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们好(还有少部分学弟),我今年研一在读,来同济新闻与传播学院读研也有一年了,现在写经验帖,更多像回忆录,不知道能不能给你们带来帮助。(顺手卖资料,学姐很诚实~~)
考研年份:2017年
录取分数线:390
本人分数:新闻与传播理论125 新闻与传播实务129 英语一76 政治69 总分399
排名:并列6
复试后总分排名:4
本人情况:
首先,先介绍一下大概自己的情况,我是本科就读于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广播电视专业,虽然说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但其实我们本科的生活就是出门拍拍拍,回寝室睡睡睡,所以考研的时候和跨考的同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下面是我当时的大概水平:
专业课:本科一直是班上垫底,因为没有怎么上过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学渣了。我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才知道了郭庆光和李良荣。
英语:四级飘过,六级三刷飘过(还是在考研的英语巅峰时期过的)
政治:高中理科,政治为0,只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具体什么内容是0。
备考阶段安排:
我是在大三下的三月份开始确定考研,不过最初定的学校是科大,因为科大分数比较低,学校比较好,题目也简单,就像考过去找个安乐窝。不过后来到十月份的时候发现科大没有奖学金,是专硕,但却要3年;对比一下,同济的书目也不多,而且没有新闻史,更重要的是有奖学金,也就是没有学费压力,学硕,两年半,坐标上海,这一切因素都让我在十月份确定转战同济。
但是十月份才确立同济,所以我真正在同济的备考时间其实只用了3个月,虽然同济也只有3-4本书,但是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这一块之前一直没有涉及到过,学习起来还是花了一定的功夫的,所以我觉得我这一段经历应该会对你们有帮助。
再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考研进度的安排可以是这样的:
3-5月 零散得背些考研单词,刷百词斩,看最主要的专业书,知道大概说了些什么。
6-8月份 看核心期刊,知道学界研究的重点;浏览专业书第二遍,并作出自己的笔记,结合期刊的了解,会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英语写些题目,找感觉。
9-10月份 有安排得刷英语题(我是每隔一天的下午两点开始写,规定时间,作文也写),把觉得好的英语小作文摘抄下来背(10大10小);专业书开始粗略的背,看期刊,整理自己认为的观点,并且观察论文的行文逻辑,模仿他的逻辑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
11-12月份 开始一次次模拟考试,每次安排两天,专业课,英语,都有(政治没有),晚上看政治,背政治。(我是具体的题目和分值都是自己安排得,有的题目我觉得没有意义了就不会去做,自己整理卷子,确定每题的分值),背诵专业课,政治、英语作文,对着英语词语表,看英语,想中文意思,查缺补漏。
12月份 还留了两套专业课真题和一套英语真题,大部分时间都是最后的背诵,我的主要背诵内容有:专业课(自己整理的速记版本,非常精炼)、英语作文(背的很熟了)、政治风中劲草划出重点的部分、专业课自己在期刊上整理出的重点论点(**神器)
具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这样的:
早上8-11:40 英语+专业课
中午1:30-2:00(后期的安排,前期这个时间都在睡觉)政治选择题
下午2:00-4:30(英语模拟考或仔细看做过的卷子)
下午4:30-5:30 背诵英语作文,专业课 (自由时间,根据进度看)
晚上7:00-8:30 政治看或者背诵
晚上8:30-10:00 看专业课(根据进度)
晚上10:00-10:40 背诵专业课
考研年份:2017年
录取分数线:390
本人分数:新闻与传播理论125 新闻与传播实务129 英语一76 政治69 总分399
排名:并列6
复试后总分排名:4
本人情况:
首先,先介绍一下大概自己的情况,我是本科就读于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广播电视专业,虽然说在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但其实我们本科的生活就是出门拍拍拍,回寝室睡睡睡,所以考研的时候和跨考的同学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下面是我当时的大概水平:
专业课:本科一直是班上垫底,因为没有怎么上过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学渣了。我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才知道了郭庆光和李良荣。
英语:四级飘过,六级三刷飘过(还是在考研的英语巅峰时期过的)
政治:高中理科,政治为0,只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具体什么内容是0。
备考阶段安排:
我是在大三下的三月份开始确定考研,不过最初定的学校是科大,因为科大分数比较低,学校比较好,题目也简单,就像考过去找个安乐窝。不过后来到十月份的时候发现科大没有奖学金,是专硕,但却要3年;对比一下,同济的书目也不多,而且没有新闻史,更重要的是有奖学金,也就是没有学费压力,学硕,两年半,坐标上海,这一切因素都让我在十月份确定转战同济。
但是十月份才确立同济,所以我真正在同济的备考时间其实只用了3个月,虽然同济也只有3-4本书,但是大众传播研究方法这一块之前一直没有涉及到过,学习起来还是花了一定的功夫的,所以我觉得我这一段经历应该会对你们有帮助。
再回过头来看,我觉得考研进度的安排可以是这样的:
3-5月 零散得背些考研单词,刷百词斩,看最主要的专业书,知道大概说了些什么。
6-8月份 看核心期刊,知道学界研究的重点;浏览专业书第二遍,并作出自己的笔记,结合期刊的了解,会知道什么是重点,什么不是重点,英语写些题目,找感觉。
9-10月份 有安排得刷英语题(我是每隔一天的下午两点开始写,规定时间,作文也写),把觉得好的英语小作文摘抄下来背(10大10小);专业书开始粗略的背,看期刊,整理自己认为的观点,并且观察论文的行文逻辑,模仿他的逻辑自己去思考一些问题。
11-12月份 开始一次次模拟考试,每次安排两天,专业课,英语,都有(政治没有),晚上看政治,背政治。(我是具体的题目和分值都是自己安排得,有的题目我觉得没有意义了就不会去做,自己整理卷子,确定每题的分值),背诵专业课,政治、英语作文,对着英语词语表,看英语,想中文意思,查缺补漏。
12月份 还留了两套专业课真题和一套英语真题,大部分时间都是最后的背诵,我的主要背诵内容有:专业课(自己整理的速记版本,非常精炼)、英语作文(背的很熟了)、政治风中劲草划出重点的部分、专业课自己在期刊上整理出的重点论点(**神器)
具体的时间安排大概是这样的:
早上8-11:40 英语+专业课
中午1:30-2:00(后期的安排,前期这个时间都在睡觉)政治选择题
下午2:00-4:30(英语模拟考或仔细看做过的卷子)
下午4:30-5:30 背诵英语作文,专业课 (自由时间,根据进度看)
晚上7:00-8:30 政治看或者背诵
晚上8:30-10:00 看专业课(根据进度)
晚上10:00-10:40 背诵专业课