,已是掌灯时分。觉出腹中有些饥饿,正准备吩咐下去,却有来人报说荀司马荀军师求见。曹操一愣,荀彧刚买了新宅,叔侄今日在家应该正忙,怕是有什么紧要事,才让叔侄入夜前来,忙迎到正堂。
荀彧手提着食盒,带着浅笑立在正堂门口,荀攸则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跟在荀彧身后。曹操心下狐疑,请了二人入席。
“蒙明公照拂,我叔侄在东郡也算有了立足之地,今次特意吩咐厨房,做了些家乡小菜,请明公赏脸。白天不敢叨扰,只好入夜前来。”荀彧一指食盒,荀攸忙提了过去,把碗碟一盏一盏摆到曹操案前。曹操闻言一喜:“文若哪里话,我正饿了,可巧……”话音未落,见荀攸拿完了菜,微尴尬地盖上食盒,有些心虚地看向曹操。曹操才看到案上似乎少了什么东西。
案上酒菜齐备,竟不曾备有筷箸。如若说忘了,府里倒是不缺筷子,吩咐人拿一双也就罢了。只是怎么看,都像是荀彧有意为之。
曹操略微尴尬,直问道:“文若何意,缘何取笑于我?”
荀彧微微颔首道:“不敢。昨夜我与公达长谈,谈到明公,故有此举。”
“哦?”曹操一挑眉,看向荀攸,又低头看看摆满碗碟的案几。
“明公可还记得这食盒?”荀彧问道。
“……难不成,”曹操看了一眼,半猜半惊,“是你初到冀州那日,我入夜送饭食给你用的那个?这样的东西你竟然还留着?”
荀攸听了微微惊讶,想起那时,竟是以为进了贼人,哪知道是曹操?
“是。”荀彧点头道,“想当初,公达刺董入狱,他人避之唯恐不及,唯明公不畏难险,冒死放我与公达狱中相见。而后,又入董府保我无虞。我入袁绍帐下,本不得已,哪料得与你重遇。我这个人,既想通了,便不会犹疑,夜奔荥阳,本就打算同你一起。只是当时不得已,又回冀州掩人耳目,现下,我总算堂堂正正,报效于你,思及此,感触良多,故而特来叙谈。”
曹操听了,极为动容,叹道:“文若,你弃袁绍而投奔于我,乃是天赐于我的福气。我之前也曾立誓于公达奉孝面前,此生必厚待于你。如有违誓,叫我尽失天下,不得善终。”
荀彧抬手,看向荀攸,又转向曹操:“只是有一桩事,本不应特意介怀,实是公达忧心,我也担心自己……失了分寸。”他的眼神微微别开,“公达既已在此,明公应当明白彧所指之事。”他顿了顿,看向曹操,曹操微愣,随即了然,眼神瞬间黯淡下去。荀彧轻叹:“前次袁府冯将军曾冒犯郭嘉,我当着众人说的话,明公可还记得?”
曹操点点头:“自然记得。”他怎么会不记得?这句话像劈在他心上一样,几乎叫他忘了回家的路。一旁的荀攸连呼吸也屏住了——总算是说到了正题上。
“正如我当日所说,便如我今日所做。”荀彧摊手,指向案前,“恕彧,只能逢迎至此。我荀氏叔侄,此后定尽心竭力辅佐明公,成就大业。”
说着,示意荀攸,二人起身向曹操作揖后,便向门口走去。
二人眼看快走出门口,一直沉默的曹操终于开口:“且慢。”荀彧二人停下转身,看着仍端坐不动的曹操。曹操缓缓拾起酒盏斟了一杯酒,拿着酒杯起身,一步一步走到二人跟前,看看荀攸,又看看荀彧:“我待文若之意,从未隐瞒,也是真情。当日文若说过,荀氏一门,绝不以色事人,公达若担忧这个,实是看轻了我,也辱没了文若,实不应该。”他看向荀攸微微责难,“慢说我,文若是何等有分寸之人,难道公达不放心?”
荀攸脸微微一热,道:“是攸行事不周,自当谢罪。”
“况且……”曹操话锋一转,看着荀彧,“若是有情意在,也算不得以色事人,你说呢,文若?”说着,他慢慢抬头,将一直擎在手中的酒杯送到嘴边,一饮而尽,仰头时,终于看到荀彧嘴角不自觉弯起的弧度,他总算放下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